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漢譯與巴利經典對照閱讀--3, (2008.2.25)
2. 漢巴經藏的結構
不幸的是,歷史上原始的佛陀教導並未以文字紀錄下來,而是依照師父弟子口耳相傳、代代傳誦下來,目前的四大佛典系統,巴利文約書寫於西元前89年,年代最早,也是單一部派的完整的經律論三藏。漢譯佛典從西元180年到西元 1200年,翻譯年代最長,涵蓋初期根本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初期秘密大乘佛教,不管時間、地域、宗派種類均最深廣,卻未完整保存單一部派的完整的經律論三藏。梵譯佛典雖然最有可能涵蓋最初期的佛教根本教法,但是目前尚存世的文獻,不但是年代遲至西元二世紀(?),有的還是斷簡殘篇。藏傳佛教則是主要在初期大乘佛教之後的佛典,翻譯年代遲至西元九百年之後(?)。對於初期僧團之間傳誦的經律,與在家居士學習的教典,只能經由漢譯、巴利與梵文殘卷的對照閱讀,不過必須記住的一點,梵文殘卷並不保證比漢譯與巴利佛典原始。
漢文 雜阿含(443) 中阿含(384) 長阿含(413) 增一阿含(355)
巴利文(BC89) 相應部 中部 長部 增支部
覺音註疏 顯揚真義 破斥猶豫 吉祥悅意 滿足希求
大智度論 第一義悉曇 對治悉曇 世界悉曇 各各為人悉曇
摩訶止觀 隨(勝)義 隨(對)治 隨(好)樂 隨(適)宜
有部毗尼毗婆沙 坐禪人 學問者 破諸外道 勸化人
印順導師p.488 禪師 阿毗達摩者 破諸外道 持經譬喻師
部派 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 法藏部 大眾部
譯經師 求那跋陀羅 僧伽提婆 佛陀耶舍 曇摩難提
譯經師祖國 中天竺 罽賓(Kasmir) 罽賓 兜趣勒(吐火羅)Tukhaara
巴利相應部疏 迦葉 舍利弗 阿難 阿那律
在漢譯律典:
大 眾 系 的─────────── 摩訶僧祇律
┌─化地部的──── 五分律
├─法藏部的──── 四分津
分別說系的─┼─飲光部的──── 戒本(毘尼母經)
└─銅鍱部的──── 善見律論(巴利文)
┌舊的────── 十誦律
說一切有系的─┤
└新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赤銅牒部一一 善見律毘婆沙(不是「戒律」條文,而是一些解說)
《長阿含遊行經》佛告諸比丘:『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何謂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從佛聞,躬受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一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和合眾僧、多聞耆舊,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此為第二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此為第三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此為第四大教法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