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消失的台語--1


當年我父親曾嘆了一口氣,認為台語會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上,我想還是盡點心力,看是否能為台語加把勁。

1. 一紀:

 小時候有子女發願減少自己的壽命為父母增壽,通常是希望父母增加一紀年,也就是十二歲,這個字不像年紀的「紀」讀成自己的「己」,而是讀為牙齒的「齒」。

 讀陸游「山南行」:

 [國家四紀失中原,師出江淮未易吞。]

 註解說「紀」為十二年,尚有古意。

 此字年輕一代已經很少說了。

2. 字跡潦草:

 在北宋張端義「貴耳集」提到宋人「稱字跡潦草為老草」,台語也稱字跡不易辨認為「老草」。

 「老」字讀如國語音「樂」。

3. 搞怪

 報章雜誌稱人作怪為搞怪,意思不對,寫法也不合。

 南宋陸游<示子遹>詩:

 [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陸游自己註解說:「晉人謂戲為狡獪,今閩語尚爾。」

 這個稱法可以上溯到詩經《鄭風》<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台語稱小孩「不聽話,常自作主張而出錯」為狡獪,寫成「搞怪」,並未符合本義。

4. 現代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如何以台語說出

 「猶豫不決」了,這在台語發音如「張廚」的台語發音,

 這個詞可以追溯到詩經國風的《(北*)風》: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踟躕」正是台語音的讀法,這個詞《莊子》寫作

 「躊躇」,<養生主第三>:「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田子方>第二十一:「方將躊躇」。

5. 台語音的開合

在台語音有所謂「開」開口音與「合」合口音.

「新」娘與「心」情, 樹「根」與黃「金」, 趕「緊」與「錦」繡, 前「因」與高「音」, 平「安」與尼姑「庵」,這位姑娘「有心」與這位姑娘「有身」, 不可以會錯意.

6. 台語稱「下巴」為「下頦」

  宋朝周密的《齊東野語》卷六, 11頁

  「至今俗諺, 以人喜過甚者云『兜不上下頦』,即其意也.」

  台語有稱「笑到落下頦」. 頦讀音如國語的「孩」字.

7. 台語稱彎腰為「亞下去」,此出亞字與亞洲的亞讀音不同,

「亞」字在此為 [ann]第三聲, 紅豆餅中的紅豆餡,「餡」為這個音的第七聲.

杜甫「上己宴集詩」:花蕊亞枝紅, 「入宅詩」:『花亞欲移竹。』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

元稹「望雲騅馬歌」:『亞身受取白玉羈,開口銜將黃金勒。』

白居易「晚桃花詩」:『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以上的「亞」字,均作彎腰低身解釋。

《康熙字典》亞字: 1.出自《說文》: 醜也, 象人局背之形.
     2. 出自《爾雅》:次也. 《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3. 出自《增韻》:少也

以《說文》的字義較接近, 但不是很清晰. 局背就是彎腰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