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大比丘眾


這是一則幽默圖片,通常造成幽默的操作是「蓄意誤解」、「雙關語」、「意外的情節」、「點出『見怪不怪的事物』的奇怪之處」。
圖上主人對她的狗說:「The neighbour tells me (that) you are chasing people on bycicle.」
她的狗抗辯說:「He is lying... I don't even have a bycicle!!! 他說謊...我根本沒腳踏車。」
上一句有兩種合乎文法的意思:一是 'on bycicle' 在形容 'people',也就是說:「鄰居告訴我,你經常追逐騎腳踏車的人。」
另一是 'on bycicle' 在形容 'chasing',也就是說:「鄰居告訴我,你經常騎腳踏車追逐人。」
顯然主人的意思是前者,狗的抗辯是將句子硬掰成後者。
------
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中阿含121經》卷29〈大品 1〉:「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共受夏坐。」(CBETA, T01, no. 26, p. 610, a10-11)。
對應經典是《增壹阿含32.5經》與《相應部8.7經》。
《增壹阿含32.5經》卷24〈善聚品 32〉:「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東苑鹿母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CBETA, T02, no. 125, p. 676, b28-29)。
莊春江老師在《相應部8.7經》的翻譯是:「有一次,世尊與約五百位比丘全部都是阿羅漢的大比丘僧團,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
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的翻譯是:「爾時,世尊與五百比丘眾共住舍衛城東園鹿子母講堂,皆是阿羅漢。」(CBETA, N13, no. 6, p. 320, a11 // PTS. S. 1. 190)。
巴利原文為: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pubbārāme migāramātupāsāde mahatā bhikkhusaṅghena saddhiṃ pañcamattehi bhikkhusatehi sabbeheva arahantehi.
引文當中 ’mahatā bhikkhusaṅghena’ 是「與(數量)大的 mahatā 比丘眾 bhikkhusaṅghena」而不是「大比丘(都是阿羅漢)的僧眾」。
菩提比丘的翻譯為: 'On one occasion the Blessed One was dwelling at Sāvatthi in the Eastern Park in the Mansion of the Migāra's Mother together with a great Saṅgha of bhikkhus, all of them arahants. 一時世尊在舍衛城東園鹿子母講堂,與一大群比丘共住,他們都是阿羅漢。'
如果我們比較漢譯經典與巴利經文的差異,所有的經典都是在結夏安居結束時,做「自恣 Pavāraṇā」。依照戒律,這是結界而進行,世尊要求界內行頭陀行的僧人也必需參與,理論上,結界之內,理應有各種僧人,不會五百人都是阿羅漢。所以漢譯經典開頭未提此五百比丘是阿羅漢。
《增壹阿含32.5經》敘述:「今此眾中最小下坐,得須陀洹道,必當上及不退轉法。」(CBETA, T02, no. 125, p. 677, b7-9),不是五百人都證阿羅漢果。
------
也就是說,原先經文的「與(數量)大的 mahatā 比丘眾 bhikkhusaṅghena」,漸漸被有些部派理解成「大比丘(都是阿羅漢)的僧眾」,甚至誤解成「只有阿羅漢才有資格隨行、共住」。
也許,你所讀的經文「大比丘眾」是數量大,而不是「大比丘(都是阿羅漢)的僧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