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阿根廷「《雜阿含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2/3



2018/10/27 阿根廷會議 Keynote speech 是封興柏(Oskar von Hinueber),一上場就是震撼教育。
中間休息時間,隔座的胡海燕說封興柏老師的演講通常壓縮很多寶貴的見解,經常是第一次聽不懂,聽到第四五次才能體會他的內容。
這是安慰我不要因聽不懂而難過。封老伯一開始就提到,從巴利文獻特別是注釋書看來,巴利《相應部》不管是體裁架構或內容,都可以判斷本來〈因緣誦〉 Nidāna Vagga 是第一誦,完全推翻了「先偈頌,後長行」的幻想。
接著,有關三支,九支和十二支,這應該分開討論。三支是一組,九分教與十二分教是一組。三支是 suttānta, geya, vyacaraṇa, 這與另一組九分教授 sutta 不同。
以三支的古義而言,第一字是指戒經的波羅提木叉 patimokha,第二字是指以偈頌為主或僅有偈頌的教導,第三字是指長行。
話鋒一轉,他指出有偈品當中一些與佛教教導無關的偈頌,其實有其吠陀背景,相當多的偈頌是就吠陀偈典改幾個字而成為有偈品的偈頌。
---------
1983年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出版,在書中最前面的前言,他反對「阿含、相應部」先偈頌、後長行的主張,認為應該是「先長行、後偈頌」的架構才對。
這樣的主張顯得十分不合時宜,當年舉世以巴利三藏才是佛陀金口親傳的文獻,而無人懷疑「先偈頌、後長行」的經典結構,一位既未接受西方文獻學訓練,著作也少中規中矩遵循文獻學學術規範的台灣僧侶,他的意見幾乎少人聞問。
事隔 12 年,法光法師(Bhikkhu Dhammajoti) 在他的學位論文《法句經之英譯及研究》再次提到印順導師「先長行、後偈頌」的架構,認為初期佛教僧團在經典結集時,對偈頌這一體裁所傳達的教導,不是那樣地全然沒有疑慮,也就是說,對「偈頌所傳達的訊息」半信半疑,而稱之為「不了義」(是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不了義」指的是「偈頌」)。但是,如同打水漂一樣,一片石子沒激起多少漣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