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論文簡介 3-5:介紹無著比丘的論文〈初期佛教口誦傳承的「阿含」與「支」〉 -- 5/7



「九分教」的順序:
--------
依照無著比丘的論文,口誦傳承的特徵之一是「waxing syllable」,當數個項目(有時候是數個形容詞)並列時,「口誦傳承」會將這些項目以「音節 syllable」數目的多寡,由少音節的字依次背誦到多音節的字。
因此,有時候「項目排序的前後」,不是因重要性,而是因該字的音節數目。
例如:將「九分教」分成三組來背誦
1. sutta, geyya, veyyākaraṇa,    2+2+5,
2. gāthā, udāna, itivuttaka,      2+2+5,
3. jātaka, vedalla, abbhutadhamma, 3+3+5
--------
無著比丘指出,這一分組也有可能是這樣分類:
  1. 基本的教說模式:修多羅、祇夜、記說
  2. 較短的內容:偈頌、優陀那、如是說
  3. 其他類型:本生、論議、未曾有法
--------
四部、四阿含也有可能是「waxing syllable」的排列:
1. Dīgha,    2, 長部
2. Majjhima   3, 中部
3. Saṃyutta 3, 相應部
4. Aṅguttara 4, 增支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