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書房夜話 273: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的架構


從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於1983年出版,到現在已經37年;此書導師採納呂澂「《瑜伽師地論》卷85到98為『古本《雜阿含經》』本母(摩呾理迦)」的主張,參酌《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的攝頌,重新編列而成。
印順導師如此自述他此處的整編理念:

西元1923年「支那內學院」呂澂發表〈雜阿含經刊定記〉,證明了〈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的「契經事擇攝」,實為《雜阿含經》主體的本母──摩呾理迦。論文從卷85到98,凡14卷;依論義對讀經文,經文應有22卷,但一卷已經佚失,只存21卷。這樣的經論對讀,《雜阿含經》主體的分部與次第,總算已充分的明了出來。

西元1935年出版的《國譯一切經》,『新訂雜阿含經』,繼承姉崎正治的考校分部(論文發表於西元1908年),沒有能重視中國學者研究的業績,在部類次第上,仍不免有所倒亂!關於《雜阿含經》,當然是原始佛教聖典,但不可不知道的,那就是:現存的原始佛教聖典,都是部派所誦出的。漢譯《雜阿含經》,是上座部中「說一切有系」的誦本。如說一切有部所傳誦的《撫掌喻經》、《順別處經》,都見於漢譯的《雜阿含經》。說一切有部是說三世有的,所以特說「云何一切有」。肯定的說:「以有過去色故」,「以有未來色故」,所以聖弟子要不顧戀過去色,不欣求未來色。這些,都是現存巴利聖典《相應部》(與《雜阿含經》同一原本,屬上座部中,分別說系的赤銅鍱部所誦)所沒有的。說一切有部的聖典,可以對勘現存巴利的《相應部》,但應從說一切有系傳承的立場,去治理、研究。

帖主在幾處「《雜阿含經》讀書會」中,發現有同學誤以為此一結構是金科玉律,為「顛撲不破」的事實,只要有人提議訂正架構,就會「義憤填膺」,爭之強、辯之急。
帖主以為,導師此一架構只是一個開頭,後人應該持續建構修訂,而不該持「一字千金」的態度,不許別人議論此一導師建議的架構。
-----------
我僅舉例,從其中一個角度來商量此一架構。
巴利《相應部》有56相應,從〈1 諸天相應〉到〈56 諦相應〉;導師《會編》則編了51相應,從〈1 陰相應〉到〈51 業報相應〉。
《相應部》有此名目,而為《會編》所未列的〈相應〉有:
〈2 天子相應 Devaputta〉、〈13 現觀相應 Abhisamaya〉〈17 利得相應 Lābhasakkāra〉、〈18 羅睺羅相應 Rāhula〉、〈19 勒叉那相應Lakkhaṇa〉、〈25 入相應 Okkanta〉、〈26 生相應 Uppāda〉、〈27 煩惱相應 Kilesa〉、〈29 龍相應 Nāga〉、〈30 金翅鳥相應 Supaṇṇa〉、〈31 乾闥婆相應 Gandhabbakāya〉、〈32 雲相應 Valāhaka〉、〈34 禪相應 Jhāna〉、〈37 女人相應 Mātugāma〉、〈38 閻浮車相應 Jambukhādaka〉、〈39 沙門相應 Sāmaṇḍaka〉、〈43 無為相應 Asaṅkhata〉、〈44 無記相應 Abyākata〉、〈53 禪相應 Jhāna〉、〈55 入流相應 Sotāpatti〉等20「相應」。
其實,導師《會編》已經辨識、指認出〈18 羅睺羅相應 Rāhula〉、〈25 入相應 Okkanta〉、〈26 生相應 Uppāda〉、〈27 煩惱相應 Kilesa〉等等〈相應〉的篇章,不知導師為何不遵循此一篇目,而要另列名目?
另外,導師《會編》所列的〈37 天相應〉是「長行」性質,容易與〈有偈品〉(〈八眾誦〉)的「天子相應」混淆,如無堅實的文獻證據,可以考慮另行命名。
同時,《會編》所列的〈25 諸天相應〉,可以分成〈諸天相應〉與〈天子相應〉以和巴利《相應部》的〈1 諸天相應〉、〈2 天子相應〉呼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