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 252:常住、蘭若與招提


-------
早期日本佛教經典奇缺,寺院幾乎完全沒有經典;如果有經典,也是要深鎖在櫃子裡,不能隨便拿出來用。後來有一位鐵眼禪師(西元1682年)發願雕刻大藏經,當錢足夠開始雕版印刷時,日本卻發生大饑荒,禪師把化緣得來的錢拿出來救災,存活了一萬多人。當時他的弟子心存疑慮,施主捐來刻經的錢,怎能挪移他用呢?鐵眼禪師認為救人活命比刻經重要,即使會遭受因果報應,他也願意為救人而承擔挪用施主捐款的果報。他總共有兩次將刻經的錢拿出去救災,一次是大水災,一次是大饑荒。那時候的日本人說:鐵眼禪師總共刻了三部大藏經,看不見的那兩部更足珍貴。
所以,施主供養的財物,一般情況寺院一定是專款專用,不會把助印佛經的錢拿去蓋房子,也不會把捐作佛前香火錢拿去買車子。所以佛教徒捐款時,通常會說明:「這是供養法師的」,「這是供養常住的」,「這是作慈悲水懺的」,「這是助印佛經的」,「這是用來建造佛殿的」。「供養法師的」法師可以用來買一些私人的書、郵票、車票,也可以捐回去給「常住」(例如,長老菩提比丘駐錫美國同淨蘭若時,一定把信徒給他的法師供養金轉給「常住」)。「供養常住的」就要歸僧團的規矩請用。
佛教用語「常住」有幾層意思:
  1. 指世間的所有僧眾,有時稱「十方常住」。廣泛而言,所有僧物為全體僧眾共有;理論上是如此,實際很難如此執行。
  2. 指現前的寺院團體,如「佛光山」所有的財物,為「佛光山常住所有」,此時「常住」意義較廣泛,不僅止於「佛光山僧團」而已。一是指「隸屬此一寺院的僧團」,寺院中的出家人分為兩種,一是「客比丘、客比丘尼」,雖然長期住在此處,有時也領了職事,卻不是常住。「常住」,是屬於此一僧團,有「羯磨」、處分財物、財產權利的僧眾。
當然,三法印中「諸行無常」,那會有什麼是「常住」的呢,這只是一個方便的稱呼而已。
----------
日本奈良有「唐招提寺」。
《遊方記抄》卷1:「時有勅旨,施大和上園地一區,是故一品『新田部親王』之舊宅。......私立唐律招提名,後請官額,依此為定。...所立者今唐招提寺是也。」(CBETA, T51, no. 2089, p. 994, a6-13)
這是說,原來私自建立寺院,名「唐律招提寺」,後正式請官方賜匾額,立「唐招提寺」之名。
招提
《一切經音義》卷26:「招提僧坊(《古音》云:『供給客僧之處也,即以招引提攜之義故也。』親曾問淨三藏云:『招提是梵語,此云四方僧房也。』)。」(CBETA, T54, no. 2128, p. 476, b19-20)
【親曾問淨三藏云:『招提是梵語,此云四方僧房也。』】是說,慧琳法師曾親自問義淨法師,後者回答說,這是指「四方僧房」。
《一切經音義》卷64:「招提(譯云:『四方也』。招,此云『四』。提,此云『方』,謂四方僧也。一云:招提者,訛也。正言『柘鬪提奢』,此云四方。譯人去『鬪』、去『奢』,『柘』,復誤作『招』,以柘、招相似,遂有斯誤也)。」(CBETA, T54, no. 2128, p. 734, c7-8)
這是說,本字為「cātuddisa 柘鬪提奢」,意思為「屬於四方的」。
漢地寺院有「子孫相傳」的「私寺院」,是老師指定傳給弟子,常住眾為住持剃度弟子或師兄弟;有「十方寺院」,開放給十方出家眾前來掛錫,住持亦是由官方遴選。
----------
蘭若
HC 引了網上「蘭若」的解釋:
1. 蘭草與杜若。皆香草。 《文選·顏延之<和謝監靈運>》:「芬馥歇蘭若,清越奪琳珪。」李周翰注:「蘭若,香草。」唐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詩:「爾能折芳桂,吾亦採蘭若。」唐劉禹錫《送王師魯協律赴湖南使幕》詩:「楚水多蘭若,何人事擷芳。」
2. 指寺院。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意為「寂淨無苦惱煩亂之處」。唐杜甫《謁真諦寺禪師》詩:「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宋王安石《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鴛幾世開蘭若,黃鶴當年瑞卯金。」清孫枝蔚《登赤城山》詩:「下巖地勢稍寬平,無數松竹遶蘭若。」
-----------
HC 挖出了我的舊文:
初期佛教譯文對僧舍、僧人居止之處有三種譯語,
1. vihāra,住所,譯為「精舍」。
2. saṅgha-ārāma,僧舍(梵語:saṃgha-ārāma),譯為「僧伽藍摩」,常簡稱作「僧伽藍」。
3. arañña,森林閑靜之處,譯為「阿蘭若、阿練若」,在《中阿含》常譯作「無事處」。
「vihāra 居住的地方」此字從動詞「viharati」而來。漢譯為「精舍」(不是「經舍」)。後來東漢末年,黨錮之亂的讀書人講學的地方也稱為「精舍」。這是借用佛教的名稱,請參考《後漢書》。
寺這個字在《詩經》就已經出現。當外國僧人隨西域小國的使者來訪時,依當時外交禮儀,是安置在「鴻臚寺」(官方接待所),這些外國僧人就在鴻臚寺對外國人作一些佛法講解。後來有外國僧人長期居住在「鴻臚寺」的一間房子,成為外國僑民商旅供佛聽經的地方,這可能是造成漢人稱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為「寺」的原因之一。
看電影「倩女幽魂」中,有「蘭若寺」,呵呵,僧人居住的地方又叫 arañña,譯為「阿蘭若」,後來只簡稱作「蘭若」;此字的意思其實是近郊的森林,便於遊方沙門乞食與禪修。所以蘭若就是寺,寺就是蘭若。不會有任何地方稱一座寺院「蘭若寺」,感覺上近似一家餐廳名為「放題 buffet」,因為「放題」就是「buffet」呀!
總之,「寺」、「精舍」、「蘭若」是翻譯名詞,可是漢文本就有「寺」、「蘭若」的古語,要分辨這時的用字是洋文還是土產,要在文脈裡辨明用的是「漢字古義」還是「漢譯佛典的新義」,不能傻傻的分不清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