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書房夜話 229:無著比丘:四念住答問



書房夜話 229:無著比丘:四念住答問
提問者:邱大剛 (David Chiou), Ken Su
紀錄:David Chiou,
日期:2013年10月19日
---------

特別叮嚀:本次問答僅供一般觀念澄清,無著比丘的教導是:禪修的進度、進展與深入必需直接跟禪師對談,請勿依據別人的教導紀錄去進行深度禪修。

---------
感謝Ken Su居士的引介,在『長阿含經國際研討會』後,今天有幸得以拜見無著比丘。
無著比丘日中一食,不持銀錢,不蓄積長物。雖然他風骨清癯,雙眼炯炯有神,似乎相當嚴肅,然而在互動過程中,可見到無著比丘很自在,不會一臉凝重,也不會高不可攀,而是很生動風趣地和Ken及我互動。
Ken及我分別準備了幾個問題請教,記錄如下:

==== 四念住 ====

Ken: 請問念住(Satipatthāna)的修行次序為何?何時要從「身念住」轉修「受念住」,是否必需依照次序修「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無著比丘:我長久以來也很關心四念住實修次第及時機等細節。
大約二、三個月後我會出版一本關於「念住」的新書(Perspectives on Satipatthāna),我在禪修上的理解受到北傳《阿含經》很大的啟發。在2003年出版「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這一本書時,我不會中文,對於北傳《阿含經》的內容只能依據 Thich Minh Chau(釋明珠法師)的書(The Chinese Madhyama Āgama and the Pāli Majjhima Nikāya),因此「念住」此書的第一版只有少數和北傳《阿含經》相關的註腳。但這些年來在進行了《阿含經》的比較研究之後,,出版社想對我出版了十年的書修訂後再版,我則想:「何必出修訂版?根據比對北傳《阿含經》而來的啟發,可以再出一本書。」
如果根據巴利《中部》、漢譯《中阿含經》與《增一阿含經》,其共通的關於「念住」的部份,應是佛陀最早關於「念住」 的教導。這當中包含了不淨觀、四界分別觀、安那般那念以及腐屍觀,在法念處時觀五蓋,以及七覺支。基於這種學術上的了解,而發展出我現在在美國教授的禪修練習法,能將這些念住的教導一起修習。依此方式實修起來進展很好,而且也很多人喜歡。我明年將在Pali and IMS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Society)的禪修課再次教該練習法。這個練習法的重點,簡化來說:
1. 先觀身體的不同部位。我將之簡化為皮膚、血肉(flesh)、及骨頭(完整的不淨觀要觀察「三十一身分」)。觀全身的皮膚、血肉、及骨頭,同時要覺知這是「不淨」的。這是「不淨觀」的修習。
2. 隨後可進入四界分別觀的修習。首先修習的是「地」(堅固性),這在骨頭最明顯。接著修習「水」(濕性),這在血肉最明顯;「火」(溫度性)在皮膚最明顯;「風」即以呼吸為代表。
3. 進入、出這種練習後,對全身的覺知會很清晰,然後可觀呼吸。
4. 接著可觀「死無常」,瞭解任何時間都可能死亡,經中也有「人命在呼吸間」的教導,在下一口氣就有可能死亡。因此吸氣,了解這有可能是最後一口氣;呼氣,放下 (let go)。
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將身念住的核心方法都在一個練習體系內完成。
而藉由身念住帶來的覺知,就能進行受念住,覺知任何的感受。
之後則可覺知心的狀態,而為心念住。
而後進行法念住。修習法念住時,可先觀察五蓋,沒有五蓋的話,則可進行七覺支的培育。
之前我還沒遇過將各念住接在一起的禪修練習法,這是我個人實修的練習法,而任何人也能達成。我習慣慢慢地、仔細地進行各階段的禪修,但你也可以很快地進行:皮膚、血肉、骨頭;地、水、火、風……繼續到心念住等。這樣是連續修習四念住的過程。
這是對於一個簡單問題的冗長的回覆,但這是很好的一個問題,也是我長久關心的問題,因此給予這樣的回覆。
David: 所以說是經過身、受、心、法這樣的次第,只是不一定每次都要在每一階段花很久的時間?
無著比丘:沒錯。這可視每個人的性向而加以調整,某些階段花較久的時間修習。舉例來說,如果你一整天在外面忙、心念分散後,晚上打坐時,要直接到「心念住」恐怕不容易,會太過散亂。這時就要專注在身念住,例如先注意在皮膚,這樣讓心能夠先定在一項事情上,從整天的散亂當中收攝回來。打坐時不能只是放鬆,而是要有「所緣」境,專心做一件事。等到心念收攝、覺知清晰後,才進入較細膩的所緣中,最後到單純覺知(如實知)的狀況。
David: 實務上來說,在禪修營的情況下,各階段通常您給學員多少的時間修習每一階段?
無著比丘:每天提供一個練習,然後讓學員練習一整天。
最基本的是要了解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我的了解是正念是很開闊的、現前的心。依據一部經文,講述在穀物收成前, 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讓牛跑進田地內亂吃、亂撞。但在穀物收成後,田地一片乾淨,牧牛人就可以在樹下輕鬆的坐著。這正像是正念的狀態:放鬆、現前存在、開闊、放下(let go)。
在離群打坐時,這很容易,但在平日生活上怎麼做?在忙碌的工作下,如何還能放鬆、開闊及放下(let go)?答案是「身念住」,正念於身、全身。
佛陀在經中給這一個比喻:有個人頭頂 上頂了滿滿的一碗油,要穿過一群人,這群人當中有美女在唱歌等等,而頭頂有碗油的人,必須安全的穿過這群人,如果濺漏了一滴油就要被砍頭。根據這經所給予的意象,可知我們在日常生活練習身念住時,要很專心,但又不能完全只顧自己,否則有人來推擠時就難以反應,因此要覺知整個情況,但又不能被外境給吸引走、牽著走,例如想說「這美女真漂亮,她在唱什麼歌?」那就被牽走了。必須要這樣的走過人群,透過身念住、觀身,而平衡,並且廣闊地注意到較大範圍的狀況。
經中有另一個比喻:有六隻不同的動物狗、鳥、猴、蛇、鱷魚、狼綁在一起,各自想要往不同的方向,狗想要跑, 鳥想要飛,猴子想上樹。這六種動物就像「六根」,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要怎麼讓這六種動物不亂跑?把牠們綁在一根固定的柱子上!這根柱子就是身念住。因此在每次的禪修指導,我都從這最基本的開始:覺知身、覺知全身。接著才能進展到不同的階段如內觀、觀受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開車時、打電腦時、和人溝通時,身念住就像我們可隨時靠著的椅背,可讓我們維持在該情境的中心。
David: 所以說,當覺知清晰時,可進修受、心等念住;但當心念渙散時,則可隨時回歸到身念住。
無著比丘:是的。例如清晨起床後,神清氣爽,心念澄靜,這時只須要短暫的在身念住查核一下,即可進行更深入的念住。也就是根據情況而調整四念住。
(接著和無著比丘聊到他主持的禪修營,明年主要有二次,一次是在加州約一百人的禪修營,一次是在波士頓的三十人的禪修營。前者就是禪修,後者則是早晨先讀經、然後禁語、禪修。前者幾乎滿了而後者已滿,後者下一次在2015年3月最後一週的禪修營還有名額。)

==== 七覺支 (SEVEN AWAKENING FACTORS) ====

Ken: 請問七覺支是否要照著次第修?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猗覺支、喜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無著比丘:必須建立在「念覺支」的基礎上。必須要以念覺支為基礎,否則是空談,其它的會沒法成為真的「覺支」。應要在念覺支、正念的情況中擇法,擇法獲得力量(精進),從精進獲得快樂、快樂獲得寧靜、從寧靜而心意集中,因此心得以平衡。
Ken: 能在「念覺支」成就之後不修「擇法覺支」、「精進覺支」而先修其他覺支嗎?可以跳著修嗎?
無著比丘:如同方才說的,而且經中有說的,這七覺支須一支一支的架構上去,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動態的,不能跳過。另一方面,有時可著重在某覺支,例如在修止時,念覺支只是很快的帶過;但在修觀時,則會特別重視擇法覺支。不過如果要獲得真的成就,七覺支都是須要的。實作上,要在正念的基礎上,以定慧均衡為目標。
David: 記得經中有說若心昏沈,則修能讓人振奮的覺支;心若掉舉,則修能讓人平靜的覺支。
無著比丘:是的,在我關於「正念」的那本新書中也有詳細的說明。其實,我在2003年的書中,七覺支的章節是最短的,因為當時側重在根據別人曾寫的著述。但在2013年的書中,七覺支的章節是最長的,因為這是根據我實修的經驗。這是很重要的修習,但是竟然解說它的人不多。在此書中,我有大量引用《中阿含經》的內容,解釋其意義以及如何實修。
Ken:我們對於止和觀是不是應該同時著重?我們能夠只著重其一嗎?例如乾觀?純止?
無著比丘:我認為要「止」與「觀」均衡比較好。
Ken:那如何做到「止」與「觀」均衡呢?
無著比丘:應該加強自己弱的那項。例如當觀慧強、而定弱時,就應培育止。當定強,觀慧弱時,就應培育觀。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定是困難的,不像在禪修營時容易培育。禪修營時坐著、隔絕外界,要進入定境是較容易的。
(註:另外Ken在此面談之後補充道,經中常強調定、慧是要平衡的,不是說同時修止觀,但是要在定弱時多修止、慧弱時多修觀。至於純觀派所說的近行定,只出現在註釋書,而未出現在尼柯耶。無著比丘所著「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書中「第三章:念 (Sati)」有相關的探討,而「第四章:定」則有分析此問題。)

==== 光明想 ====

Ken:『福嚴會訊』上有和帕奧禪師的訪談,當中提到如何練習「光明想」。進入禪支,出禪支後,此時禪支會產生很強的光明,然後……
無著比丘:我認識帕奧禪師、曾和他當面見過。我相當了解他教導的禪修體系與方法,因此不須要重覆一項項念給我聽,而可以直接提出問題。
Ken:我想請問這方法有沒有怪怪的?(其實,Ken 是將這方法與《中阿含72經》:「世尊!我等得光明便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CBETA, T01, no. 26, p. 536, c16-17)兩者相混淆。)
無著比丘:這沒有「怪怪的」啦。這不是《尼柯耶》中講明的修法,但是出自南傳上座部所開發出來的方法。這也是好方法,雖然你不一定喜歡。我很尊敬帕奧禪師,他的系統也讓很多人受益,就讓他們繼續修習其系統吧。
Ken:請問要怎麼培養「光明想」呢?
無著比丘:如果你想要培養「光明想」,你可以跟帕奧禪師的系統學,取得其指導,我不教如何培養「光明想」;就我個人而言,由於《尼柯耶》中佛陀及其弟子沒有特別去修此法門,因此我也沒有特別培養這樣的禪修系統。但有其他人喜歡修此法門、能從中受益,那也是好方法。
Ken:但《中阿含經》中有提過定中的「光明」呀?
無著比丘:《中阿含經》中提到定中的「光明」只是在定中自然發生的,是很自然發生的。當心念專注時,很多人都會有這「內在光」(inner light)的體驗。帕奧禪師則不只用光明來開發定,而是進一步利用它來作為觀察內在、外在的工具。
經中明載的「光明」是自然發生的,甚至連基督教也有靈光的體驗,我的基督教朋友就曾跟我解釋過這種現象。
你可以利用這光明而加深定境,透過知覺這光明,讓這光明穩定、清晰,你和這光合為一體:你變成光的一部份、或會覺得光往你來涵蓋,你和光兩者合為一體,達成主、客的統一,對你來說就是全神貫注。
Ken:這會不會有點嚇人?
無著比丘: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怕的。或許當你感到困惑時,會害怕,但並沒什麼真的值得害怕的。這是正面的,但並不是什麼禪定成就,而只是一個徵象,顯示你是很集中的。也不是什麼娛樂就是了,就像吃飽飯,有滿足感,這只是自然的現象。
David:這樣回想起來,《中阿含經》第72經中阿那律的確是用「光明」來判別自己在失去光明時,修定是出了什麼狀況?是因為昏沈?睡眠?掉舉等不同的因素而失去光明,因此可以一一補強,而加強定境。
無著比丘:的確,就是如此,《中部128經》就是如此記載。上學期在德國漢堡大學所我開的一門「《中阿含經》比較研究」的課中(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lectures2013.htm),就探討過這則問題。這課的內容有提供線上下載,在Lecture 2 中提到的。加上線上參與者,今年這課有47國來的450位學生。(不過下學期是另外主題的課了,而不是四阿含或五尼柯耶的課。)

==== 捨離(VOSSAGGA)====

Ken:請問此段與「定根」相關的經文:《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0〈17 根品〉:「云何定根?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正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CBETA, T26, no. 1537, p. 499, c7-9) 其中提到的「遠離;捨離 vossagga」是什麼意義?
無著比丘:(先誦念了一段巴利經文: Katamañca, bhikkhave, samādhindriyaṃ? Idha, bhikkhave, ariyasāvako vossaggārammaṇaṃ karitvā labhati samādhiṃ, labhati cittassa ekaggataṃ – idaṃ vuccati, bhikkhave, samādhindriyaṃ.---SN 48.9)
什麼是專注的關鍵?是要非常努力的得到專注嗎?不是,是要「放下」(let go)。
Ken:放下什麼?
無著比丘:放下一切。思想、外境、分心的事物、任何顧慮的事物。你放下的越多,心自然越專注。經文中說:放下了事物,則自然升起專注。
有次我和澳洲的阿姜念禪師見面,他很會教禪修,他曾給一個比喻:你有一杯水,要讓這水完完全全靜止不動,你要怎麼做?要怎麼用手拿這杯水,讓這杯水完全靜止?要多用力拿這杯水,這水才能完全靜止?
(碰一聲)放下!把這杯水放下,放到桌子上,這杯水自然能完全靜止。
因此要專注,重點不是多努力的把握住,而是放下。什麼事情上了心,就捨棄它,很柔軟、很輕鬆、很簡單。
無著比丘:(再度誦念了此段巴利經文: Katamañca, bhikkhave, samādhindriyaṃ? Idha, bhikkhave, ariyasāvako vossaggārammaṇaṃ karitvā labhati samādhiṃ, labhati cittassa ekaggataṃ – idaṃ vuccati, bhikkhave, samādhindriyaṃ.---SN 48.9)
因此 let go 放下是定與念住的關鍵。當放下所緣時,你就能建立念住、達到心一境性 one-pointness。
Ken:經文中「vossaggārammaṇaṃ」, vossaga 是放下,arammaṇaṃ 是什麼意思?
無著比丘:arammaṇaṃ 是指「所緣的對象」。
Ken:Let go the object 放下所緣?
無著比丘:making let go the object. 讓它放下所緣。
這讓我回想起很多年前,我和阿姜念討論這問題時,他把那杯水突然碰的一聲放下時,我覺得驚訝:「Yes!」哈哈,簡直是個禪宗的教法。

==== 喜心的觀照 ====

David:以前曾學到禪坐開始時可先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其中一個,來加速進入狀況,例如最常見的是採用捨無量心,但有的人也可運用喜無量心來攝心。請問就安般來說,如果有陣子平日一放鬆時就有身體快樂的覺受,是否打坐時直接捨棄它?還是像利用喜無量心一般感受它? 還是剛打坐時感受它,之後捨棄它?
無著比丘:這可視你修行的系統而定。在開始打坐時可以感受這快樂而幫助攝心。也可以每吸一口氣時感受到快樂,每吐一口氣時就捨棄,再吸一口氣時感受到快樂,每吐一口氣時就捨棄。簡單、輕鬆的做。
David:但是例如打坐十分鐘後、進一步後,依安般法,要繼續這樣感受嗎?
無著比丘:要看覺知的程度而定,有時如果心中已安穩、清晰了,就沒有必要一直繼續這麼做,你不會想要一直這麼做。這時你已覺知了,會有一些覺知在呼吸上,但你也可以全然地覺知整個呼吸的情形、全部的情況,有時會有聲音、有時會有身體覺受、有時會有些雜念,這時只須要覺知,覺知這些都是在變化的、都是無常的。
這時是訓練自己從對「事物為常、堅固」的認知,「我是這個人」的認知,轉而到對事物無常、事事都是過程的認知。生命的一切只是過程、都是無常的。這樣的訓練而會生起智慧,學著知道事物都只是過程、都會變的。例如,噢,他打我,但這是會變的,無常。他這樣說我,這也是會變的,無常。他稱讚我,這也是會變的,無常。這是智慧的基礎,你親自的體會,而在這過程中都處於覺知的狀態,很開闊,清晰地覺知無常。有聲音來去,噢,我分心了,但我現在又專心了,這是無常。
一開始,你做的是喜心、放下、喜心、放下,這是在穩固(build up)。進一步的是開放(open up),覺知。記得前面說過的牧牛人和牛嗎?開闊的玉米田。
David:基於這個覺知,就一直覺知嗎?
無著比丘:就一直覺知,這是活在當下,是愉快的。有任何分心,也會回來,繼續覺知觀察無常。
正念了知,「正念」就是覺知,「了知」就是清晰的了解正在發生什麼。
David:這讓我想到,以前求學時,曾有次隔壁 MBA 學生辦 party,非常吵,通常我會被干擾而覺得煩。那時讀經讀到一半,突然聲音就只是聲音,船過水無痕了,但事情都很清晰了,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幾天。但在那樣的情況下,我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無著比丘:你在這過程中就了解了原始的「感官」的輸入,跟接下來的「心理運作」的差別。感官的輸入只是聲音罷了,不包含我們主觀的判斷和反應,我們沒有須要因為聲音而有情緒反應、討厭、煩燥等等。這正是我們訓練自己要做的,我們不須要建立在「心理運作」之上,想要這樣、想要那樣,這些都不是必須的。
根據這樣的了解,你可以進一步的體會,每當我有「苦」時,有多少苦是由於心理運作而產生的?隔壁的聲音本來沒有苦,這苦不是來自於聲音,而是來自於我的反應。這是很重要的理解,而且我們能將這理解應用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上。這也就是四聖諦,每當有狀況時,什麼是苦?苦的原因為何?如何苦滅?怎麼滅苦?因為噪音而苦時,是因為自我的判斷而苦,這是苦集。此時可以和他共存,丟掉心中對噪音的評斷,正念覺知無常,就沒有苦。聲音就只是聲音,只是路過。

==== 阿含經與尼柯耶 ====

David:以下這個問題是幫朋友所提出,還請無著比丘解惑:「在台灣近來見到人認為要捨棄北傳《阿含經》,只要讀南傳《尼柯耶》就好;也有人認為只有《相應部》(《雜阿含經》)才是最純的佛法。請教無著比丘的看法如何?」
無著比丘: 喔…好可惜,這是非常可惜的誤解。這當中每一部經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我們不應該加諸一個優劣的架構在其上,像是「巴利《尼柯耶》比北傳《阿含經》好」,不能這麼說。《尼柯耶》和《阿含經》來自不同的部派傳承,事實就只這樣,其它的優劣比較則只是主觀。
而在《尼柯耶》或《阿含經》中,我的經驗裡,《相應部尼柯耶》及《雜阿含經》對禪修的人通常特別有用,《中部》或《中阿含經》也對於實修者很有幫助,《長部》或《長阿含經》對於有信心的行者很有幫助,《增支部》或《增壹阿含經》對於居士很有幫助,有很多居士生活會遇到的議題的探討。因此並不是誰比較純的問題,而是須要什麼教導的問題。
如果我要離群索居很久很久,只能帶一本書,我會帶哪本書?在巴利《尼柯耶》中我會帶《中部》,而在中文《阿含經》中我會帶《雜阿含經》。不是因為這些是最原始的,而是因為對我個人來說是最豐富、最受用的。我很喜歡《中部》,每當持誦它時,心就開闊起來;而《雜阿含經》的教導好有力量,真的很有力量。
但不應該主張「某部阿含或尼柯耶比其它的來得純」這種偏見,這是不精確的看法。

==== 十二因緣的次序 ====

David:十二因緣 (1) 無明 (2) 行 (3) 識 (4) 名色 (5) 六入處 (6) 觸…… 當中,在《雜阿含經》卷二、三(《相應部》〈22蘊相應〉)中,有許多經文是和十二因緣對應的。
而在《雜阿含68經》「緣眼、色,生眼識」的經文也是在和十二因緣可互相對照的段落中,但請問這經文應該是對應到十二因緣的哪幾支呢?是(3)識(4)名色(5)六入處,還是(4)名色(5)六入處?為何在「緣眼、色,生眼識」的過程中「識」是排在眼、色之後,而在十二因緣中(3)識支是在(4)名色(5)六入處支之前?
無著比丘:十二因緣是古印度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下對於佛教關於因緣名相的整理,以破除婆羅門教吠陀的造物主的常見。對於十二因緣有許多的不同解釋,但要理解其原則是「所有事物都是相倚而生、因緣而生的」。我們這邊寫的十二因緣只是呈現形式的其中一種。如果我們執著在十二因緣的這種呈現形式,恐怕會變成努力解釋「指月亮的指頭」而忘了「月亮」,因此不要執著在其形式或順序,要試著去看「月亮」。要了解其相倚性、因緣而生、苦集,而不必執著這十二個的先後順序。
在十二因緣的不同解讀下,也有以之解讀三世的輪迴、也有以之作修行的觀照,對我們修行來說有用的解讀自然對禪修有直接的幫助。而像是因緣、因果的相倚性,我們也可推斷到如果做了什麼事,在什麼條件下,會有什麼結果;造的業不同,條件變了,產生的果也會不同。
像在三世的解讀下,「識」是在「名色」之前的,但只是一種呈現方式,不代表每次因緣發生時「識」都在「名色」之前,更不須要認為是「固定」的次序。將三世以十二因緣來解釋,以區別吠陀的說法,可知人和宇宙不是造物主所創造的,而是因緣而成的,重點是在於因果相依的關係,以及最後產生了「苦」,而不在於固定的次序或單一的形式。
像剛才討論過的隔壁的聲音的例子,重要的是在實修當中,知道根、境和合生識而觸時,是單純的覺知,還是因為無明、渴愛而產生後續的身心運作。無明和渴愛並不是完全切開的二件事,不須要為了十二因緣的形式而切開、計較其次序,而限制住對因緣的了解。

-------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

大家都法喜充滿,訪談結束。
這次的訪談主要是關於禪修實修議題的現場問答,而不在學術研討會之中,因此是以修行實踐的角度來問答。
之後針對一些議題閒聊,當中有提到南北傳經典的歧異或純不純的議題時,無著比丘表示不應該把焦點放在誰比較純,而要自省我們受用了多少?佛教各部派及傳承的發展都是歷史及因緣的一個過程,針對不同的情況而教化的過程。例如如果一定要根據「原始佛法」的話,他穿在身上的袈裟是不符合律中壞色衣的條件,他可能只能穿到長度及膝的袈裟,所以不穿原始的壞色衣就不符佛說了嗎?另外,像是前陣子無著比丘遇到一位藏僧,他對於禪定的修習相當不錯,雙方相談甚歡,他的弟子贈送給無著比丘一幅他的畫像,現在就在無著比丘的房裡看著他。並不會因為藏僧沒有讀過《尼柯耶》,所以藏僧的禪定修習就無效。
因此無著比丘建議不要作無謂的爭論,而要客觀的看佛教的不同傳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