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魚目、玻璃珠與珍珠


親愛的法友:
別客氣,一般而言,要能在文獻分出魚目、玻璃珠與珍珠,需要「厚實的經典解讀」、「某種程度熟練一至兩種佛教經典語言」與「問題意識」。我個人認為,「厚實的經典解讀」只要有合適的老師,加上自己有紀律的按時程表、按次序閱讀下來,一百人當中應該有九十五人能達到此一基礎。「某種程度熟練一至兩種佛教經典語言」,有人認為跟個人的語言天賦有關,我倒是認為,如果只學「梵、巴、藏」之中的一種,除非資質非常魯鈍,一般人都可以學到「夠用」的程度。
比較難的是「問題意識」很難培養,我問過幾位赫赫有名的學者教授,似乎對此沒有絕對的把握。
我的感覺是,你出奇的有相當好的「問題意識」,但是前兩種非常不足。
我建議你不要操之過急,按照既定的書單,不急不徐地讀下來;至於學習經典語言,可以從長計議。為了不要喪失「問題意識」,還是須持續提問。但是,你必須把問題抄寫下來(這是練習心到與手到)。
我感覺你讀得過急,囫圇吞棗;又讀得雜亂無章,恐怕即使提問,而無法在學業有所積累。
「一般經院派的學者不會在網路上遊蕩,回答千奇百怪的問題」;「會在網路上遊蕩回答千奇百怪問題的人,通常又信口直說,不是望文生義,就是以禪出教」;好的是,我不具任何學位,可能只有普通佛教學者的四分之一的功力,但是還算努力遵循「文獻學者」的本分,希望我們彼此努力,看是否能在往前挺進。
不過,最基本的要求:你必需依照正常速度讀完 T99 《雜阿含經》,接著閱讀 T26 《中阿含經》,再看經濟能力與英文閱讀能力,在適當的時候開始閱讀菩提比丘的《巴利《相應部》英譯》,與《巴利《中部》英譯》。
否則,我應該把我的時間放在撰寫佛學論文,而不是放在回答網路上的佛學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