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 39:「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五百年」與「正法衰退(《增支部4.160經》)」



  巴利尼柯耶提到「正法衰退」,但是,未提到類似「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五百年」的說法,我見到幾位在南傳體系出家的法師,他們認為正法尚在人間傳承,「法滅」尚未發生。
------------
  菩提比丘解釋,《增支部》是巴利四尼柯耶與漢譯四阿含中,少數幾部關心「正法衰退」此一議題的經典。(其中一部當然是《長阿含2經,遊行經》與其巴利對應經典《長部16經,大般涅槃經》)。
  此部《增支部4.160經》特別關注是否「意義正確地 sātthaṃ 」、「字句正確地 sabyañjanaṃ」說法。byañjana 有時寫作 vyañjana ,意為「子音、音節、字句」,長老菩提比丘此處譯為「phrasing」
  很可惜,此部經沒有出現漢譯對應經典。
  請參考莊春江老師的網站,和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的翻譯。 莊春江工作站:(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742.htm)
--------------
《增支部4.160經》的第一句為「Sugato vā, bhikkhave, loke tiṭṭhamāno sugatavinayo vā tadassa bahujanahitāya bahujanasukhāya lokānukampāya atthāya hitāya sukhāya devamanussānaṃ.」
一般將「Sugato vā... sugatavinayo vā」翻譯為「善逝或善逝之律」,下一譯文則將之翻譯為:「善逝或善逝弟子」。
--------------
《善逝 Sugata》
(世尊說:)「諸比丘!善逝或善逝弟子,為饒益眾生、利樂眾生,為悲憫世間、為饒益、利樂人天,而住於世間。
而誰是『善逝』呢?此處,如來出現於世,為阿羅漢、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大夫、天人師、佛、世尊。諸比丘!如此為『善逝』。
而誰是『善逝弟子』呢?他以意義正確、字句也正確所教說的法,初善、中善,(直到)結束亦善;他顯示完整無缺的清淨梵行。如此為『善逝弟子』。
如是,諸比丘!善逝或善逝弟子,為饒益眾生、利樂眾生,為悲憫世間、為饒益、利樂人天,而住於世間。
諸比丘!有四事能令正法衰退(錯亂)或中斷。那四事?
(1)諸比丘!此處,眾比丘不善學習經典,將音節、字句錯置。諸比丘!當音節、字句被錯置時,就會錯誤地詮釋經典的原義。這是導致正法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一件事。
(2)諸比丘!又,比丘不聽勸誡與具不聽勸誡的習性。他們對勸誡不耐煩、沒耐心,不敬重地接受勸誡。這是導致正法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二件事。
(3)諸比丘!又,持法、持律、持本母、熟悉阿含的多聞比丘(bhikkhū bahussutā āgatāgamā dhammadharā vinayadharā mātikādharā),未敬重地教導其他比丘背誦這些經典(戒律、本母),當這些多聞比丘去世之後,這些經典(戒律、本母)被從根本切斷,再也無人保護(誦持)。這是導致正法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三件事。
(4)諸比丘!諸長老比丘生活富裕且生活散漫;他們退墮而不獨居靜修,未能精勤於求得己所未得、求悟己所未悟、求證己所未證。後學比丘也仿照此例,他們生活富裕且生活散漫,退墮而不獨居靜修,未能精勤於求得己所未得、求悟己所未悟、求證己所未證。這是導致正法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四件事。
諸比丘!這四事能令正法衰退(錯亂)或中斷。
諸比丘!有四事能令正法久住、興盛而不衰退(錯亂)或中斷。
那四事?
(1)諸比丘!此處,眾比丘善學習經典,不將音節、字句錯置。諸比丘!當音節、字句不被錯置時,就能正確地詮釋經典的原義。這是導致正法久住、興盛而不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一件事。
(2)諸比丘!又,比丘易接受勸誡與具聽勸誡的習性。他們耐心聽從勸誡,且敬重地接受勸誡。這是導致正法久住、興盛而不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二件事。
(3)諸比丘!又,持法、持律、持本母、熟悉阿含的多聞比丘(bhikkhū bahussutā āgatāgamā dhammadharā vinayadharā mātikādharā),敬重地教導其他比丘背誦這些經典(戒律、本母),當這些多聞比丘去世之後,因有人保護(誦持),這些經典(戒律、本母)不致被從根本切斷。這是導致正法久住、興盛而不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三件事。
(4)諸比丘!諸長老比丘不過著富裕的生活,不生活散漫;他們捨棄退墮而獨居靜修,能精勤於求得己所未得、求悟己所未悟、求證己所未證。後學比丘也仿照此例,他們不過著富裕的生活,不生活散漫;他們捨棄退墮而獨居靜修,能精勤於求得己所未得、求悟己所未悟、求證己所未證。這是導致正法久住、興盛而不衰退(錯亂)或中斷的第四件事。
諸比丘!這四事能令正法久住、興盛而不衰退(錯亂)或中斷。
-------
元亨寺版《增支部4.160經》
「諸比丘!或善逝、或善逝律之住世時,是為群眾益、為群眾樂、為天人利、為益、為樂[1]。諸比丘!又,善逝者為何?
諸比丘!於世間生是如來、應供、正自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覺者、世尊。諸比丘!此為善逝。
又,諸比丘!善逝律者為何?
彼宣說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梵行。諸比丘!此為善逝律。
諸比丘!如是[2]或善逝、或善逝律之住世時,是為群眾益、是為群眾樂、是為哀憫世間、為天、人之利、益、樂。
諸比丘!此等四法,能忘失正法,使之隱沒。四者為何?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誤解經,倒誦念文句。諸比丘!文句被倒置,其義亦難了知[3]。諸比丘!此是能令正法[4]忘失、隱沒之第一法。
復次,諸比丘!或有比丘,惡口具罵詈性,不容忍,逆解教誡。諸比丘!此是能令正法忘失、隱沒之第二法。
復次,諸比丘!或有比丘,多聞而持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而於他人不說經。於彼等過世後,於經斷絕根本[5],失所依。諸比丘!此是能令正法忘失、隱沒之第三法。
復次,諸比丘!有長老諸比丘,生活豐富[6]、〔三學〕緩慢,以銷沉[7]為先導,於遠離廢精進,不精勤為未得之得、為未達之達、為未作證之作證。從彼人等亦隨〔其〕見而墮,彼等亦生活豐富、〔三學〕緩慢,以銷沉為先導,於遠離廢精進,不精勤為未得之得、為未達之達、為未作證之作證。諸比丘!此是能令正法忘失[8]、隱沒之第四法。
諸比丘!此等之四法,能令正法忘失、隱沒。
諸比丘!此等之四法,能住正法,不令忘失、不令隱沒。四者為何?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正解經典,文句不倒置念誦。諸比丘!不倒置文句,於義亦易了知。諸比丘!此是能住持正法,不令忘失、不令隱沒之第一法。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善語、具善語性,容忍,正順解教誡。諸比丘!此是能令[*]正法住,不令忘失、不令隱沒之第二法。
復次,諸比丘!或有比丘多聞而傳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者而於他人說經。不由於彼等過世,而斷絕經根本,有所依。諸比丘!此是能住正法,不令忘失、不令隱沒之第三法。
一〇
復次,諸比丘!有長老比丘,生活不豐富、〔三學〕不緩慢,不以銷沉作先導,於遠離不廢精進,而精勤為未得之得、為未達之達、為未作證之作證。從彼人等亦隨〔其〕見,彼等生活亦不豐富、於〔三學〕不緩慢,不銷沉而精進,於遠離為先導,而精勤為未得之得、為未達之達、為未作證之作證。諸比丘!此是能令正法住,不令忘失、不令隱沒之第四法。諸比丘!此等四法,能令正法住,不令忘失、隱沒。」(CBETA, N20, no. 7, p. 246, a5-p. 249, a9 // PTS. A. 2. 147 - PTS. A. 2. 149)
----------
[1]底本之 assu,係 assa 之誤。
[2]sugato 之前有 evaṁ 者,係依暹本補。
[3]難了知 底本之 dunnnayo,係 dunnayo 之誤。
[4]正法 底本 dhammo 之次下,有 saddhammassa 之語,係依暹本補,以下倣之。
[5]根本 此指比丘。
[6]豐富 底本之 bāhulikā,在暹本作 bāhullikā,正確,以下倣之。
[7]銷沉 行於五蓋之性質者,故有斯名。
[8]不令忘失 底本脫漏 sammosāya,依暹本補。
[*4-1]正法 底本 dhammo 之次下,有 saddhammassa 之語,係依暹本補,以下倣之。
----------
巴宙博士翻譯的《南傳彌蘭王問經》*(圓明出版社 2000年出版),207頁,第四章〈難問〉,第一品第七節。彌蘭王問長老龍軍比丘:「世尊曾說『正法僅存五百年』?」
長老龍軍比丘解說正法隱沒有三個階段:
1. 證悟隱沒,無人證得阿羅漢果。
2. 行持隱沒,世間無人依法修行,讀誦、講說正法。
3. 外相隱沒,世間無護持正戒的僧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