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 29:「阿含、尼柯耶」辭典


  讀到日本中村元教授在他編的《佛教語大辭典》說:「依賴別人,往往會作出與過去大同小異的辭典。」

  中村元教授又說:「諸位年輕研究者雖然根據許多辭典及參考書作出原稿,但因為許多佛教辭典都是以漢文撰述,所以會有弄錯意思的情形。現在年輕有為的研究者,皆從梵語、巴利語、西藏語等入手,因此,以往的佛教辭典的說明已經沒有任何幫助。」

  這一句話特別適用於「阿含、尼柯耶」的閱讀領域。「以往的佛教辭典的說明已經沒有任何幫助」顯然是太過誇大,不過,讀到這句警告頗為令人怵目驚心!
  中村元教授這篇序寫於 1975年,後續的《廣說佛教語大辭典》於 2001年出版(中村元教授1999年去世,《廣說佛教語大辭典》由門人根據遺稿編成)。除此之外,台灣尚有《佛光大辭典》(1988),以及藍吉富主編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1994)。以帖主個人在「阿含、尼柯耶」範圍內的使用經驗而言,都不是很適用,有時查不到相關詞條,有時該詞條僅適用「大乘佛教文獻」,挪來解釋「阿含、尼柯耶」的相關文獻,則如同「以方枘要插入圓鑿」,完全無法相符。我在文末再舉幾例說明這種狀況。
  目前可用的漢語「阿含、尼柯耶」辭典,僅為王建偉和金暉的《雜阿含經校釋》的六、七、八三冊,請參考我對該書的書評。
  (林光明教授於嘉豐出版社的譯本很一致地將前田惠學 Maeda Egaku 筆誤而成為「前田專學」,另外可能有幾處巴利拼字有長短音的失誤。)
-------------
雖然,筆者早在2010年底即翻閱過楊郁文教授《中華阿含辭典》的紙本初稿,2011年又在「國際佛學研究協會(IABS)」年會看到展出的樣本,事隔將近四年,此書仍在編補校訂之中,尚未出版上市。《校釋》的第六到八冊為《雜阿含經詞典》,就成為首創的「阿含詞典」,填補了這一學術空洞。
筆者在此指出幾點小瑕疵,以供作者未來增訂時參考。筆者認為,《雜阿含經詞典》的詞條應包含所有「音譯詞」,而且列一「音譯詞」索引,以便查索。常有詞條引文過於冗長,並且未以簡短扼要的當代白話總結「詞義」。在此以幾則釋義為例,與兩位作者商議。
1. 現法、見法:相當於巴利「diṭṭhe va dhamme」的經文,漢譯為「現法」或「見法」(「見」、「現」兩字相互通假);意思為「in this very life 在此世」或「here and now 此時此地」。《詞典》的「見法」詞條無此意涵,「現法」則解釋作「現自體也」,筆者不知此四字代表何意。
2. 正受:《詞典》的「正受」詞條作「入定」解釋,等同於「等至」、「定」。其實《雜阿含經》的「正受」另有「禪坐」的意義,而非「入定」。例如,《雜阿含1333經》(新編經號為8462經):「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住林中,入晝正受,心起不善覺,依於惡貪」 。如果「正受」意為「入定」,就不會「起不善覺,依於惡貪」,此處「入晝正受」僅是「進行食後午間的禪坐修習」 。
3. 薩羅:《詞典》未立「薩羅」詞條,《雜阿含經》的音譯詞「薩羅」有兩義,一是「sara 湖泊、池塘」,對應的《相應部1.2.3經》則作「samudda 積水(a large (quantity) of water 大量的水)」;一是指印度一條河流(或湖泊?)的名稱,《雜阿含1185經》(新編經號為8301經):「非伽耶、薩羅」。
整體而言,《校釋》的《雜阿含經詞典》最顯著缺陷為解釋「詞條」時,常見引文過長,卻未下綜合判斷,讀者反而需費時找出此一「詞條」的「釋義」。
例如,「阿毘曇」一詞,用長達五頁(10欄整整)來解釋,這樣恐怕不適合「辭典」的體例。「八正道」一詞,用長達三頁(6欄整整)來解釋,這樣恐怕不適合「辭典」的體例。「六分別六入處經」,可以說僅是「抄書」,不見校釋者的隻字片語;其實此處可能是「大分別六入處經」或「分別六入處經」,看不出重複此一「六」字的梵、巴、漢意義。
「詞條」的「釋義」應簡要,無需雜引眾書,真有此必要,可以在「辭典」最後立一「附錄」,就特定的少數「詞條」作長篇申論;有些「詞條」引述過多,幾乎是本書「獨創」的體例:「僅見『抄書』,不見釋義」。
---------------
  現在我們就舉幾個「阿含、尼柯耶」詞彙來看中村元教授此句評語是否適用:「以往的佛教辭典的說明已經沒有任何幫助。」
  在此特別聲明,我選的詞彙算是有一點「刁鑽」,如有現存詞典未符此需求,置之一笑,可也,請勿以為意。
  1. 1. 正受:《佛光大辭典》與《廣說佛教語大辭典》未提到「禪坐」之詞義。
  2. 2. 現法:《佛光大辭典》未列此詞條。《廣說佛教語大辭典》於 1113b 頁提到「現法」,但是巴利「diṭṭhe va dhamme」則排版為「diṭṭha ... dhamma」,應該算是「失誤」?
  3. 3. 薩羅:《佛光大辭典》未列此詞條。《廣說佛教語大辭典》於 1643b 頁提到「薩羅」,但是巴利列為「「sarā」,並且解釋作「漩渦」,應該算是「失誤」?
  4. 4. 嗟蘭那鳥:《佛光大辭典》與《廣說佛教語大辭典》都未列此詞條。
請參考
  1. 1. https://www.academia.edu/7222433/Notes_on_so-called_difficult_phrases_in_sutras_of_earlier_Chinese_translations._2013_%E5%88%9D%E6%9C%9F%E6%BC%A2%E8%AD%AF%E4%BD%9B%E5%85%B8%E7%96%91%E9%9B%A3%E8%A9%9E%E9%87%8B%E7%BE%A9
  2. 2. https://www.academia.edu/27577213/%E9%87%8D%E8%AE%80%E6%A5%8A%E9%83%81%E6%96%87_%E9%98%BF%E5%90%AB%E8%BE%AD%E5%85%B8_%E7%B7%A8%E8%BC%AF%E9%AB%94%E4%BE%8B%E8%AA%AA%E6%98%8E_v._4_2016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