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佛教文獻學十講》第六講


諾曼《佛教文獻學十講》第六講〈佛教與梵語化〉
---------
有不少學者思考此一問題:「如果最初佛陀禁止門徒以梵語講說佛陀的教導,為何最後導致佛教在大部分地區採用梵語書寫經典和講說佛理?」
請參考:黃柏棋〈梵語成為印度佛教經典語言之探討〉,《正觀》64期31-53頁,2013年。
http://www.tt034.org.tw/index.php?temp=mag&lang=cht&pages=3&fbclid=IwAR0hY8T3Ao8r6mZIB16_Aqwh2U1I78pq9BgsrHF29WEThc7P_4iaaVcQ__k#.YmEUHNpByM9
------------
本貼文只敘述諾曼書中的觀點,而不觸及黃柏棋的論文。
------------
《佛教文獻學十講》96頁:
「我們在北印度的碑銘所用的語言發現(與梵語化)類似的現象。在阿育王時代的早期碑銘,是以多種不同的區域俗語 Prakrit dialects 書寫;到了西元開始的最初幾個世紀時,為梵語碑銘和俗語碑銘混合並存的時期;到了西元五世紀之後,則只有古典(規範化)的梵語碑銘。
如果我們檢驗秣菟羅的中期碑銘,我們發現這些碑銘並未出現穩定而漸進的從俗語進展為梵語的狀態。在這一時期我們從北印度碑銘所知的此一區域的語言,顯示當地人說一些『中期印度 - 雅利安語言』(MIA, Middle Indo-Aryan)。供養人想必以俗語口述他們想在供養品上銘刻的字句,而當以梵語雕刻碑銘成為時尚時,書寫者將盡其所能地將供養人口述的話翻譯成梵語。也因此,一塊梵語不標準的碑銘不一定比用標準梵語的碑銘古老。碑銘上的梵語程度的差異可能僅是反映書寫者梵文程度的好壞而已。同樣的道理,梵語程度較佳的梵語經典並不一定就是代表此一文獻的年代較晚。」
------------
帖主在此嘴幾句,如果梵語早就存在,為何不見有任何一片阿育王碑銘以梵語書寫?
從阿育王時代到西元五世紀,為何梵語碑銘會從全無蹤跡,進展到混合存在,最後完全取代其他語言?
Johannes Bronkhorst 布隆克霍斯特因此一碑銘現象而主張俗語是較梵語早的語言,吠陀語早於俗語,而梵語是後起的「人工語言 artificial language」。
這一主張必須回答「吠陀語言 Vedic language」與西元二世紀的梵語是什麼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