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中阿含169經,拘樓瘦無諍經》「齊限說,莫不齊限者」


我們較少閱讀《中阿含經》,而讀書會大都集中在《雜阿含經》,菩提比丘對這種模式有不同的意見。
他說:「除非有特別原因,一般而言,如果時間與環境允許,是應該讀多部經典。但是,依在家學佛本身的限制,硬是要讀遍三藏,或廣讀經藏,有時也是不切實際的,這中間須有適當的取捨。五部尼柯耶:《中部》、《長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各部尼柯耶各有其宗旨,先讀《相應部》,是有其考量,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讀《相應部》,一般而言,是較重複、較沒有次第的整理,初學者只讀此部尼柯耶,較難有佛法全面的概要認識。我個人建議先從《中部》讀起,有幾部經對建立正見、修行的次第、在家生活的準則等等均有提綱挈領的講解。」
請參考:「長老菩提比丘:《中阿含》(《中部》尼柯耶)閱讀地圖」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4/06/blog-post_7.html)
--------
溫宗堃老師講「阿含經與生活」的 Youtube 影片,28:20 處提到的經文是出自《中阿含169經,拘樓瘦無諍經》,溫老師講得比較簡略,我在此加以補充。
經文前面,《中阿含169經》卷43〈根本分別品 2〉:「齊限說,莫[16]求齊限」(CBETA, T01, no. 26, p. 701, c5),[16]求=不【宋】【元】【明】。
「宋、元、明藏」認為「莫求齊限」應該是「莫不齊限」,從後文來看,「宋、元、明藏」是正確的用字,《大正藏》正文所用的「求」字是錯的。
在四阿含與《法句經》、《義足經》的範圍來看,當兩者有差異的時候,依我個人的粗略印象,可能會有80%的機會是《大正藏》正文錯誤,而「宋、元、明藏」的用字(學術上的術語為「異讀」)正確。有時會出現「明藏」異讀正確而「宋、元藏」的異讀錯誤的情形。
完整來說,此處「齊限說,莫求齊限」七個字應作「齊限說,莫不齊限說」。

《中阿含169經》卷43〈根本分別品 2〉:
「齊限說,莫不齊限者,此何因說?不齊限說者,煩身,念憙忘,心疲極,聲壞,向智者不自在也。齊限說者,不煩身,念不憙忘,心不疲極,聲不壞,向智者得自在也。齊限說,莫不齊限者,因此故說。」(CBETA, T01, no. 26, p. 702, c26-p. 703, a2)
對應的巴利經文是《中部139經》
‘Ataramānova bhāseyya no taramāno’ti– iti kho panetaṃ vuttaṃ. Kiñcetaṃ paṭicca vuttaṃ? Tatra, bhikkhave, taramānassa bhāsato kāyopi kilamati, cittampi upahaññati, saropi upahaññati, kaṇṭhopi āturīyati, avisaṭṭhampi hoti aviññeyyaṃ taramānassa bhāsitaṃ. Tatra, bhikkhave, ataramānassa bhāsato kāyopi na kilamati, cittampi na upahaññati, saropi na upahaññati, kaṇṭhopi na āturīyati, visaṭṭhampi hoti viññeyyaṃ ataramānassa bhāsitaṃ. ‘Ataramānova bhāseyya, no taramāno’ti– iti yaṃ taṃ vuttaṃ, idametaṃ paṭicca vuttaṃ.

莊春江老師翻譯為:
「而,當像這麼說:『應該徐緩地說,不急忙。』時,緣於什麼而說呢?比丘們!這裡,如果急忙地說時,身體疲勞,心也受損害,聲音也受損害,喉嚨受疾苦,急忙所說的話是不明白的、不能被識知的。比丘們!這裡,如果徐緩地說時,身體不疲勞,心也不受損害,聲音也不受損害,喉嚨不受疾苦,徐緩所說的話是明白的、能被識知的。當像這麼說:『應該徐緩地說,不急忙。』時,緣於此而說。 」
也就是「齊限說」,在巴利為「徐緩地說」;「不齊限說」,在巴利為「急迫地說」。
「cittampi upahaññati 心也受損害」,在漢譯為「心疲極」;「極」也是「疲倦」,所以是「心容易疲倦」。
漢譯在此之前多了一句巴利經文所無的「念喜忘」。「喜」是「容易」,所以是「容易忘失念頭」,「忘掉自己想說的內容」。
「齊限」在漢語的意思沒有「急迫」、「和緩」的意思,漢語是指「限度、終點」。
例如: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8:「時諸比丘說法少時便止,諸天鬼神謂竟便去;須臾復說,彼復來還,如是非一,便瞋恨言:「此諸比丘不齊限說法,如小兒戲!」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應作齊限說法,說法竟,應呪願。」」(CBETA, T22, no. 1421, p. 121, c22-26)。
這是說,諸比丘說法時,講講停停,不知什麼時候講完。所以世尊規定,說法時應該表明「說法結束(齊限)」,並且用「咒願」(祝福大家)這個儀式來宣示說法已訖。
上面這一段經文,我用漢語的字義重新翻譯一次如下。
-----------
「齊限說,莫不齊限者,此何因說?不齊限說者,煩身,念憙忘,心疲極,聲壞,向智者不自在也。齊限說者,不煩身,念不憙忘,心不疲極,聲不壞,向智者得自在也。齊限說,莫不齊限者,因此故說。」
------------
「說法時,應有個固定時間長度,不要『無固定時間長度』(而長篇大論講個不停)。為什麼這樣說呢?
說法起來『無固定時間長度』的話,身體煩累,容易忘失念頭(忘了說話主題),心疲倦,聲音沙啞,想學習的人(因聽法的時間不能預估而)不自由。
說法起來有『固定時間長度』的話,身體不煩累,不容易忘失念頭(忘了說話主題),心不疲倦,聲音不沙啞,想學習的人(因聽法的時間能預估而)自由。」
-----
起身查了一下,發現我這一段《中阿含169經》的經文漢譯,與無著比丘《中部比較研究》的英譯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