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ssa vitakkā vidhūpitā,
ajjhattaṃ suvikappitā asesā;
So bhikkhu jahāti orapāraṃ,
urago jiṇṇamivattacaṃ purāṇaṃ.
他已燒盡思慮,
於內(心中)完全切除無餘,
那位比丘捨棄此岸與彼岸,
如同蛇捨棄蛻落的舊皮。
1. yassa: 關係代名詞,意為「任何」。
2. vitakkā: 思考、思慮。
3. vidhūpitā: 「vidhūpeti 破壞」的過去分詞。但是菩提比丘和諾曼都譯成「burnt out 燒盡」,《元亨寺版》與《香光莊嚴》也譯作「燒盡」,這是根據覺音論師《經集註》解釋作「燒盡」。
====
vitakkā: 思考、思慮。此處和「有尋有伺」的「尋」用字相同,但義涵不同。
《經集註》指此為「不善」思惟,如「貪思、瞋思、害思」,和「家族思、國家思、死亡思」,以及「為他人焦慮、名聞利養、期望不被鄙視」思,等九種「不善」思惟。(見《分別論》410-412頁)。
所以不是將所有思惟、思慮燃燒盡,而是去除九種不善思。
====
第二句,諾曼翻譯為「well cut-off internally 完善地切除」、菩提比丘翻譯為「entirely well excised internally 完善地切除」,這是根據覺音論師《經集註》將「vikappitā」此字解釋為「切斷」。
達和法師譯為「那樣淨化內心者」,則是引用水野弘元《巴利字典》的「說淨」。
《瑜伽師地論》:第一句「若有熏除諸尋思」,則是取「fumigate 以煙消毒、驅除」的字義,第二句「於內無餘離分別」,則僅是將「vikappitā」此字譯為「離分別」,譯得好像不妥當(疑?說錯話了?)。《元亨寺版》譯為「心內一切善,比丘應受持」,則意思剛好相反。
3. vidhūpitā: 「vidhūpeti 破壞」的過去分詞。但是菩提比丘和諾曼都譯成「burnt out 燒盡」,《元亨寺版》與《香光莊嚴》也譯作「燒盡」,這是根據覺音論師《經集註》解釋作「燒盡」。
4. ajjhatta: 意為「內在的」。
5. suvikappitā: 整理、整頓,在此偈頌這是根據覺音論師《經集註》解釋作「切除」。
6. asesā: 無餘的、所有的。5. suvikappitā: 整理、整頓,在此偈頌這是根據覺音論師《經集註》解釋作「切除」。
====
vitakkā: 思考、思慮。此處和「有尋有伺」的「尋」用字相同,但義涵不同。
《經集註》指此為「不善」思惟,如「貪思、瞋思、害思」,和「家族思、國家思、死亡思」,以及「為他人焦慮、名聞利養、期望不被鄙視」思,等九種「不善」思惟。(見《分別論》410-412頁)。
所以不是將所有思惟、思慮燃燒盡,而是去除九種不善思。
====
第二句,諾曼翻譯為「well cut-off internally 完善地切除」、菩提比丘翻譯為「entirely well excised internally 完善地切除」,這是根據覺音論師《經集註》將「vikappitā」此字解釋為「切斷」。
達和法師譯為「那樣淨化內心者」,則是引用水野弘元《巴利字典》的「說淨」。
《瑜伽師地論》:第一句「若有熏除諸尋思」,則是取「fumigate 以煙消毒、驅除」的字義,第二句「於內無餘離分別」,則僅是將「vikappitā」此字譯為「離分別」,譯得好像不妥當(疑?說錯話了?)。《元亨寺版》譯為「心內一切善,比丘應受持」,則意思剛好相反。
來源
|
上半頌
|
下半頌
|
巴利〈蛇品〉7
|
Yassa vitakkā vidhūpitā,
ajjhattaṃ suvikappitā asesā;
他已燒盡思慮,
於內(心中)完全切除無餘,
|
So bhikkhu jahāti orapāraṃ,
urago jiṇṇamivattacaṃ purāṇaṃ.
那位比丘捨棄此岸與彼岸,
如同蛇捨棄蛻落的舊皮。
|
菩提比丘翻譯
|
One whose thoughts
have been burnt out,
entirely well excised
internally,
|
that bhikkhu
gives up the here and beyond
as a serpent sheds its old worn-out skin. |
諾曼翻譯
|
That bhikkhu whose (wrong) thoughts are burnt up, well cut-off internally,
|
leaves this shore and the far shore as a
snake leaves its old worn-out skin.
|
元亨寺版
|
諸尋已燒盡,心內一切善,比丘應受持,
|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
達和法師譯
|
若除盡諸尋,
那樣淨化內心者;
|
彼比丘如蛇脫棄老舊皮,
那樣地捨離此岸彼岸。
|
香光莊嚴譯
|
他已燒盡惡念,
於心中盡除,
|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如蛇蛻去舊皮。
|
郭良鋆譯
|
他從內心深處驅散和根除一切思慮,
|
這樣的比丘拋棄此岸和彼岸,猶如蛇蛻去衰老的皮。
|
《瑜伽師地論》
|
若有熏除諸尋思,
於內無餘離分別,
|
超過礙著諸色想,
四軛蠲除不往生。
|
巴利 Ud 6.7
鄧殿臣譯
|
Yassa vitakkā vidhūpitā,
Ajjhattaṃ suvikappitā asesā;
若能離諸尋,將其除滅淨;斷絕諸貪慾,
|
Taṃ saṅgamaticca arūpasaññī,
Catuyogātigato na jātu meti.
可入無色境,超越四瑜伽,自然無再生。
|
查了菩提長老的注釋,「九種不善尋」應見於分別論 Vibh,非清淨道論,不過我尚未在分別論中找到原文。
回覆刪除謝謝,這是我翻譯失誤,已經訂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