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法友飛鴻 277:二十一世紀的學佛方式


Yifertw 道鑒:
  
  末學奉讀 大作後,認為此文對佛典(尤其是古典漢譯佛經)有興趣之讀者裨益甚大。

  末學過往於閱讀古典文言漢譯佛典時,雖盡力藉由現存已很方便之網路工具探查字句真義;然因總覺耗時過巨,遂轉而求諸現代巴利英譯。經 您多篇文章精闢分析指導,方知其中還有這麼多「鋩角」。因此,容末學在此誠懇讚嘆 閣下實功德無量;並請有空多關注此類議題以造福法友,抑或多引介有關此之其他資源,若然,則為如末學等無聞凡夫之幸!


  至於其他
(不同意、刪除等等)
細節,則非門外漢之末學可置喙處也。​

  懇摯祈待
 T210 《法句經》之精校譯本早日問世。 肅此。 敬頌

法祺

                     法友 N 合十    2016/7/15
===========
Dear 法友 N,

    在這酷暑跟你筆談閒聊幾點:
    1. 我多懂幾個古字,相對於此,你比我多懂很多巴利文獻。你我都還在學地,處於學習階段,大可相學相長。希望彼此來信可以省去繁文縟節,略去客套話,直述己懷。有話直說,直接提問、據己所知誠懇地回答。認為對方錯了,直接說「錯」,不需稱揚太過。

    2. 如我所說,古代譯師,越蔥嶺、度大漠,九死一生、備盡艱辛才到漢地。又盡餘生,致力翻譯,不管是傳承佛法或傳播文化,都令人敬佩。他們的血汗結晶千年後被人供在書架聊備一格,幾乎無人詮釋閱讀。我們試著重新譯解,只不過聊盡景仰先賢的一點心意。更何況,這些經典由於翻譯得早、又乏人閱讀,常保留了未經篡改的某一版本原來面目,彌足珍貴。

    3. 學佛要有專業,也要有常識。大多數情況,太過於專注某一範圍的業,就會忘了常識。太過倚重常識,就會忘了尊重專業。這是世間常態,不足為奇。
有時我需要人家提醒一些「常識」。
    3.1 有一次跟我姪兒聊起我在做「巴利中部尼柯耶」與「漢譯中阿含」的比較研究。我姪兒是一位婦產科醫生,他問:「中部尼柯耶有幾經」152經。阿含有幾經?」222經。「兩者相同的有幾經」97經。他問:「差異這麼多,兩者怎麼做比較?比較了會有什麼意義?
    3.2 佛陀說他只要知道某個地方有舍利弗或目犍連,他就對這一地方的佛法傳授無須憂慮。從常識來說,最偉大、最受們尊敬、歸依、頂禮的佛陀,怎會他的十大弟子都對「大乘教義」如盲似聾,而成為「灰身滅智的焦芽敗種」呢?
     4. 佛法傳入漢地已兩千年,二十一世紀的學佛方式應該有不一樣的思維。我認為應多認識不同面貌的各種佛教,多學一樣語言來理解「佛教文獻」的面貌與流變;多理解文獻歷史與考古事證;親近善知識來學習解脫道。同時,不要太重對個人的信仰而失去「常識」。面對一位「大師」時,應該思考他像「David Copperfield 大衛魔術」一樣偉大,能憑空而飛、變化有無?還是他是一位生命的導師?

                   Yifertw    2016/7/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