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249:佛以一音演說法

Heaven Chou
佛演一法音,個個眾生隨類解。這雖然沒有錯,但在這裡可能不太適用。
先不論後期的佛法,那些妙天、紫衣人、清海等等,他們也會說佛演一法音,個個眾生隨類解,我想就不能讓他們這樣用隨類解來為自己解套。
況且佛陀時代也有提婆達多、焰摩迦等弟子,雖然親聞佛陀法音,但他們隨類解的結果,也不一定是正確,有錯還是要指出來討論的。
============
蘇錦坤:
如果,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得其解,就不用同一內容說了三次。
《出曜經》卷23〈泥洹品 27〉:「昔佛世尊與四天王說法,二人解中國之語,二人不解。二人不解者與說曇密羅國(Tamil)語,宣暢四諦;雖說曇密羅國語,一人解、一人不解。所不解者,復與說彌梨車(Mleccha)語:摩屑姤屑一切毘利羅』。時,四天王皆達四諦,尋於坐上得柔順法忍。」(CBETA, T04, no. 212, p. 734, b5-10)。此一故事也同樣出現在《十誦律》、《鞞婆沙》、《發智論》裡。
《大方廣佛華嚴經》就說四天王一次就依靠「一音」而聽懂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60〈入法界品 34〉:「
 如來一音說,  八部人非人, 
梵釋四天王,  隨類音聲解。」(CBETA, T09, no. 278, p. 787, b4-6)
============
Heaven: 
所以四天王不見得都懂人類的語言啊? (大驚) 
那如果他們不懂漢語或台灣,豈不是講半天卻沒用嗎? 
============ 
蘇錦坤: 
Tamil 是南印度語,錫蘭的「Tamil 之虎」還在用「Tamil 語」。
這跟有些人求神問卜一樣。他所問的神從來沒答應過,他問、神就會回答,這只是自爽而已。 
============ 
Heaven: 
早期經文是佛陀要說三次, 後期經文是一次解決。
這也就是我提到的問題 (當然也是很多前輩提過的) , 早期的經文寫的和後來出現的經文不同, 那就要小心抉擇, 不能心懷善良的說都沒有錯啦.  
這就像在論語中提到孔子的故事, 和一貫道寫出來孔子的故事不同, 就要小心, 就算不能單純以年代來判斷, 至少也要請一貫道交待,總要有個合理的出處交待吧。 
============ 
周靖山: 
你們寫的故事是哪裡來的? 
哈!是指共同話題,還是天人還要分講中國話•英語•法語•阿拉伯語•希伯來文? 
============ 
Heaven: 
我是指語言。因為上面蘇老師提出一篇經文,談到佛陀用了三種語言,才讓四位天王明白。  
所以我在想,如果他們有共同語言,佛陀應該用那一種語言就好了啊。如果佛陀要說三次,意思是他們沒有共同語言嗎?如果沒有,他們平時無法同時溝通嗎?  
在《增壹阿含經》有個故事,目連尊者要去地獄找提婆達多,佛陀問他有沒有語言不通的問題?目連說他懂六十四音(應該是六十四種語言吧), 所以他可以去地獄, 用他們聽的懂的談,所以可見佛陀懂更多吧,如果四天王有共同語言,佛陀應該就會用了。  
《增壹阿含經》卷47〈放牛品 49〉:目連復白佛言:「我今所解六十四音,言語開通,我當以此音響,往語彼人。」(CBETA, T02, no. 125, p. 805, a1-3) 
============ 
周靖山: 
個有意思,釋迦文佛叔父兒提婆達多與目連是同一時代、同是在印度應該也彼此認識,理應使用同種語言,為何還須懂其他語言,才能溝通?我想地獄眾生應該有來自不同國家使用不同語言,那麼地獄獄卒是否也要學習精通不同國家使用不同語言,來管理地獄眾生?還是這些地獄眾生要被逼學習地獄使用的共同語言,來服從管理? 
對於「佛演一法音,個個眾生隨類解。」這一句,我的理解不是指使用不同語言眾生的隨類解。是指佛演說的同一法義,會因為修為的程度與根性的不同,理解會有所不同。 
============ 
蘇錦坤:
《悲華經》卷10〈入定三昧門品 6〉:「彼釋迦如來以一音聲,為諸種種異類說法,眾生各各隨類得解,非以異音為多人說。」(CBETA, T03, no. 157, p. 230, b21-23)。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8〈靜慮波羅蜜多品 9〉:「又聞如來為諸眾生各隨類音而為說法,令諸有情了真實相皆得解脫。」(CBETA, T08, no. 261, p. 902, b7-8)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60〈入法界品 34〉:
「如來一音說,  八部人非人,
 梵釋四天王,  隨類音聲解。」(CBETA, T09, no. 278, p. 787, b4-6)。
《維摩詰所說經》卷1〈佛國品 1〉: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  斯則神力不共法。」(CBETA, T14, no. 475, p. 538, a2-3)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9: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獨為我說種種義。』一音者謂梵音。若至那人(Chinaman)來在會坐,謂佛為說至那(Chinese)音義。如是礫迦(Sakya)、葉筏那(Yamana)、達刺陀末[甲*葉]婆(Dravidian)、佉沙(Kāṣa)、覩貨羅(Tocharian)、博喝羅等人來在會坐,各各謂佛獨為我說自國音義。聞已隨類各得領解。」(CBETA, T27, no. 1545, p. 410, a16-22)。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1〈使揵度 2〉:「一音者謂梵音。現種種義者,若會中有真丹人(Chinaman)者,謂佛以真丹語(Chinese)為我說法。如有釋迦人(Sakya)、夜摩那人(Yamana)、陀羅陀人(Dravidian)、摩羅娑人、佉沙人(Kāṣa)、兜佉羅人(Tocharian),如是等人在會中者,彼各各作是念:『佛以我等語,獨為我說法。』」(CBETA, T28, no. 1546, p. 306, c26-p. 307, a1)。
========
Linus Shao:
關於"...提出一篇經文,談到佛陀用了三種語言,才讓四位天王明白。...", 這是不可能的。
這類想法所反映的,正是世尊所說的 ,末法眾生的困境,也就是有止觀能力印證經義的佛子越來越少。所以只能以 人類的經驗能力來推斷和腦補,特別是經文傳抄翻譯的過程很容易產生這種錯誤。
世尊如何跟天眾溝通?和天眾溝通用的是"心",這種傳達不會有錯誤或誤傳,這也是為何佛世尊或大菩薩們,能同時對所有眾生說法的原因。但天眾無法了解的是世尊所說的內容,所以世尊需要用3種方式來反覆的講。
就如同大乘經典白紙黑字擺在那邊,後人還是一樣看不懂,原理是一樣的。你相信的就是白紙黑字,你不相信的就是傳抄翻譯的錯誤,這總要有個判斷的準則, 而不是用自己相信的為準吧?
============ 
Heaven: 
你相信的就是白紙黑字, 你不相信的就是傳抄翻譯的錯誤, 這總要有個判斷的準則, 而不是用自己相信的為準吧?
 ============ 
Linus Shao: 
彼此彼此...XD 
============ 
Heaven: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比喻,論語中提到孔子的故事,和一貫道寫出來孔子的故事不同,就要小心,就算不能單純以年代來判斷,也要有根據吧。論言是自以前整理出來,雖然不敢說一定百分百正確,但一貫道若要推翻論言,應該要有根據才合理。
同樣,既然佛與四天王的故事在律藏中就有記載,數百年之後才出現的資料要推翻律藏,總要有個出處與根據,否則就有違四大教法,有違依法依律的教導了。
============

7 則留言:

  1. 那故事只是反映:來聽佛陀說法的人,不只有本地人(中國之語),還有外地人(曇密羅國語),甚至野蠻人(彌梨車語)都會來聽。


    四大天王是各地的神明,在宣說故事者的心中,這些神明只會通當地的語言。所以那故事才這樣安排吧。彌梨車大概是西方(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又此西方有蔑戾車名曰目迦。),曇密羅是南方,說中國之語的就是東方、北方。


    至於華嚴經主張一音,可能只是繼承「大眾部」的論義而已。


    《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主張「佛以一音說一切法」;有部則認為「非佛一音能說一切法」。不過那段「一音說法」的經文,也有婆沙論所引用的「伽他」作為根據。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FF28C887324D6203D3058EA9A5925E54

    回覆刪除
  2. Dear Kevin,

    同樣是引《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9,為何你的解讀是「那故事只是反映:來聽佛陀說法的人,不只有本地人(中國之語),還有外地人(曇密羅國語),甚至野蠻人(彌梨車語)都會來聽。」?
    而我對《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此段敘述的解讀是:「佛以一音說法,各國皆聽成各自的語言,而認為佛獨為我說自國音義」?
     誰對此段文字敘述的解讀較合理呢?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9: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獨為我說種種義。』一音者謂梵音。若至那人(Chinaman)來在會坐,謂佛為說至那(Chinese)音義。如是礫迦(Sakya)、葉筏那(Yamana)、達刺陀末[甲*葉]婆(Dravidian)、佉沙(Kāṣa)、覩貨羅(Tocharian)、博喝羅等人來在會坐,各各謂佛獨為我說自國音義。聞已隨類各得領解。」(CBETA, T27, no. 1545, p. 410, a16-22)。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1〈使揵度 2〉:「一音者謂梵音。現種種義者,若會中有真丹人(Chinaman)者,謂佛以真丹語(Chinese)為我說法。如有釋迦人(Sakya)、夜摩那人(Yamana)、陀羅陀人(Dravidian)、摩羅娑人、佉沙人(Kāṣa)、兜佉羅人(Tocharian),如是等人在會中者,彼各各作是念:『佛以我等語,獨為我說法。』」(CBETA, T28, no. 1546, p. 306, c26-p. 307, a1)。

    回覆刪除

  3. 我預設這裡的衝突,是部派解釋的衝突,也是對經典地位理解的衝突。


    根據 http://www.hongshi.org.tw/writings.aspx?code=FF28C887324D6203D3058EA9A5925E54


    說一切有部主張「非佛一音能說一切法」,並引用律藏的記載當作證明;但婆沙論中又記載「伽他」的說法,而那「伽他」可以被解釋為「佛以一音說一切法」,同時這似乎也是大眾部主張的來源。


    所以律藏記載的那則故事,我是那樣解讀。認為那只是反映有很多人來聽佛陀說法,而佛陀能說多種語言。


    至於「伽他」的「佛以一音說法,各國皆聽成各自的語言」。說一切有部有一種主張,認為這只是讚頌的文句,不必當真。


    婆沙論:「問:若如此,如何通釋「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為世尊同其語,獨為我說種種義」?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諸讚佛頌,言多過實。如分別論者,讚說世尊心常在定,善安住念,及正知故;又讚說佛恆不睡眠,離諸蓋故。如彼讚佛,實不及言,前頌亦然,故不須釋。」


    不過從我的觀點來看,婆沙論也會給出一些很讚頌的解釋,例如「佛語輕利,速疾迴轉,雖種種語,而謂一時。佛用至那語已,無間復作礫迦國語……乃至復作博喝羅語。以速轉故,皆為一時。如旋火輪,非輪輪想。前頌依此,故亦無違」。

    回覆刪除
  4. From Russ Wang:
    的研究領域恰好也是一門嚴謹的考證學,一直以來所受的訓練裡,凡是無法證明為非的、便不會加以否定,正因為明白現存已知的證據只是全部拼圖中的極小一片,必須特別謹慎與尊重。佛法經典的考證想必也是如此。

    回覆刪除
  5. 「四大教法」(CBETA, T01, no. 1, p. 17, c1)的原則:
    除了本來傳誦的內容之外,就後起而外加的「經、律」---不管對方聲稱「聽佛、聽嫡傳弟子、聽長老聲聞」所得,必須審查其是否「依經」、「依律」、「依法」。
    這一原則並不是:「凡是無法證明為非的,便不會加以否定。」
    此一原則去佛未遠,長老比丘為親見過佛陀的弟子、此弟子的再傳弟子。對本有的、已在口誦傳承之內的內容十分清楚而無法混淆。
    但是,佛滅後三、四百年,一些新傳出的經典自稱也是「依經」、「依律」、「依法」,辯稱「常、樂、我、淨」也是佛說。這時已經無法憑「依經」、「依律」、「依法」爭辯,而應談「佛滅後已四百年」,你從何得知此一「經律」?這一文獻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哪些長老尊者所誦?其傳承世代是誰?出自何地?你怎麼發現這一文獻?
    於是有「得自龍宮」之說。

    回覆刪除
  6. From Russ Wang:

    您說的我都贊同,只不過,我深深地有這種感慨:舉例來說,面對「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對於自得於作學校勘的人而言,他們著重的自然是告訴讀者這部經在考證上非佛說;然而對於行於佛法的人而言,或以慈心故,寧願先說「是的,這句話符合佛所說的諸行無常」,以上兩者之間吾慎常自省。

    回覆刪除
  7. 印順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圓音一演,異類等解」,與《維摩經》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相同。
    圓音,即一音。
    一音,是說他的平等;圓音,是說他的圓滿。
    佛的圓滿音聲,稱性流出,眾生根行雖不等,但都能有所了解。這即是說,佛稱心而說法,眾生稱機而得益。
    佛的圓音,古人有二解:
    一、鳩摩羅什說:佛的一音即平等音,並無差別。
    佛的音聲,雖平等無差別,然因眾生的根行有大小利鈍,煩惱有輕重厚薄的不同,所以於眾生的心解中,現起不一樣的教相;但都能適合其宜而得正解。
    二、菩提流支說:佛的音聲,具足一切音聲;雖具足一切音聲,但音聲還是一味平等的。
    因佛的一音是圓滿而包含一切音聲的,所以眾生隨各自所需要的什麼,即聞到什麼,了解什麼。
    本《論》應用菩提流支的解說。
    這如花有紅、黃、藍、白色的不同,這些不同的顏色,真正說來,都是因太陽光照而顯出的。
    太陽,看來是白色的,而實含有一切采/彩色,不過混融而現為一色罷了。花草都有不同的受色素,經太陽的照射,這才成為紅黃等不同的顏色。
    這如佛的音聲,雖一味平等,然一音實具有一切音聲,如日光的具種種色。眾生隨根機不同,而所了解的也不同;即如花草因受色素的性能不同,而顯出各別的顏色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