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基斯坦的吉爾吉特地區出土的佛教文獻中,包含了梵文《長阿含經》,學者認為這是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經》。雖然出土的寫本殘缺不全,但是,著名的德國佛教文獻學者哈特曼 Jens-Uwe Hartmann 從此一抄本的攝頌斷言,此一梵文《長阿含經》有47 經,並且完全復原了 47 部經的經名。
《長阿含》的第一個 nipāta——Ṣaṭsūtrakanipāta“六經集”;第二個 nipāta——Yuganipāta “雙集”;第三個nipāta—— sīlaskandhanipāta“戒蘊集”。這一nipāta共有三個varga,分別包含十部、七部、六部經。這顯然與僧肇所見所聞的不同:「此《長阿含》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為一部」(CBETA, T01, no. 1, p. 1, a12-13)。
梵文《長阿含》、巴利《長部》、漢譯《長阿含》所呈現的經典數量、內容與次序不同,令人詫異。
真相只有一種,卻有兩個可能性:一是五百羅漢在第一結集之後,有人粗魯地更改其內容;二是所謂的「五百結集、第一結集」並未將篇章內容固定下來。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ed.) , (2014), Research on the Dīrgha-āgama(《中阿含經研究》), 法鼓文化,新北市,台灣。
劉震,(2010),《禪定與苦修---關於佛傳原初梵本的發現和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劉震,(2011),〈梵本《長阿含》概述〉,《西域研究》2011年第一輯,93-107頁,新疆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烏魯木齊市,中國。
梵文《長阿含》
|
巴利《長部》
|
漢譯《長阿含》
|
其他對應經典
|
1.
Daśottara 十上經
|
DN
34
|
DĀ 10
|
|
2.
Arthavistara法門經
|
無
|
無
|
[1]
|
3.
Saṅgīti 眾集經
|
DN
33
|
DĀ 9
|
|
4.
Catuṣpariṣat 四眾(弟子)經
|
無
|
無
|
|
5.
Mahāvadāna 大因緣經
|
DN
14 (Mahāpadāna)
|
DĀ 1
|
EĀ 48.4
|
6.
Mahāparivirvāṇa 大般涅槃經
|
DN
16, DN 17*
|
DĀ 2
|
|
7. Apannaka 無缺失經
|
無
|
無
|
MN
60 (?)
Apaṇṇaka
|
8.
Sarveka(?)
|
無
|
無
|
|
9.
Bhārgava
|
DN
24 Paṭika
|
DĀ 15
|
|
10.
Salya
|
無
|
無
|
MN
105
|
11.
Bhayabhairava 怖畏經
|
無
|
無
|
MN
4, EĀ 31.1
|
12.
Romaharṣana
|
無
|
無
|
MN
12
|
13.
Jinayabha
|
DN
18
|
DĀ 4
|
T9《人仙經》
|
14.
(Mahā)govinda 典尊經
|
DN
19
|
DĀ 3
|
|
15
Prāsādika自歡喜經
|
DN
28
|
DĀ 18
|
|
16.
Prasādanīya 自清淨經
|
DN
29
|
DĀ 17
|
|
17
Pañcatraya 五三經
|
無
|
無
|
MN
102
|
18.
Māyājāla
|
無
|
無
|
|
19.
Kāmaṭhika
|
無
|
無
|
MN
95
|
20.
Kāyabhāvanā
|
無
|
無
|
MN
36
|
21.
Bodha 菩提(王子)經
|
無
|
無
|
MN
85
|
22.
Śaṃkara(ka)
|
無
|
無
|
MN
100
|
23.
Āṭānāṭīya 阿吒曩胝經
|
DN
32
|
無
|
|
24.
Mahāsamāja 大會經
|
DN
20
|
DĀ 19
|
|
25.
Tṛdaṇḍin
|
無
|
無
|
|
26.
Piṅgalātreya
|
無
|
無
|
|
27.
Lo?auhitya I 露遮經
|
DN
12
|
DĀ 29
|
|
28.
Lo?auhitya II 露遮經
|
無
|
無
|
|
29.
Kaivartin 堅固經
|
DN
11
|
DĀ 24
|
|
30.
Maṇḍīsa I
|
DN
7
|
無
|
|
31.
Maṇḍīsa II
|
無
|
無
|
|
32.
Mahallin
|
DN
6
|
無
|
|
33.
Śroṇatāṇḍya 種德經
|
DN
4
|
DĀ 22
|
|
34.
Kūṭatāṇḍya 究羅檀頭經
|
DN
5
|
DĀ 23
|
|
35.
Ambāṣha阿摩晝經
|
DN
3
|
DĀ 20
|
|
36.
Pṛṣṭhapāla布吒婆樓經
|
DN
9
|
DĀ 28
|
|
37.
Kāraṇavādin
|
無
|
無
|
|
38.
Pudgala
|
無
|
無
|
MN
51
|
39.
Śruta
|
無
|
無
|
|
40.
Mahalla(ka)
|
無
|
無
|
|
41.
Anyatama
|
無
|
無
|
|
42.
Śuka
|
DN
10
|
無
|
|
43.
Jīvaka 耆婆經
|
無
|
無
|
MN
55
|
44.
Rājan
|
DN
2
|
DĀ 27
|
|
45.
Vāṣiṣṭha 三明經
|
DN
13
|
DĀ 26
|
|
46.
Kāśyapa
|
DN
8
|
DĀ 25
|
|
47.
Brahmajāla 梵網經
|
DN
1
|
DĀ 21
|
==========
以下引自:〈吉爾吉特的《長阿含》〉---劉震,中國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
------------
就東方學的學者(包括中亞和南亞的)或西域研究的學者而言,二十世紀上半葉無疑是一個學術史上舉足輕重的時期。因為那個時間段內,有數批以梵語為主的古代寫本在我國西部、在中亞和南亞諸國被陸續發現,而這些收獲,無論在數量還是在內容上,均可稱「史無前例」。
以上考古發現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敦煌、新疆、西藏寫本,也有我們所不太熟悉的吉爾吉特(Gilgit)和巴米揚(Bāmiyān)的寫本。
吉爾吉特地區在(隸屬巴基斯坦)迦濕彌羅北部,我國史載之「小勃律」即是。舉世聞名的寫本就出土自一個名叫瑙波的小鎮的佛教遺址內。1931年和1938年該處發現大量的寫於樺樹皮上的佛經,其斷代為公元六世紀到八世紀。這些佛經有小乘的三藏,也有大乘的經文,但目前學界根據其律藏屬於(根本)說一切有部,也將這裡的部派歸屬作如是的定位。至於寫本發現之處是一個佛塔還是一個圖書館,甚至是一個出家人的居所,目前尚未定論。此外,封存這批文獻的動機也不甚明了。
佛陀涅槃之後,出現了以「佛言」為名義的佛教典籍。後来,「佛言」分成了經、律、論「三藏」。在經藏的內部,又分成數個「部」或「阿含」、「阿笈摩」。其中「長篇的經文集」被稱為《長部》或者《長阿含》。
目前存世的共有三種「長篇經集」,兩全一殘。兩全者,為巴利文的《長部》——Dīghanikāya和Dīrghāgama的漢譯本——《長阿含經》。餘下的一種不完整的「長篇經集」就是發現自中亞和巴基斯坦吉爾吉特地區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寫本殘卷,其所用的語言為梵語。
德國學者哈特曼利用了發現自新疆的梵文殘卷,還原了中亞梵本《長阿含》的大致結構和內容。該《長阿含》共分三個部分:分別是 Sīlaskandhikā “戒蘊”、Ṣaṭsūtrakanipāta “六經集”和一個不知名的「品」或「集」。「六經集」是一個有意為之的佛經精選集,編纂此選本的目的,就是方便佛教徒迅速了解佛教教義和佛陀生平。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伴隨著阿富汗局勢的動盪,國際古玩市場上有一批寫本現身。其中一部經或經集的寫本篇幅最為巨大,即為梵本《長阿含》。學者普遍認為它應出土自吉爾吉特。根據其與(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的近緣關係,同理可定其部派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即與中亞本為不同地域和時期的同一部派。
該《長阿含》的第一個 nipāta——Ṣaṭsūtrakanipāta“六經集”;第二個 nipāta——Yuganipāta “雙集”;第三個nipāta—— sīlaskandhanipāta“戒蘊集”。這一nipāta共有三個varga,分別包含十部、七部、六部經。
(版主按語:德國學者哈特曼利用此梵文《長阿含經》內保存的「攝頌」,推論此梵文《長阿含經》含有 47部經。)
德國學者梅爾策對《長阿含》作的書寫研究意義重大,是印度學界首次對抄經人作詳細研究。
Yifertw大德,
回覆刪除“六經集”梵文應是 ṣaṭsūtrakanipāta。感謝您詳細列出經名,哈特曼大德的研究文獻可在哥廷根科學院網上查到,just google „Sanskrithandschriften aus den Turfan-Funden“,第一名即是。
Dear Guna,
回覆刪除Thanks, 已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