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阿含字典》(47):更樂

同一個動作造成的觸,小孩很快樂,貓似乎不快樂
查閱《佛光大辭典》與《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發現沒有「更樂」這一詞條,讓我覺得有點意外,這是「阿含領域」常見的術語呀!
《中阿含13經》:「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CBETA, T01, no. 26, p. 435, c23-25)
當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適當地和合,即生於母胎,而產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處,由此六入處而生「觸」(經中譯作「更樂」),由觸而生「受」(經中譯作「覺」)。
《中阿含86經》列「十二緣起」為:「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CBETA, T01, no. 26, p. 562, c24-27)。(此處經文的「受」,後代譯為「upādāna 取」)
《中阿含經》譯於西元398年,其實,早在西元180年左右,安世高就已經將「十二緣起」的「Phassa 觸」譯作「更樂」(或僅作「更」)。
識、六入處(六根)、外六入處(六塵)三事和合曰觸。古譯以六根經歷(更)六塵而心生樂著為「觸」,所以譯作「更樂」;其實,三事和合為觸,觸後而生苦、樂、不苦不樂受,都稱為「觸」,不一定需「心樂之」才稱為「觸」。
《陰持入經註》卷1:「了本曰『更樂』,眼更色、心樂之,謂之『更樂』矣。」(CBETA, T33, no. 1694, p. 13, c13-14)
,但是古代翻譯佛教術語尚未固定,「vedanāa 受」或譯為「痛」、「覺」、「受」;「upādāna 取」或譯為「受」;不能遇到一個字就認定原文是什麼,仍然需要依賴前後文來判定。
例如,《出曜經》卷3〈無常品 1〉:
「爾時世尊告羅云曰:『汝當思惟〈因緣雜誦〉,已誦訖,來至如來所。』
是時,羅云便誦〈因緣雜誦〉流利上口,至世尊所,白世尊曰:『唯然世尊!已誦〈因緣雜誦〉,有漏不得解脫。』
世尊告羅云:『汝諷誦〈五盛陰雜誦〉。』
爾時羅云即受教誡便誦〈五盛陰〉,復於餘時至世尊所,白世尊曰:『已誦〈五盛陰〉,以有漏心不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羅云曰:『汝當誦六更樂〈六更樂雜誦〉。』時羅云受佛教已,復誦〈六更樂〉,復餘時到世尊所,白世尊曰:『已誦〈六更樂〉,以有漏心不得解脫。』」(CBETA, T04, no. 212, p. 626, b29-c10)
從前後文可知,《雜阿含經》有所謂的〈五陰誦〉、〈雜因誦〉(CBETA, T02, no. 99, p. 108, c27)、〈六入處誦〉。
所以,這裡的〈六更樂雜誦〉應該是〈六入處雜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