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峇里島,談「峇」字


紀贇老師在最近一篇短文探討譯名統一的議題,文中提到「峇里島」,《集韻》記載「峇」字為「渴合切」,讀音為「溘  keˋ」。
這個議題要分三方面來談:
1. 「峇」字再漢語文獻所記載的音義為何?
紀老師說:「其實『峇』字在漢文中並非是特別的冷僻字。」
這可不一定,以我的識字程度來說,這個字算是十足的冷僻字,在我去峇里島之前沒見過這個字,去了之後也不知道「峇」字是什麼意思。
《說文》沒收「峇」字,最早登錄「峇」字的字書是顧野王(518-581)的《玉篇》:「口合切,山窟」。所以「峇」字是一個「入聲字」,標成「  keˋ」並不理想,應標作「kap」(依據「台羅標音系統」則標為「khap」)。「」字的反切也是「口合反」,讀音應該跟「蓋」一樣讀作「kap」(「台羅」標音「khap」)。
這個字可以說是和「巴」這個音毫無關係。
2. 在漢語資料最早見到將印尼「Bali Dwipa」稱作「峇里島」的漢語資料是什麼?約是哪一個年代?
以台語來說,台語稱「漉糊糜 loo7-koo5-ah-mue5 爛泥巴」為「lam3」,一般寫作「湳」,又寫作

,其實兩個字既不讀作「lam3」,字義也不是「爛泥巴」,「湳」字為西河地方的水名,後一字則為「地」。
此一例子只是說明,俗人書寫任意比會,不見得真有此字此意,不需刻舟求劍。

3. Bali 是南島族語,意為「風」,台灣苗栗,地名出於此地有原住民「猫裡社」,後來遇到鄭成功軍隊的征討,餘族逃到台北縣「八里」,不管是「峇里」、「猫裡」或是「八里」,其實只是「Bali」的音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