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林建德:以寫帶讀


以下引自林建德老師部落格《

心御風行 ── 獨白下的哲思手札


(http://mind-breath.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3.html)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以寫帶讀

2016. 5.31  Tues.
以寫帶讀
讀書和寫論文是我們的例行功課;讀書是吸收別人的觀點,而寫作是整理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觀點。但對一個學者而言,相較之下寫有時比讀更重要,讀其實是為了寫,為了刺激思考,讓自己想得更深,見解愈益成熟。

我常跟研究生說:研究生和大學生不同,在於研究生在生產線上,不只是吸收知識,而且還要生產知識、創造知識,任何新知的吸取,都是為了日後能有更多、更好的知識產值。

因此,不只是「以寫代讀」,以寫作代替讀書來確立自身觀點,而且還是「以寫帶讀」,即透過書寫來帶領閱讀,乃是為了寫論文再去閱讀相關書籍,意即在思想與書寫過程中,覺得有些不足,必須再去找資料(如英文的re-search(研究)一詞),使得論述得以周延、全面,故稱之為「以寫帶讀」。

據說哲學家維根斯坦不太喜歡讀別人的書,而喜歡自己想、自己寫書;可知,相對於讀別人的書,任由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發掘不同見解,反而更有樂趣。有些時候我發現自己也有這樣的傾向,喜歡自己想與寫,更甚於讀他人著述。

雖然理當學思並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但或許我該多著眼於自己的創作、創造,以自己的思與寫為主,再透過閱讀來深化自己的思與寫,我想這可能是適合我的研究方式。
=======
這是我2016年5月6日的貼文:

法友飛鴻 188:論文寫作的兩三事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05/188.html
因為閱讀經典,就隨手做筆記,斷斷續續地寫。因為題目形成了,必須閱讀更多資料才能寫完整;閱讀了更多資料,又產生催促力量去釐清一些事情。這就成為一個寫--讀循環。
論文投稿之後,最大的受益來自評稿老師的批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