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蝦米,蝦米?


這一則貼文「蝦米」,要介紹華語「蝦米」和台文「蝦米」。
華語「蝦米」,是一種作菜時像蔥絲、香菜之類的佐料,小時家裡廚房有這一樣食物,它是由小蝦曬乾而成。通常加在油飯、米糕、碗粿、炒高麗菜的上頭,有些人包粽子、春捲也會加這類東西(我家不這麼作)。從製作過程來看,這是一樣有問題的食材,蝦這種容易腐敗的食物,在過程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之下曬乾,長期儲存,總是不安心。希望現代的製作方法會嚴格管控。
此一華語「蝦米」,台語讀作「蝦 he- 米 bi2」或「蝦 he1 稗 pi1」,「米 bi2」和「稗 pi1」都是指顆粒小、體積不大。
========
台文「蝦米」(不是指台語「蝦米」),是一種「惡搞」的寫法。台語稱「什麼東西」為「啥物」,讀作「啥 siann2- 物 mi2」。
王維的〈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個「事」字應讀作「mi2」,也可寫成「物」;不然此詩就未押韻。
所以台語「啥物」是問「什麼事?」、「什麼物件?」
「物」也可以指稱人,「待人接物」不是「接待別人、接受禮物」,人、物都是「人」,「待人接物」是指「接待別人的禮儀或情況」。
近人將台語「啥物」寫作「蝦米」是「惡搞」、「嬉鬧式的文字遊戲」,不管音、義都不吻合。
由於台語「啥物」被普遍當作什麼,所以產生了「啥麼物件 siann2-mi2-mi7-kiann7」這種疊床架屋的累贅詞彙。
賴和的詩:「呆囝仔,不是物 」,反映了台語「物」字的用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