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學識字 15:窣、蟋蟀、窸窣、簌簌


最近又聽到有人將「窣堵坡」讀成「翠堵坡」,特別澄清一下此字的音義,「」應讀作「suk」,入聲。
《一切經音義》卷2:「窣堵波(上蘇骨反;下都古反。亦梵語『塔』也,古云『蘇偷婆』,古譯不正也。即碎身舍利塼塔也,古譯或曰『浮圖』也)。」(CBETA, T54, no. 2128, p. 321, b1)
古譯佛經或譯作「偷婆」,或譯作「窣堵波」,這是源頭文本的語言不同,無所謂「正」或「不正」,唐代翻經大德常認為天竺時無論古今、地不分南北都使用梵語,這種看法不符文獻事實。「塔」,巴利作「thūpa」,梵語作「sthūpa」,如果源頭文本是接近「thūpa」就會被譯作「偷婆」或「塔婆」,這是音譯,不足為奇。
《增壹阿含26.9經》:「轉輪聖王應起偷婆,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辟支佛應起偷婆,如來應起偷婆。」(CBETA, T02, no. 125, p. 642, a28-b1)
從《說文》,「窣」字為「蘇骨反 suk」這是一個入聲字,模擬「sthūpa」的「s」。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學處品1〉:「謂窣羅酒、迷麗耶酒、及末陀酒。」(CBETA, T26, no. 1537, p. 458, a2-3)
「窣羅酒」即是「surā 米酒、穀類釀成的酒」。這是用「窣」字模擬「surā 」的「su」。
古文有「窣窣」與「簌簌。細碎的摩擦聲音,為「窣窣」
宋.蘇東坡〈八峽詩〉:「墜崖鳴窣窣,垂蔓綠毿毿。」
《鶴林玉露》:「北山有竹,籜兮窣窣」。
近代文章,有人用「窸窸窣窣」來描寫風吹竹林的細碎聲音,也有用來描述脫衣、穿衣的微細聲音。

簌簌:眼淚、雪花、花瓣、樹葉紛紛落下的樣子。
關漢卿〈大德歌〉: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噪罷寒蛩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1卷-第12卷)》卷8:「斗簌(蘇走反,去塵也。正作『抖擻』也)。」(CBETA, K34, no. 1257, p. 916, a12-13)

蘇東坡有《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窣窣」與簌簌」常混用而沒差別,用來描寫雜細而斷斷續續的聲音。
台語稱「蟋蟀」為「si3-suk」,很可能是以細碎而斷斷續續的摩擦聲「窸窣」而得名,果真如此,第二字右邊偏旁「率」就應寫作「窣」,恐怕是積錯過久而無法改正了。

2 則留言:

  1. 其實在粵語中,【窣、蟀、率】是同音的:seot1,聲調是【 高入 / 陰入 聲】。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from some1 (知音难寻、言多必失) 2016-06-15 18:22:51

    回覆刪除
  2. 蟋蟀台語好像要讀sik-sut
    台日大辭典http://taigi.fhl.net/dict/search.php?DETAIL=1&LIMIT=id=51132&dbname=dic&graph=2
    廈門音新字典http://taigi.fhl.net/dick/search_can.php?DETAIL=1&LIMIT=id=18412&dbname=dic_can&graph=2
    教育部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cuankho.jsp?no=0276

    華語詞目 蟋蟀
    鹿港偏泉腔 杜猴 tǒo-kâu, 蟋蟀 sik-sut
    三峽偏泉腔 杜猴 tōo-kâu
    臺北偏泉腔 杜猴 tōo-kâu, 蟋蟀 sik-suì
    宜蘭偏漳腔 杜猴 tōo-kâu
    臺南混合腔 杜伯仔 tōo-peh-á, 蟋蟀 tik-sut, 蟋蟀仔 sih-sut-á
    高雄混合腔 杜伯仔 tōo-peh-á, 杜猴 tōo-kâu
    金門偏泉腔 杜猴 tōo-kâu, 蟋蟀 sik-sut
    馬公偏泉腔 杜猴 tōo-kâu, 烏龍 oo-liông, 赤蜣 tshiah-kiunn, 蟋蟀 sik-sut
    新竹偏泉腔 杜猴 tōo-kâu
    臺中偏漳腔 杜猴 tuā-kâu, 蟋蟀仔 sih-sut-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