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三談形聲字


親愛的朋友:

  來文所談有兩個面向:一是這個字台語怎麼讀;二是這個台語漢字怎麼寫。你的意見也牽涉到「如何從形聲字還原古漢語讀音的問題」。
  如同我以前所說,「形聲字」(嚴格來說是「『右文』相同的字」)並不完全是「形聲」。例如「欠、次、吹、飲、炊、歉」等字,有的「欠」是「形符」,有的「欠」是「聲符」,有的「欠」是「聲符」而「省聲」,有的「欠」是「部首」。又如「帛、錦、棉、綿」等字,「帛」並不是「聲符」。
  要認出所謂「形聲字」的「聲符」,需要「古文字學」的素養,並不是可以「生而知之」、「顯而易見」,這要累積《說文》、《甲骨文字》、《簡帛文字》、《金文》,甚至必須旁及「封泥文字」、「古印文」。
  有些字雖然「右文」相同,可能是來自兩個不同「字」的「隸定」或「楷定」,例如「怠、殆、紿、胎、苔、颱、邰、鮐、駘」與「怡、貽、飴、詒、治、耛、眙」顯然是兩組字都「隸定」、「楷定」成「台」,從「怠、怡」兩字特別可以看出其不同來。又如「油、秞、柚、釉、蚰、袖、岫」與「迪、笛、頔」的「右文」顯然來自兩個不同的「由」。
  以你所舉的「亥」為例,台語讀音為「hai7」,有「孩、骸、頦、駭」,但是也有「該、賅、垓、晐、畡、胲、侅、峐、姟、荄、絯、郂、豥、刻」等字,其「聲母」是「k, kh」而不是「h」。又有「核、劾、咳、刻」等字,其「韻母」不是「ai」。
  所以,要用所謂「形聲字」的類比來說「台語某個音」就是「某個漢字」並不容易,要用此一方法,一定要有「書證」輔助。
  在音韻學的範圍有「十六字箴言」:「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但是普遍的原則是,台語聲音的流轉,入聲的字不會流轉成「平、上、去」聲,反之亦然。因此,「核、刻」兩字是入聲字,「亥」不可能是聲符,此兩字恐怕是「會意字」,而非「形聲字」。

        Yifer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