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184:閱讀「台語」

 

雖然家中長輩一再警告,網路上江湖險惡,人心難測,總是千方勸阻我去會見網友、給網友電話、真實姓名或郵寄住址。但是,從 2007 年寫 blogspot 以來,已經結交了不少新朋友。有時報名參加某一活動,對方還說,聽到「台語與佛典」版主來臨,得見本人,十分興奮。
當然,這是客套話,不過版主在下敝人我,基本上十分歡迎版友跟我表達這一類近似「交心」的「客套話」。
此一部落格名為「台語與佛典」,想指出「藉助佛教譯詞追溯台語古音」,但是貼文截然分成兩截,二十名來訪版友之中,有十六位來閱讀「台語」,有三位來閱讀「佛教貼文」,只有一位是兩者兼讀。
2016年1月13日,校長辦年終尾牙,參加聚會的同學都報告了成果。同學曹永洋轉來一封陳存博士的來函。
曹永洋同學在 e-mail 上附註說:「梅廣教授(哈佛大學語言學博士)曾在台灣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中語系任教 40年,現已退休,台大仍有課。近著《上古漢語語法綱要》一鉅冊,2015年由三民書局出版。由此書可見其學養非泛泛之輩可望其項背......。
               曹永洋    附記  2016.1.12

請鍾漢清兄電傳給見過一面的 Yifertw 兄(聽他一口流利道地的台語實在令我這個八十老人慚愧),小學到中學間(1945-1960),我常在客廳用台語與日語談天說地,結果從小二開始,我竟被奴化到後來只用中文寫作,哀哉!
================
2016-01-14 9:18 GMT+08:00 :(修)〈台語漢字「付」與「負」白話音的探討〉*     陳存

台語白話有一動詞/hoo7/(本調)音同台語漢文[互]字(注音符號擬音[ㄏㄛ];國際音標(IPA)[hɔ]),例如說「我/hoo3/汝一果弓蕉」(「果」語音khue3),或是「我/hoo3/汝踏著」。兩個動詞有不同的意思,一個是「交付」或「支付」,另外一個是用在「負擔」「蒙受」等,負受的意思。兩個動詞的本字,第一句擬為「付」是自動的,但是後句「負」台語常用在被動的意思。因為混淆誤譯,小學生用台灣國語常譯作「給」。台語如果說「汝/hoo3/我拍」,譯成台灣國語說:「你給我打」,到底是「我打你」還是「你打我」?無法認清兩個完全反對的語意。首先來探討兩個同音而異義動詞的精確語意,及其合理的 /hɔ/ 漢字語源。有一點要強調的是:口語/hoo7/的動詞須有接受的對向,舉一個例:「汝付我」,或是「我負汝」;兩個「我」同是受格,或是被動的對向;「汝」是主動者。故兩個動詞雖然是同音,一個語意是「付給」,另外一個是「負受」

台灣國語或普通話用[厂]喉音或舌根音作聲母的台語漢字大概有下面數字:
互虎護胡鬍葫狐糊(糊塗)滸(水滸傳)戶滬(台北淡水亦稱「滬尾」) 等字。上面沒有一字適合台語動詞/hoo7/(連音變詞如上例為/hoo3/)的意思。

有學者(如許極燉教授)建議適用「互」字,筆者也曾認為合理,但是再慎重地深入研究,得知這字原本是象形「捲索」的小工具,字形看來頗像是兩手相握,其實不然,並沒有「交付」或「付給」的意思;「互」是形容動作的副詞如「互相」,而非用在主動詞。上列一行字提示音聲學上的一個對律,台灣國語韻母為注音[ㄨ]或是[u]在台語發音為[ㄛ]或[ɔ]。這些漢字在日語字音的韻母與台語近似外,聲母保持完整的舌根音ㄍㄎㄏ(g、k、h),如「互助」(gojo)「戶籍」(koseki)「胡麻」(goma)等等。
尚有不少台語用 [h]或[厂]為聲母或是首音的單字,普通話則用[f]或是[匸]音作聲母的字詞,電腦上漢字輸入常用字大概有三十字以上:

負付符咐附府腐俯佛拂赴副福富蝠幅服敷腹覆複復傅甫脯輔賦父斧膚浮伕伏俘埠婦浮孵等字。
除了上面已經言及,又將進一步詳細說明的「付」「負」兩字外,台語白話少用上示一系列文字當動詞,即普通話用唇齒音(單唇音 f 及吳語 v)作聲母的漢語。仔細分析下,這些字是中古時代為唇音,而現代的國語轉移為起音[f]或[ㄈ]聲母的字群,閩南系台語或是古漢語文讀音則全面呼作重唇音(即雙唇音)[b](ㄅ)或[p](ㄆ)或是現在用複輔音[pf](或如英語ph音),其中不少白話音則弱化為 IPA 喉音[h]聲母。殘留古音聲母者,用雙唇音呼作佛[put],富[pu3],浮[pu5],婦[pu7],腹[pak4], 埔[poo],脯[poo2](如「菜脯」),傅[poo3](姓)等,即所謂「古無輕唇音」。有學者說:「中古的唇音還有極少數的字在閩南語讀h-的,情形相當特殊,可能有不同的來源⋯舉例如:赴、發、分、風、肺、縫」(丁邦新《台灣語言源流》)。這些字外,事實上文讀音用送氣音[h]當聲母者很多。再如印尼話無唇齒音[f]或[ph],漢語 「米粉」/bi-phun/ 呼作 /bi-hon/。由此可見閩南話系統的台語本字在隋唐,或其後的中古年代,部分雙唇音訛化為喉音,來取代新起的語音 - 以唇齒音[f]、[ph]或[pf]作聲母的文書語。此外,這類用唇音為聲母(首音)的字,其韻母(尾音)的國台對律不如上述用舌根音作聲母者整齊。

上列有兩字適用於台語白話/hoo7/的意思者正是「付」與「負」,此兩字在韓語仍保持雙唇音為[bul](支付 /jibul/)及 [bu]負擔 /budam/)。普通話「ㄈㄨˋ」漢語文讀音[hu3],台語白話有何字文讀音韻母 /u/(如白話[有])變作 /oo/ (IPA [ɔ] 白話音[烏])?上述聲母為舌根音者完全符合這個對照,普通話「佛」音   /ㄈㄨˊ/  又音  /ㄈㄛˊ/ 等亦然。其他語言有何類似的傍證?越南漢語「交付」字音[giao phó],因不察「負」的越南漢字音,且例取德語的「淺灘」 Furt  英語變成 ford等。這些[付][負]發音從文讀音變成白話,即[hu]變成[hɔ],也許發音較為容易。事實上雙唇音的[付」古音[pi͡wo] 及「負」古音[bi͡wɔ] 兩字的尾音(韻母)比較近[o]音͡͡(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筆者年幼時曾聞市井俚語「無著piw尹!」,意思似乎是「不理他」或是「不負他」?
漢字三要素是形聲義,字形「付」是會意字;「亻」與「寸」合成一字表義。《說文解字》解釋道:「與也,從寸持物對人」,這完全是/hoo7/的意思。以上說明「付」的形與義,以及在漢字文化領域內的變音。在語法上,台語白話「付」/hoo7/[hɔ]只用在「及物動詞」,必須有「受格」,比如講「我付汝」,不說「我/hoo7/」,但是可以用文語「我/hu3/」(我付),受格不定或是省略。
「負」字《說文解字》「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負」字是形聲字,上形是人身彎腰的變形「𠂊」,下半「貝」表音,作依恃的意思,如「自負」。「負」的發音變化極大,南北朝時代到現在,有吳音用在上海話作唇齒音[v]聲母,韓國話或是日語吳音仍然用[b]雙唇音作起聲,附合上述的古音。又根據宋朝音韻字典《廣韻》標音[房久]切,有新出版字典附注[foù]音。此[foù]音靠近台語白話[hoo7],IPA[hɔ]。查現代字典,「負」字可組成複合詞到數十種詞彙,但是主要用作動詞,意義是:負擔、負責、遭受、負傷等,這字就適合作台語被動/hoo7/的意思。
關於近音「佛」(Buddha)一字的各種漢字發音,從漢語方言到越南、韓國、日本等,變化多端。故「付」「負」兩字的變成白話音/hoo7/,IPA[hɔ],即非異例又符合上述語音變化的論證。至於此動詞的訓用漢字,在台灣多數字典(包括教育部推薦的)擬定為「予」字,此字既難以語言學音聲變化之科學知識解釋外,漢語音韻學上,或是國台語聲母的對照也不易說明。「予」除了「給予」的動詞外可作第一人稱代名詞及聲符,如「預」「豫」「妤」等字。台語漢字音[u]予、預、雨、與、餘等字,其中「雨」字雖然同音,但是它的白話音為[hoo7]與文讀迥異,在音聲變化上尚待深入研究。有一個問題:「付」「負」的漢語動詞是在何時代變音做閩南語 /hoo7/ ?《切韻指掌圖》成書於宋代時已將重唇音及輕唇音分別。隋唐以前進入閩南的漢族移民或是百越原住民「負人同化」,日久月深缺乏文字的記錄外,口傳走音不分別「付」「負」兩動詞而混淆。另外台語要求對方「讓我⋯」作什麼的互動行為,也許可以用「互」字了,如說「互我來!」-  在團隊運動如球賽中說讓我來還打這一球。
———
*1. 台語標音棌用教育部建議的羅馬字標記,另外以國際音標注釋。
*2. 此篇為敬答故王育德教授的第三篇關於台語常用語詞的漢語字源。第一篇為[sui][水」,正字是「秀」字,如「秀端端」[sui-tang-tang],有陳冠學及吳坤明兩位提示正解,筆者用語言學的理論支持此說。第二篇為男女性別之查甫查某,筆者推論是百越殘語「仔甫」「仔姆」,「仔」字韻母複輔音簡化,又如同漢語複合詞「女子」反置成為「仔姆」。
*3. 「付」及「負」兩字福州話白話音均讀為[hou],近台語[hoo7]。
Sent from my iPad
===================
Dear Frank and Tsao,

     來文待我慢慢消化,我先跟你商量「sui2 美」與「hoo7 互」兩字。
 我對此兩字有不同的意見。
 西漢末年有一位大學問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採集不同地方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稱呼,編成書的人。他叫「楊雄」(歷史學者已經一致認為「揚雄」是錯字),這本書叫《方言》。《方言》這一本書的第一條是:
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

以台語來講「知道 tsai1-iann2 知也(知影)」,有「黨 toon2」,有「曉 hiau2」,有「哲 thie3 (徹)」,有「知 tsai1」,有「別 bat (入聲字)」。

回來說「美 sui」,《方言》有一條紀錄是:
娃、〈〉嫷、〈〉窕、〈〉豔,美也。吳楚衡淮之間曰娃,南楚之外曰嫷,〈〉宋衛晉鄭之間曰豔。

我認為,來函所稱的「秀 sui2」,應作「 sui2」,因為「秀」在文獻上沒有「sui2」的讀音,而「隋」是讀作「sui5」。《說文》紀錄「秀 sui2」是「息救切」,韻部是「宥部」,而「sui2」韻部是「微部、支部」,兩者讀音不同。


我認為台語的「hoo7」有兩個意思,一是「給」,如「我給你一枝筆 gua2-hoo7-li2-tsit-ki1-pit」,另一是「被」,柯 P 「被他母親罵 hoo7-in1-bu2-ah-ma7」。
這個字應該是「予」,有「給」和「被」的意思,「雨」讀作「hoo7」,所以「予」讀作「hoo7」也沒問題。

   Yifertw 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