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徐時儀:略論佛經音義的校勘

p77

徐時儀〈略論佛經音義的校勘——兼述王國維、邵瑞彭、周祖謨和蔣禮鴻所撰《玄應音義》校勘〉一文,於2010年發表於《吳越佛教》第五卷,及於2011年發表於《杭州師範大學學報》,因為用字偏僻,電子文檔不易顯示,頗難閱讀,版主轉述如下。

《佛經音義》之類的書籍,目的在解釋佛教文獻僻字或容易混淆的字,列其字義讀音,以便理解經文。但是,《佛經音義》之類的書所選取的字,異形怪狀,反生訛誤,甚至原書不誤、《音義》引文訛誤,真是越理越亂,不僅無益,反而生害。

但是,《佛經音義》常保存原字原音,為重要參考文獻。此類書籍的校勘也就相對顯得重要。徐時儀此文舉例如下:(數目字編號,為版主所加)

===============

1. 《大般涅槃經》卷23〈10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如因聲故,名為迦迦羅、究究羅、咀咀羅。」(CBETA, T12, no. 374, p. 503, b26-27)

《一切經音義》卷26:「究究羅(九求反,此鷄聲也;鳩鳩吒,此云鷄也)。
呾呾羅(多達反,雉聲也。已上三鳥並因聲得名也)。」(CBETA, T54, no. 2128, p. 476, c21-22)

《一切經音義(第1卷-第15卷)》卷2:「究究羅,居求反,此是鷄聲也;鳩鳩吒,此云鷄。
呾呾羅,都達反,此是雉聲也。或言䳺鶉,依梵音『帝栗反』。」(CBETA, C056, no. 1163, p. 844, a21-b1)

可以見到,雖然同是《一切經音義》,用來反切的字不同,在詞條「呾呾羅」,《中華大藏經》多了「或言䳺鶉,依梵音帝栗反」十字,「䳺鶉」應是「鵪鶉」。

〈論梵文 ṭḍ 的音譯〉,(1996),《季羨林文集》第四卷「中印文化關係」,12-53頁,江西出版社。

書中舉例,「ḍ」、「ṭ」在兩個母音之間,讀音與「ḷ」相同,有些抄本則寫作「l」。

如巴利「āveḷa 非時」,梵文作「āpīḍa」。新疆出土的古代梵文佛教戲劇裡,「dāima 石榴」被寫作「dāḷima」。

季羨林主張,「究究羅」是「犍陀羅語 kukkula」(或俗語 Prakrit),梵語應作 kukkuṭa, kurkuṭa,(巴利 kukkula),而譯作「鳩鳩吒」,由此可見 T374 《大般涅槃經》不是譯自梵文本。

==================

2.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卷2:「五百馬師自減半[5]廩以用供佛」(CBETA, T12, no. 345, p. 165, a13-14)[5]廩=稟【宋】【元】【宮】。

經文是「半廩」,釋文卻是「半粒」,

《一切經音義》卷17:「半粒(音立。《通俗文》:『穀曰粒,豆曰皂。』皂,音『逼急反』,經文作『廩』,非也)。」(CBETA, T54, no. 2128, p. 412, a16)

《一切經音義(第1卷-第15卷)》卷7:「半粒,音立。《通俗文》:『穀曰粒,豆曰皂。』皂音逼,經文作『廩』,非也。」(CBETA, C056, no. 1163, p. 933, c9-10)

==========================

3. 《別譯雜阿含31經》卷2:

「譬如白石山,  其色類脂膏,
 群鳥不別知,  飛來而[12]噏食。」

(CBETA, T02, no. 100, p. 383, b16-18)[12]噏=貪【元】【明】【聖】。

《一切經音義(第1卷-第15卷)》卷12:「[改-己+兼]食,口咸反。謂[改-己+兼],啄而食也。經文作『貪』、或作『龕』,皆非也。」(CBETA, C056, no. 1163, p. 991, b3-4)

《一切經音義》卷52:「鵮食(尸咸反。謂鵮者,啄而食也。經文有作『貪』、或誤作『龕』,皆非也)。」(CBETA, T54, no. 2128, p. 656, c6)

徐時儀引考《集韻˙咸韻》:「鵮,鳥啄物也。或作㪠。」

《廣韻》「鵮」字,作「苦咸切」,大徐本《說文》「謙」字,作「苦兼切」,兩字應同音,台語為「khiam1」。

《別譯雜阿含31經》此處正文似乎應作「飛來而食。」

============

4. 徐時儀指出,以下引文的「鞭」是「鞕」的訛字,「」是「堅」的訛字。

《一切經音義》卷55:「堅鞕(下,額幸反。《考聲》云:『鞕,猶堅也。』《文字典說》云:『堅牢也。從革,更聲。』經從石作『硬』,俗字)。」(CBETA, T54, no. 2128, p. 674, c5)

《一切經音義》卷62:「核鞕(上,衡革反。顧野王云:『果實中核也。』《說文》:『從木,亥聲。』下,頟更反。《考聲》云:『也。』《文字典說》:『鞭,牢也。從革,更聲。』或從石作『硬』,俗字也)。」(CBETA, T54, no. 2128, p. 718, a11-12)

《一切經音義》卷68:「堅鞕(額更反。《字書》:『硬,牢也。』《考聲》:『堅也。』《文字典說》:『從革,更聲。』或作䩕,硬也)。」(CBETA, T54, no. 2128, p. 752, a21)

在唐朝,「鞕」是正字,『硬』是俗字。

如今,俗字『硬』已扶正,「鞕」這個正字反而少人認識。

============

5. 《普曜經》卷5〈15 六年勤苦行品〉:「時菩薩,眾人怪之羨之所行,取其草木投著耳中,耳不痛痒,著之鼻中,鼻亦不[17],亦不棄去。」(CBETA, T03, no. 186, p. 511, a28-b1)[17]=衂【宋】,=啑【元】,=嚏【明】。

《一切經音義》卷28:「不嚏(丁計反。《蒼頡篇》云:『噴鼻也。』經文作『哂』,非也)。」

《一切經音義(第1卷-第15卷)》卷12:「不啑,丁計反。《蒼頡篇》云:『噴鼻也。』經文作『』,非也。」(CBETA, C056, no. 1163, p. 997, a7-8)

所以,《普曜經》的「」字,亦即「嚏」字,亦思為「打噴嚏」,古人稱為「噴鼻」。

徐時儀指出,下文「四」字應作「呬」,「欺」字應作「歕」。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13卷-第30卷)》卷25:「作(經意宜作『』、『齂』,二同。許器反。鼻息啑也。應和尚以『啑』字替之,啑音『帝』,亦鼻子)。」(CBETA, K35, no. 1257, p. 489, c5-6)

============

6. 徐時儀指出《大寶積經》經文作「肚不凸垂《一切經音義》卻作「肚不亞」解釋。徐時儀認為「亞是凸的訛字」。

版主認為,「亞」字有「垂」的字義,所以應作「亞垂」,而非「凸垂」。

《大寶積經》卷120:「體如淨金,筋肉堅密骨脈不露,臆如師子,肚不凸垂,其腰束細。」(CBETA, T11, no. 310, p. 683, c8-10)

《一切經音義》卷15:「肚不亞(上徒戶反腹也下鳥嫁反經作草書也不成字)。」(CBETA, T54, no. 2128, p. 403, a16)

《一切經音義》卷15:「肚不亞(上徒戶反腹也下鳥嫁反經作草書也不成字)。」(CBETA, T54, no. 2128, p. 403, a16)

=============

7. 徐時儀指出,周祖謨提到「睽,目不相聽」或作「目不相視」。

版主認為應作「目不相聽」,「聽」有「從」的意思,「目不相從」,意指「鬥雞眼」,所謂「目不同視」。

《一切經音義》卷42:「睽眼(苦反。《廣蒼》:『目少精也。』《說文》:『目不相聽也』)。」(CBETA, T54, no. 2128, p. 582, b9)

==========

8.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13卷-第30卷)》卷29:「䞋施,(上又覲反)。」(CBETA, K35, no. 1257, p. 668, a7)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13卷-第30卷)》卷24:「[身*親]施,(上又覲反)。」(CBETA, K35, no. 1257, p. 464, b4)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第13卷-第30卷)》卷18:「齠齓,(上徒聊反。下又覲反)。」(CBETA, K35, no. 1257, p. 218, a1)

這三個「又覲反」都應該作「叉覲反」,「叉覲」、「差覲」同音,而「叉」訛作「又」。

《一切經音義》卷20:「達[打-丁+親](差覲反」(CBETA, T54, no. 2128, p. 432, c1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