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法友飛鴻 162 --- 盛海峰:〈關於《別譯雜阿含經》〉

633

親愛的法友:

 無意中發現一篇貼文,是盛海峰的〈關於《別譯雜阿含經》〉,我想你應該對此篇貼文會有興趣,在此轉寄給你,原文網址為:

http://www.pamai.net/article/61481015889/;jsessionid=8EC5148185640689DBA6A0C2128AC771

關於《別譯雜阿含經》

作者:盛海峰  •  所属圈子:阿含與尼柯耶

《維基》對《別譯雜阿含經》的記載如下:

『《別譯雜阿含經》,漢譯佛教阿含部經典,為求那跋陀羅所譯《雜阿含經》的另一個翻譯版本,譯者失傳。
《別譯雜阿含經》原為二十卷,《大正新修大藏經》中有十六卷,該經文被視為雜阿含經中之撮要別譯。《俱舍論稽古》推論該卷為飲光部所傳殘本,或與化地部、法藏部相近。』

從近代 Rod Bucknell, Marcus Bingenheimer 與蘇錦坤的論文可知(論文列在文末,很有意思,Marcus Bingenheimer 與蘇錦坤住在台灣, Rod Bucknell 曾在台灣學習中文,現為法鼓佛學院的研究員,也經常來台灣),各版藏經收錄的二十卷本或十六卷本《別譯雜阿含經》次序紊亂,Rod Bucknell 已經建議一個「正確」的經文順序。

《維基》說「《別譯雜阿含經》,漢譯佛教阿含部經典,為求那跋陀羅所譯《雜阿含經》的另一個翻譯版本,譯者失傳。」這有一點「語病」,彷彿是說:「求那跋陀羅所譯《雜阿含經》與《別譯雜阿含經》來自同一個『文本』或『傳誦版本』」。實際上,許多學者一致的推定「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為翻譯自法顯帶回的梵本」,即使蘇錦坤對此提出質疑,大致上,「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譯自文本,而非譯自闇誦」應該是暫時的「定論」,而蘇錦坤提出「《別譯雜阿含經》譯自闇誦」的見解,雖然他本人宣稱,這只是暫時的假說,仍待更多的文證。但是,如果此點成立,則有很高的可能兩者來自不同的「版本」。

《維基》說「該經文被視為雜阿含經中之撮要別譯」,實際上,蘇錦坤指出:

「《開元釋教錄》有這樣的按語:
『《別譯雜阿含經》二十卷(二帙),失譯(經中子註有「秦言」字,雖不的知譯人姓名,必是三秦代譯,今附秦錄)。
右此部經與前經文雖先後不次,子細尋究,不出前經,此但撮要,故為「別部」。』

此段按語的意思為『雖然《別譯雜阿含經》與《雜阿含經》的經文次序不同,但是前者經文都在《雜阿含經》之中,《別譯雜阿含經》只是摘要,所以稱為「別部」』,這樣的印象是有相當的瑕疵,以《別譯雜阿含92經》而言,經文既提到婆私吒丈夫的名字,也有現存《雜阿含經》遺落的內容,怎能說《別譯雜阿含經》是從《雜阿含經》抄錄摘出呢? 」

又如:
《雜阿含1102經》:「斷除五捨五,增修於五根,超越五和合,比丘度流淵」,對應的《別譯雜阿含140經》為:「能斷於五蓋,棄捨於五欲,增上修五根,成就五分法,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別譯雜阿含140經》說得比《雜阿含1102經》多,怎能說前者是抄自後者呢?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只要進行「經典對照閱讀」就能找出此類現象。

《維基》說「《俱舍論稽古》推論該卷為飲光部所傳殘本,或與化地部、法藏部相近。」,實際上,Marcus 指出,這樣的推論缺乏文獻證據。據我了解, Rod Bucknell, Marcus Bingenheimer 與蘇錦坤均認為《別譯雜阿含經》與《雜阿含經》較接近,而與巴利《相應部尼柯耶》相差較大,也就是說,《別譯雜阿含經》是較接近「說一切有部」的。

此篇貼文無意指摘《維基》一些佛教詞條不盡可信,而是說:「未經過『逐經比對』,這樣子概括性的論述,對事情幫助不大。特別是,日本佛學大師水野弘元(1901-2004)對《別譯雜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與《增一阿含經》,特別多此類出自『印象』的論點。」

參考論文:
Bingenheimer, Marcus:
1. (2006),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a Āgama–Preliminary Findings and Translation of Fascicle 1 of the Bieyi za ahan jing 別譯雜阿含經 (T.100)’.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3(1): 21–60.
2. (2007), ‘Māra in the Chinese Saṃyuktāgama. With a Translation of the Māra Saṃyukta of the Bieyi za ahan jing 別譯雜阿含經 (T.100)’.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4(1): 46–74.
3. (2008a), ‘The Bhikṣuṇī Saṃyukta in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a Āgama’.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5(1): 5–26.
4. (2008b), ‘The Suttas on Sakka in Āgama and Nikāya Literature—with some Remarks on the Attribution of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a Āgama’.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5(2): 147–171.
5. (2009), ‘More Suttas on Sakka and why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a-āgama sh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Kāśyapīya School’,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6(2): 127–153.
6. (2011), ‘Studies in Āgama Literatur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āgama’ 《別譯雜阿含經之研究》,2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New Taipei City, Taiwan.
Bucknell, Roderick
7. (2007), ‘The Structure of the Sagātha-Vagga of the Saṃyutta-Nikāya’,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4(1): page 7-34.
8. (2008),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Other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ktāgama’,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vol. 21, p. 23-54,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New Taipei City, Taiwan.
9. (2011),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Saṃyuktāgama Traslations’,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vol. 24, p. 35-70,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Taipei, Taiwan.
蘇錦坤
10. (2007),〈寶唱《經律異相》所引之阿含經〉,《福嚴佛學研究》2期,91-160頁,新竹市,台灣。
11. (2008),〈《別譯雜阿含經》攝頌的特點〉,《正觀雜誌》45期,5-80頁,南投縣,台灣。
12. (2009),〈《雜阿含經》攝頌初探—兼談印順導師在《雜阿含經》攝頌研究的創見〉,《福嚴佛學研究》4期,89-139頁,新竹市,台灣。
13. (2010),〈《增壹阿含經》攝頌初探〉,《福嚴佛學研究》5期,59-114頁,新竹市,台灣。
14. (2011),〈漢譯佛典校勘舉例——兼論印順導師與佛典校勘〉,《福嚴佛學研究》3期,23-72頁,新竹市,台灣。

============================

親愛的法友:

這篇也是轉貼自「歸依法」 2011.11.9 的貼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409801/

盛海峰一網址似乎不太遵循轉貼時應有的標示。

Marcus Bingenheimer 目前人在美國任教;

Rod Bucknell 為澳洲大學退休教授,居住澳洲,仍然著作不懈。

 

        Yifertw 掃葉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