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台灣人和人爭辯,會說自己的主張是「農民曆」講的,後來成為「報紙上刊登的」,近代已經成為「這是維基百科 Wiki 的詞條內容」,這些都不算是完整、準確、可靠;其他領域我不知道,但是在「維基百科 Wiki 的佛教類詞條內容」,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版主已經評論過「台灣 Wiki」的《法句經》詞條:http://yifertw.blogspot.tw/2014/09/wiki_17.html)
我以「維基的《法句經》詞條」為例(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5%8F%A5%E7%B6%93):
==============
法句經(梵文:धर्मपद Dharmapada;巴利文:धम्मपद Dhammapada),又譯為曇鉢偈,為佛教典籍,漢譯為說一切有部大德法救所編輯。上座部的巴利法句由吳支謙譯出《法句經》, 另有《出曜經》。上座部的覺音尊者及佛教學者解釋法句是由佛陀在不同場合裡的開示, 而在其註釋中闡述了每一法句的緣起, 顯示佛陀時代的豐富生活內容。
名稱
版本
1. 巴利法句經 Dhammapada, Dhp, 全本
2. 犍陀羅語法句經 Gāndhārī Dhammapada, GDhp, 三分二保存下來
3. 優陀那品 Udāna-varga, Uv 接近全本
4. 佛教梵語法句經 SDhp, 有欠缺
起源
內容
=============
從「當中大部份跟道德有關」、「法句經里的詩偈蘊藏著永恆的智慧,能緩解壓力,為在壓力下生活的男女帶來安樂與平靜」,感覺此一詞條的編者是中國人,或者至少是有一部分引自中國譯者的翻譯,前一句應作「當中大部分與戒律有關」,後一句的「里」應作「裡」。英文雖是 Ethics 或 Ethical life,在此佛教文獻的翻譯,台灣譯者還是會譯作「戒律」或「戒律清淨的生活」。
「版本」一欄,「印度語的版本有四種」應作「現今存世的印度語系版本」,至少有巴利《法句經》、犍陀羅《法句經》、Patna《法句經》、梵文《法句經》,犍陀羅《法句經》現存有三種,都不全,梵文《法句經》也有多種,其中一個版本是 F. Bernhard 所精校的 Udānavarga 。詞條中的 3. 4. 並列的版本,其實都是梵文。這當中有「語言」、「文字」、「殘卷」、「現代精校本 critical edition」的區分,不能含糊敘述。
「又譯為曇鉢偈,為佛教典籍,漢譯為說一切有部大德法救所編輯。上座部的巴利法句由吳支謙譯出《法句經》, 另有《出曜經》。上座部的覺音尊者及佛教學者解釋法句是由佛陀在不同場合裡的開示,而在其註釋中闡述了每一法句的緣起,顯示佛陀時代的豐富生活內容。」這一段敘述得含糊不清,基本上編輯佛教偈頌的古代經典有兩類:一種是稱為「Dhammapada, 曇缽偈、法句經」,另一種則稱作「Udānavarga (優陀那品)」 ;這兩類篇章相似、偈頌雷同,應該當作同一編輯原則之下的經典。在此理解之下,說「漢譯為說一切有部大德法救所編輯」就頗有問題,與下一句「上座部的巴利法句由吳支謙譯出《法句經》」相互矛盾,因為支謙《法句經》如是「譯自巴利《法句經》」,這本漢譯就不是「說一切有部大德法救」所編輯出的。進一步剖析,支謙《法句經》的印度文本也不是「巴利《法句經》」。(這一整段突然引用了Ven. Balangoda Ananda Maitreya Maha Nayaka Thero在《真理的寶藏--法句經》的序,來描述《法句經》的內容,也令版主疑惑;為何不引呂澂、印順法師的論述?或者 Norman 的著作?)
「而在其註釋中闡述了每一法句的緣起,顯示佛陀時代的豐富生活內容」,此一註釋年代稍後,與「經」在文獻等級上有不小的差別。
「三國吳天竺沙門維祗難等漢譯本,共二卷十九章39品,包含了423首偈頌」,這一句是錯誤的描述。支謙《法句經》為兩卷,共 39 品,包含了 752 (或說 758)首偈頌,說支謙《法句經》有「十九章」,版主不知道這是指什麼。
=================
作一總結,此一詞條是不完整而且有訛誤,參考價值不高。
=======================
2015/5/24 上午8:37
回覆
的確,wiki 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你可以考慮去 wiki 當編審(或版主)。
Maha Wu上午11:27
回覆刪除看因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