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法友飛鴻 144:何歡歡:清辨《中觀心論》及其古注《思擇焰》研究

979
Victor Chen 提到...   
2015年5月18日 上午3:46

採訪人何歡歡(http://yifertw.blogspot.tw/2015/05/blog-post_0.html)是北京大學姚衛群的學生。

其實何歡歡其實也可以算是齋藤明的學生,因為她曾在東大待過幾年接受齋藤明的指導。

她的博士論文(已出版)對清辨的中觀心論及思擇炎的研究,是極少數華人學術界探討佛教中觀派對印度正統派哲學(數論、勝論、吠檀多)的理解及批判的專著。

我一直認為台灣的佛教學研究是華人地區最好的,但是培養過程中卻缺乏對印度其他宗教、哲學派別的理解,這些外道和佛教的發展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相互批判,但也相互影響,印度佛教的發展是無法跟它們割裂開來談的。

ex.佛教的因明是受正理派的刺激才開始發展;清辨放棄龍樹的歸謬法而採自立論證,也是因為龍樹的歸謬法無法與當時所有印度哲學界廣為接受的邏輯學和知識論有效地對話;而吠檀多派的喬荼波陀盛讚大乘,融合中觀跟唯識與奧義書而成幻象不二論,其再傳弟子商羯羅再將不二論發揚光大回過頭來挫敗佛教。

但迄今台灣仍然沒有對奧義書、正統派六派哲學、非正統的耆那教、順世論、生活派等專門的研究。

希望有朝一日台灣能有人願意投入這更加冷門的領域填補這ㄧ空白。

===============

中觀與唯識典籍的整理與研究是深化當前大乘佛教研究的基礎性工作。本次會議上發表的許多論文即是基於梵、藏、漢等不同文本的校勘,對中觀唯識典籍所作的文獻整理或思想探討。梵文中心何歡歡博士發表的《“瓶空”與“虛空”--試論清辯對吠檀多哲學的批判》一文,基於對清辯《中觀心論》的梵、藏對勘,以此論與喬荼波陀《聖教論》中出現的“瓶空喻”為切入點,還原以清辯為代表的佛教中觀自立派與吠檀多派的論辯細節,重現清辯用二諦思想對吠檀多派“不二一元論”的破斥。北京大學外語學院葉少勇博士發表的《新發現月稱造〈六十正理論釋〉梵文殘葉》,是他依據“原民族文化宮藏梵文寫本”膠片,整理研究梵文佛典的又一成果。因龍樹的《六十正理論頌》梵本不傳,僅存藏譯本。這一發現對校勘藏文譯本或有所裨益。梵文中心周貴華研究員近年出版的一系列唯識學著作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他在其《〈解深密經〉的三時判教》指出,《解深密經》是瑜伽行派的根本經典,其“三時判教”說是印度佛教判教思想展開的主要前提之一,更是瑜伽行派的判教准則。台灣法鼓佛學院釋惠敏法師發表的《梵本〈大乘庄嚴經論〉之研究百年簡史》,利用 Zotero書目管理系統,展示近百年來梵本《大乘庄嚴經論》研究的歷史,介紹相關的研究成果,並從時段、研究者、成果類型等多個維度,揭示出《大乘庄嚴經論》百年研究史的細節。除了學術史的回顧,本文更可作為利用電子信息平台推進學術研究的典範。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0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