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竹頭木屑話台語

P1160938 (2)

以下引自部落格《台語半桶師雜記》

http://hik-u-tw.blogspot.com/2009/10/ts.html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屑」台語的讀音是 siet4,這箸字書頂頭 (先結切)、古冊的用例計有。
話音箸「肉屑、鐵屑、鋸屑 (烌 hu1)、一屑 (屑) 仔、無骨無屑 ……」等,著講做 sut4。這個音可能會使推徦戰國時代、抑是兩漢著有啊;當然字書頂仔嘛有記載 (蘇骨切)。
有人講會使讀 sap4,比如「茶屑、幼屑屑、無沓 (tap4) 無屑」,字書頂頭無這囉音的記載,極加是摕宋人詩詞的押韻做佐證,我毋知影安呢敢算有夠充分。不過,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講「屑」是讀做 sap4,阿讀 sut4 煞變講是「替代字」,這著若有較離譜一屑仔 (tsit9 sut9 a9)。

http://yifertw.blogspot.tw/2009/10/blog-post_09.html

===================

酷日當空,室外氣溫高達三十八度,將手邊文章擱下,回讀赫宇這篇回文,意味無窮,頓覺清風徐來,足抵「燎沉香,消溽暑」。

《一切經音義》卷27:「清潔(堅屑反,亦清也。『屑』,音先結反)。」(CBETA, T54, no. 2128, p. 488, a18)

《一切經音義》卷36:「胡麻屑(仙節反,擣作末也)。」(CBETA, T54, no. 2128, p. 548, a11)

《續一切經音義》卷3:「金屑(...下,先結反。《切韻》:『盡也,清也,不安皃。』按:經意合作糏粖之糏)。」(CBETA, T54, no. 2129, p. 945, c10-11)

《續一切經音義》卷10:「瑣屑(...下,先結反。《切韻》云:『盡也。』又云:『末也。』)。」(CBETA, T54, no. 2129, p. 979, c3)

「屑」字是「入聲」。似乎未出現「sut4」的音。

故鄉說:「一點點」為「tsit-sut-ah」、「tsit-sut-sut-ah」。

幼時,家裡在灶中生火,必須用「草因 tshau2-in1」,「因」疑應作「引」字。

火生起之後,要放入大片木皮(我家鄰居是木匠,常常跟他們要木屑,細碎的叫「鋸屑膚 ki3-sut-hu1」),長條狀,用刨刀刮下的木皮就叫「柴皮 tsha5-phue1」。

台語稱五穀與豆類磨成細碎為「麩 hu1」,例如「米麩 bi2-hu1」,「土豆麩 thoo5-tau7-hu」。

台語稱「餡」為「ann7」,例如「紅豆餡」為「ang5-tau7-ann7」。

台語稱「食物曬成乾為 kuann1」,例如「肉乾」為「bak-kuann1」,「龍眼乾」為「leng1-genn2-kuann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