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巴利《法句經》38頌---法友飛鴻 107

5

Dear Yifertw,

梵文《法句經》31.28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的人、信心不堅定的人

我看: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 較合原意,因爲 cittasya 是屬格,屬格確實有“者”的意思。

“不了解正法”句沒有屬格,它是用來修飾“心無住息的人”用的。

prasādasya 也是屬格,所以“信心不堅定的人”也是對的。

日子過得鬆散,時常一整天一晃就過去,什麼也沒做。

不會吧?這十多年來碩果累累、又悠游于大師群中!別對自己太苛刻了!善待一切,包括自己。

SF

2014-03-15 6:44 GMT+08:00


Dear SF,

   謝謝你的解讀,這些解讀對我手上這一篇編寫中的論文〈《法集要頌經》的翻譯〉有很大的幫助。

基本上,我在想「重譯」巴利《法句經》或梵文《法句經》。(僅僅止於「想」而未付諸行動)

現有的漢譯的基本問題是,一首偈頌未明顯標出主詞及動詞,造成多種解讀。

在世間詩作,簡單的字能構建出多層意味,是一種意象繁複的美。

在《法句經》作此翻譯,則只是誤導初學。

梵文《法句經》31.28 作例子來說:

anavasthitacittasya saddharmam avijānataḥ |
pāriplavaprasādasya prajñā na paripūryate |31,28|

心不住止息 亦不知善法
迷於出世事 無有正知見

對應偈頌為巴利《法句經》38頌:

Anavaṭṭhitacittassa, saddhammaṃ avijānato;

Pariplavapasādassa, paññā na paripūrati.

從漢譯來看,主詞讀起來好像是「心」,指「如此的」心不能成就智慧。

《出曜經》 心無住息,亦不知法,迷於世事,無有正智。

《法集要頌經》 心不住止息,亦不知善法,迷於出世事,無有正知見。

但是,依照梵、巴偈頌,主詞應該是智慧,指「(如此的人的)智慧不成就」。

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lesson/pali/reading/gatha38.htm

The wisdom of a person, whose mind is unsteady, who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True Dharma and whose confidence is wavering will not become perfect.

我譯作: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的人、信心不堅定的人,他們無法成就圓滿的智慧。

較忠實一點,應該譯作:

心無住息的人、不了解正法的人、信心不堅定的人,他們的智慧無法圓滿地成就。

也就是說,不勉強拘束在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的格式裡,而以「詞能達意」為主。

而且漢譯的每一首詩頌,應該註明主詞與動詞。

============

在梵文《法句經》 1.13 頌可以看出《出曜經》的偈頌適合判定為對應偈頌,

而《法集要頌經》的偈頌不適合判定為對應偈頌。

這些「對應偈頌對照表」是進一步《法句經》研究的基石,我目前的部落格在此一偈頌未列對應偈頌,在你的說明之後,會增訂一些。

http://yifertwtw.blogspot.tw/2013/08/1-anityavarga-udanavarga.html

《出曜經》猶如張綜,以杼投織,漸盡其縷,人命如是。

《法集要頌經》如人彈琴瑟,具足眾妙音,絃斷無少聲,人命亦如是。

《中阿含160 經,阿蘭那經》

摩納磨!猶如機織,隨其行緯,近成近訖。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機織訖,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

基本上,我的生活是浸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裡頭,

日子過得鬆散,時常一整天一晃就過去,什麼也沒做。

就好像 Homeless people 將身上僅有的一百元拿去買冰淇淋一樣,揮霍生命在無意義的雜事上。

如果不是藉著跟你請教問題,塗抹一些東西,是很對不起這些剩餘的時光的。

Yifertw      Date: Fri, 14 Mar 2014 19:13:11 +08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