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初期漢譯佛經的佛典語言

pict 511

1. 蔣紹愚:

「研究佛經語言要充分考慮到漢譯佛典語言的特殊性:

這是一些特殊的人群,

依照特殊的方式,

運用特殊的資料,(佛經)

為了特殊的目的,

而創造的特殊的文體,

有一些特殊的用語習慣。」

汪維輝,(2010),《《百喻經》與《世說新語》詞彙比較研究》,《漢語史學報》第10輯,pp. 279-303,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2. 蘇錦坤:

現存漢語大藏經漢晉之間的「古譯經典」,或者譯文用字生僻,或者譯文用字並非生僻,只是詞義已經變遷而容易造成讀者誤解。這些「疑難詞」可以分為兩類詞彙,

一類是可以藉由近代學者對漢文典籍的訓詁研究,來追溯漢魏兩晉譯經的古義,也就是說,必須在漢語典籍中得到「確詁」,較難從梵語或巴利佛教文獻得到助益;

另一類則是詞意晦澀,無法從漢語典籍得到合理的詮釋,只能藉助跨語言文本的對勘,在其他語言文本上定位此一譯詞的可能用字,進而推敲其對應意涵與翻譯用語。

蘇錦坤,(2013),〈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福嚴佛學研究》8期,123-185頁,新竹市,台灣。

3. 溫宗堃、蘇錦坤:

潘重規提到他在1980年〈敦煌卷子俗寫文字與俗文字之研究〉的論文中指出,敦煌文字的俗寫習慣可歸納成「字形無定、偏旁無定、繁簡無定、行草無定、通假無定、標點無定」等等條例。[8] 此文雖然指出的是「敦煌寫卷」的現象,應該也是歷代輾轉抄寫的佛經寫本的共同現象,從唐朝玄應的《眾經音義》也可以發現不少類似的例子。

溫宗堃、蘇錦坤,(2011),〈《雜阿含經》字句斠勘〉,《正觀雜誌》57期,37-117頁,南投縣,台灣。

潘重規,(1979),〈敦煌寫本《眾經別錄》之發現〉,《敦煌學》第四輯,69-88頁,新亞研究所敦煌學會,香港。

4. 版主:

跨語言文本對照閱讀已經是初期漢譯佛典研究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5. 版主:

曾有一位外國學者2013年在台灣參加研討會的期間,私下跟我談起:「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研究初期漢譯佛典的學者,明明中文造詣非常好,卻不肯關注『漢譯佛典語言學』的進展」,這位外國學者在「初期漢譯佛典」的領域裡發表了十多篇論文,相當年輕,還是國外知名大學的終身教授

版主試舉兩例:

蘇錦坤,(2013),〈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福嚴佛學研究》8期,123-185頁,新竹市,台灣。

此篇文章的例句: 14.《賢愚經》:宜稱使停

《賢愚經》:「鷹報王曰:『王為施主,等視一切,我雖小鳥,理無偏枉,若欲以肉貿此鴿者,宜稱使停。』」[111]

「停」字除了有停止的意涵之外,在古文還有「均衡、平均」的意思。《漢書》卷21:「權與物均而生衡。」[112]指的是「秤錘或天平上的法碼與待秤的物品等重(或力矩相等),就會產生平衡」。顏師古注:「孟康曰:『謂錘與物鈞,所秤適停,則衡平也。』」[113]《賢愚經》:「宜稱使停」,就是這樣的用詞,意為「斤兩相當、重量相同」。

方一新也提到《百喻經》的例子:[114]

爾時愚人聞此語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當葬者,須更殺一子停擔兩頭乃可勝致。」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擔負之遠葬林野。[115]

引文「停擔兩頭」是指「擔子的兩頭重量均衡」,「乃可勝致」意為「才有辦法勝任將屍體擔到目的地」。

汪維輝,(2010),《《百喻經》與《世說新語》詞彙比較研究》,《漢語史學報》第10輯,pp. 279-303,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國。

書中292-293頁提到「停」有「正要、正當時」的用意:

《世說新語》:有人問謝安石、王坦之優劣於桓公,桓公欲言,中悔,曰:「卿喜傳人語,不能復語卿。」

「桓公欲言」意為「桓公欲言」。

《長阿含2經》卷3:「時,善見王欲試居士寶,即勑嚴船於水遊戲,告居士曰:『我須金寶,汝速與我。』居士報曰:『大王小待,須至岸上。』王尋逼言:『我須用,正今得來。』」(CBETA, T01, no. 1, p. 22, b23-26)
「我須用」意為「我須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