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安世高字典》,《阿含字典》(1)---正受

pict 646

在茶城會議中,再度面對《安世高字典》與《阿含字典》的議題。

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與蘇錦坤,不約而同地在 2012年發表論文,認定現存各版「大藏經」保留之「安世高所翻譯的經典」:

左冠明 Zacchetti, Stefano, (2010), "Defining An Shigao’s 安世高 Translation Corpus: The State of Art in Relevant Research",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3輯,249-270頁,科學出版社,北京市,中國。

蘇錦坤,(2012),〈《七處三觀經》結構與譯者---兼對 Paul Harrison 論文的回應〉,《正觀雜誌》62期,99-192頁,南投縣,台灣。

《出三藏記集》:35部

許理和(1991)

巨贊法師(1959)

左冠明(2010),(V*)代表於金剛寺新發現的抄本

附註

1. 安般守意經

   

V*

 

2. 陰持入經(T603)

V

V

V

 

3. 百六十品經

       

4. 大十二門經

   

V*

 

5. 小十二門經

   

V*

註一

6. 大道地經(T607)

V

V

V

 

7. 人本欲生經(T14)

V

V

V

 

8. 道意發行經

       

9. 阿毘曇五法經(T1557)

 

V

V

註二

10.七法經

       

11.五法經

       

12. 十報經(T13)

V

V

V

 

13. 普法義經(T98)

V

V

 

14. 義決律

       

15. 漏分布經(T57)

V

V

V

 

16. 四諦經(T32)

V

V

V

註三

17. 七處三觀經(T150A)

V

V

V

 

18. 九橫經(T150B)

 

V

   

19. 八正道經(T112)

V

V

 

20. 雜經四十四篇

 

   

21. 五十校計經

 

   

22. 大安般經(T602)

V

   

23. 思惟經

       

24. 十二因緣經

       

25. 五陰譬喻經(T105)

 

   

26. 轉法輪經(T109)

 

   

27. 流攝經(T31)

V

V

 

28. 是法非法經(T48)

V

V

 

29. 法受塵經(T792)

V

   

30. 十四意經

       

31.阿鋡口解十二因緣經(T1508)

V

 

V

 

32. 本相猗致經(T36)

V

V

 

33. 阿毘曇九十八結

       

34. 禪行法想經(T605)

V

   

35. 難提迦羅越經

       

A1. 積骨經

 

   

A2 雜阿含經(T101)

   

V

註四

會議中討論的《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卷1:「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CBETA, T16, no. 684, p. 778, c27)。

在表上所列的各位學者的任何一種主張,都未包含《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從文體來看,各家共許安世高譯《人本欲生經》與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兩者差異很大,不宜列為同一譯者

《人本欲生經》卷1: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類國,行拘類國法治處。是時,賢者阿難獨閑處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為分明易現便。」賢者阿難,夜已竟,起到佛。已到,為佛足下禮已,訖一處止。(CBETA, T01, no. 14, p. 241, c25-29)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卷1: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CBETA, T16, no. 684, p. 778, c28-p. 779, a1)

當時,《大正藏》判讀譯經作者時,輕率下筆,勢必造成後代許多困擾。

這些必須從《安世高字典》做起,上溯到「安世高翻譯詞彙」,進而到「安世高的定型句 pericope 翻譯」,才能澄清此一議題。

茶城會議也提到《阿含字典》,實際上,「阿含經典」的字詞釋義,無法從《望月信亨佛學辭典》、《漢語大辭典》、《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或《佛光大辭典》得到助益。

例如「正受」一詞,《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解釋作:

正受
(術語)梵語三昧Samaya,一譯正受。三為正,昧為受也。是禪定之異名。定心,離邪亂,謂之正,無念無想,納法在心,謂之受。如明鏡之無心現物也。大乘義章十三曰:「離於邪亂故說為正,納法稱受。」探玄記三曰:「納法在心名為正受。」觀經玄義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同序分義曰:「因前思想漸微,微
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與前境合,名為正受。」

正受三昧

(術語)三昧一譯正受。正受三昧者,梵漢雙舉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稱「三為正,昧為受」,《佛光大辭典》稱又定心而離邪亂稱為「正」,無念無想而納法在心稱為「受」」,並無梵語、巴利的根據,是一種「想當然爾」的杜撰、胡謅,不是學者所應做的解釋。

《佛光大辭典》釋文:

梵語 samāpatti,巴利語同。音譯作三摩鉢底、三摩拔提、三摩地。意譯等至、正定現前。遠離邪想而領受正所緣之境的狀態。亦即入定時,以定之力使身、心領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離邪亂稱為「正」,無念無想而納法在心稱為「受」,猶如明鏡之無心現物。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七下):「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或謂正受為三昧、三摩地(梵 samādhi)或禪定之異名。蓋正受新譯「等至」,據大毘婆沙論卷一六二載,等持、三摩地、等至三者有異,以等持僅通於有心定,等至則廣通有心、無心定。俱舍論卷二十八,以四禪、四無色定為等至。大乘義章卷十三,以滅盡定、無想定之無心定為等至。又慧遠之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及智顗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下等,就觀無量壽經中所說「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語有所論述,謂散善之三福業為思惟,定善之十六觀為正受。〔雜阿含經卷十七、舊華嚴經卷十一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菩薩地持經卷九、解脫道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七、雜阿毘曇心論卷七〕(參閱「三昧」580、「三摩鉢底」673、「定」3171)p1989 ,

漢譯パーリ語辭典》

samāpatti
:f. [BSk. 〃<samāpajjati] ① 定, 等至, 三摩鉢底, 正受, 入定. ② 定犯, 入罪. -kusala 等至善巧, 入定善巧. -citta 定心. -ñāṇa 等至智, 定智. -nānatta 定種々. -vuññhāna-kusala 出定善巧, 等至を出るに善巧.。

這些辭典,或者不能盡合阿含經文的經意,或者全引「大乘經論」作詮釋,有時可以說是全無干涉。

下列三處經文:

1.《雜阿含1082經》:時有異比丘亦復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畢,還精舍,洗足已,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是比丘入晝正受時,有惡不善覺起,依貪嗜心。

2.《雜阿含109經》:云何見色是我?得地一切入處正受,觀已」

3.《別譯雜阿含127經》:佛復告聚落主:「若有集於財寶,如法而聚,[3]而為殘害,以如法故,不造殘惡故,修自己身,正受其樂」。

第三例「正受其樂」,詞彙不是「正受」,而是「正『受其樂』」,第二例「地一切入處正受」,詞彙「正受」可作「禪定」解釋。

但是,第一例「入晝正受」,詞彙「正受」不是「禪定」,顯而易見地,「入定」不應「起惡不善覺」,

從巴利對應經文是「 divāvihāra 」,菩提比丘譯為「for the day’s abiding」,「住於日間修行」。

所以,專用於「阿含、尼柯耶」範圍的《阿含字典》,仍有待編輯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