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法句經》:生死非常苦

4

近日點讀《法句經》,繼續閱讀

《法句經》卷2〈28 道行品〉:「[6]生、死非常苦,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行道一切除;」(CBETA, T04, no. 210, p. 569, a24-25)
[6]下二頌巴利文無。

佛光山出版的「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89」(1997年出版),由中國武漢大學教授吳根友釋譯的,《法句經》,在 179頁的解釋為:

「生死(之苦)乃是因為不能永恆而導致的痛苦,能夠觀察到此種苦(相)便是智慧的人;

要想遠離一切塵世苦難,力行正道一切苦難均會解除。」

吳教授的釋譯提到「生死是無常、是苦」,不能說是「錯」,只能說翻譯時「郢書燕說」、「無中生有」,不夠精確。

實際上此一偈頌的對應偈頌是

《出曜經》卷13〈13 道品〉:「一切眾行苦,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CBETA, T04, no. 212, p. 682, b29-c1)

《法集要頌經》卷2〈12 正道品〉:「一切諸行苦,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CBETA, T04, no. 213, p. 783, a28-29)

在巴利《法句經》對應偈頌則是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 yadā paññā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ā.

當人以智慧而見到諸行是苦時,他就能於苦厭離,這就是清淨之道。(278)

所以《法句經》第一句「生死無常苦」的「生死」,其實是「saṅkhārā 行」的古譯,在安世高翻譯的《七處三觀經》(T150A)就是將五蘊的「行」譯作「生死」。

《七處三觀經》卷1:「色如本諦知,亦知色習,亦知色盡,亦知色滅度行;亦知色味,亦知色苦,亦知色出要,亦至誠知。如是痛癢、思想、生死、識如本諦知」(CBETA, T02, no. 150A, p. 875, b13-16)


《七處三觀經》這一段經文的新譯是:

《雜阿含42經》卷2:「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10, a9-12)

「五蘊」此一名相的古譯,「受」是譯作「痛癢」,「想」是譯作「思想」,「行」是譯作「生死」。

因此,《大正藏》頁底註的標註者,沒能認出對應偈頌來,現行 CBETA 標成「生、死非常苦」也是不合適,應該作「生死非常苦」

在佛法的傳播上,「郢書燕說」初時似無大礙,但日久生出流弊,有時也會讓人嘆嗟。

==========================================

GuoBing 11:29 PM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如果要逐字對應,《法句經》大概只對應了「苦」一字,有沒有可能所據的底本不同而有了這樣的翻譯?

==================================================

Dear GuoBing,

是的,很有可能兩者的偈頌是彼此不同的。這是對照閱讀的第一定律:「兩個對應版本的差異處,很有可能是雙方根據的版本不同,而不是有一方背誦出錯、翻譯失誤、抄寫訛誤」。

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叫黃英俊,有一天有人說他也認識一個黃英俊,我認識的黃英俊45歲,高中和我同學,有個小他一歲的妹妹讀台中東海大學,黃英俊高高瘦瘦的,他妹妹曾參加高中合唱團,這人說他的太太就是黃英俊的這個妹妹,我所說的幾個狀況,她兄妹都符合,這樣子很有可能我們說的是同一位黃英俊,即使如此,還是有可能是另一個黃英俊。於是,我再加幾個描述,黃英俊是小兒麻痺,左腳不良於行,他大學讀的是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不管我附加的條件符合或不符,情況仍然沒有改變,我們有可能說的是同一位黃英俊,也有可能不是。

這跟 DNA 比對一樣, DNA 相似度這麼高非常有可能是直系親屬,但也有可能是雙胞胎兄弟,而不是直系血親。

所以,在 T210, T212, T213 的偈頌比對之下,很有可能兩者是同一偈頌的不同翻譯,只是漢譯《法句經》譯得不貼切、不精準,但是也有可能是出自類似但不同的偈頌,沒有誰像、誰不像的問題,沒有誰忠實保持原貌、誰『背誦出錯、翻譯失誤、抄寫訛誤』的問題。

Yifertw   2012年12月18日上午12:31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5232190/

2012.12.18 方廣錩先生轉貼

====================

 

2 則留言:

  1. GuoBing 11:29 PM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ti如果要逐字對應,《法句經》大概只對應了「苦」一字,有沒有可能所據的底本不同而有了這樣的翻譯?

    回覆刪除
  2. Dear GuoBing,

    是的,很有可能兩者的偈頌是彼此不同的。這是對照閱讀的第一定律:「兩個對應版本的差異處,很有可能是雙方根據的版本不同,而不是有一方背誦出錯、翻譯失誤、抄寫訛誤」。

    我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叫黃英俊,有一天有人說他也認識一個黃英俊,我認識的黃英俊45歲,高中和我同學,有個小他一歲的妹妹讀台中東海大學,黃英俊高高瘦瘦的,他妹妹曾參加高中合唱團,這人說他的太太就是黃英俊的這個妹妹,我所說的幾個狀況,她兄妹都符合,這樣子很有可能我們說的是同一位黃英俊,即使如此,還是有可能是另一個黃英俊。於是,我再加幾個描述,黃英俊是小兒麻痺,左腳不良於行,他大學讀的是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不管我附加的條件符合或不符,情況仍然沒有改變,我們有可能說的是同一位黃英俊,也有可能不是。

    這跟 DNA 比對一樣, DNA 相似度這麼高非常有可能是直系親屬,但也有可能是雙胞胎兄弟,而不是直系血親。

    所以,在 T210, T212, T213 的偈頌比對之下,很有可能兩者是同一偈頌的不同翻譯,只是漢譯《法句經》譯得不貼切、不精準,但是也有可能是出自類似但不同的偈頌,沒有誰像、誰不像的問題,沒有誰忠實保持原貌、誰『背誦出錯、翻譯失誤、抄寫訛誤』的問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