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修正】:七漏斷、十六疑、十八愛行、六見

23

《雜阿含讀書會》、陳炳坤師兄與林淑敏師姊問起了《雜阿含139經》卷7:「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CBETA, T02, no. 99, p. 43, a9-10),此「六見處」在《中阿含10經》、《中部2經》、《增一阿含40.6經》以及安世高翻譯的《一切流攝守因經》(CBETA, T01, no. 31, p. 813, a8)都有討論,在此還是以《中阿含10經》為主作解說。因為我手頭有三篇文稿正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沒辦法作太詳細的解說,現在只草草說明「七漏斷、十六疑、十八愛行與六見」。

《中阿含10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非不知、非不見也。』」(CBETA, T01, no. 26, p. 431, c15-16)(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jānato passato āsavāna khayaṃ.)。

這是佛法的重點,導師以親知親見而說法教導弟子,引導弟子藉修「戒、定、慧」而親知親見。不是「信我者得永生」、不是「有求必應」,這和其他宗教所宣說的重點不相同。

接下來經文列舉「七漏斷」:

《中阿含10經》 《中部2經》 《增一阿含40.6經》
1. 見斷 dassana 1. 見斷 seeing 1. 見
2. 護斷 Saṃvara 2. 調攝斷 restraining (5.恭敬)經文缺,後補回
3. 離斷 Parivajjana 4. 用斷 using 4. 親近
4. 用斷 Paṭisevanā 5. 忍斷 enduring 3. 遠離
5. 忍斷 Adhivāsana 3. 離斷 avoiding 6. 娛樂
6. 除斷 Vinodana 6. 除斷 abandoning 2. 威儀
7. 思惟斷 Bhāvana 7. 修斷 developing 7. 思惟

其次由「十六疑」而生「六見」。

《雜阿含139經》此段在敘述「對於『過去世、此世、當來世』的「十六疑」,不是「十八愛行」:「若見有我、有世間、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復有見非此世我、非此世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CBETA, T02, no. 99, p. 43, a4-9)。

可以看出,此處《增一阿含40.6經》比《雜阿含139經》來得準確一點,《雜阿含139經》顯得有一點「脫鉤」:

《增一阿含40.6經》:「彼人作如是思惟:『云何有過去久遠?我今當有過去久遠?』或復思惟:『無過去久遠?云何當有過去久遠?為誰有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16]遠?我今當有將來久遠?』或復言:『無將來久遠。云何當有將來久遠?為誰有將來久遠?云何有[17]此眾生久遠?此眾生久遠為從何來?從此命終當生何處?』」

《中阿含10經》:「不正思惟故,便作是念:『我有過去世,我無過去世,我何因過去世,我云何過去世耶?我有未來世,我無未來世,我何因未來世,我云何未來世耶?自疑己身何謂是,云何是耶?今此眾生從何所來,當至何所?本何因有,當何因有?』」

楊郁文教授於《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書中,[南、北傳『十八愛行』的法說及義說],p.120,建議作此排列:

1. 我有

2. 我無

3. 我欲

4. 我爾

5. 我異

6. 我當

7. 我不當

8. 我當欲

9. 我當爾

10. 我當異

11. 或我

12. 或欲我

13. 或爾我

14. 或異我

15. 或然

16. 或欲然

17. 或爾然

18. 或異然

 

「十八愛行」的意義為:

1. 我有,‘asa asmi’ iti hoti,有「我為常、不敗壞」的形成。

2. 我無,’sat asmi’ iti hoti,有「我非常、敗壞(斷滅)」的形成。

3. 我欲,‘itthaṃ asmi’ iti hoti,此時(現在世)有「我是、我有」的形成。

4. 我爾,‘evaṃ asmi’ iti hoti,有「我是如此」的形成。

5. 我異,‘aññathā asmi’ iti hoti,有「我與此『我是、我有』不同」的形成。

6. 我當,‘siyaṃ’ iti hoti,有「『當來我』可能是」的形成。

7. 我不當,‘na siyaṃ’ iti hoti,有「不會有『當來我』出現」的形成。(此為楊郁文依據《相應部24.4經》所註)。

8. 我當欲,‘itthaṃ siyaṃ’ iti hoti,有「當來我」的形成。

9. 我當爾,‘evaṃ siyaṃ’ iti hoti,有「我將如此」的形成。

10. 我當異,‘aññathā siyaṃ’ iti hoti,有「當來我與此『我是、我有』不同」的形成。

11. 或我,‘api ahaṃ siyaṃ’ iti hoti,有「或許有『我是、我有』」的形成。

12. 或欲我,‘api ahaṃ itthaṃ siyaṃ’ iti hoti,有「或許有『當來我』」的形成。

13. 或爾我,‘api ahaṃ evaṃ siyaṃ’ iti hoti,有「或許有『我將如此』」的形成。

14. 或異我,‘api ahaṃ aññathā siyaṃ’ iti hoti,有「或許當來我與此『我是、我有』不同」的形成。

15. 或然,‘bhavissaṃ’ iti hoti,有「或許『我當成為』」的形成。

16. 或欲然,‘itthaṃ bhavissaṃ’ iti hoti,有「或許有『成為當來我』」的形成。

17. 或爾然,‘evaṃ bhavissaṃ’ iti hoti,有「或許有『我將成為如此』」的形成。

18. 或異然,‘aññathā bhavissaṃ’ iti hoti,有「或許我當成為與此『我是、我有』不同」的形成。

此「十八愛行」應理解成,各項前面均有「以有我故,有」(‘asmi’ iti sati, …hoti),相當於「此有故彼有」的形式:‘imasmiṃ sati, idaṃ hoti’

《雜阿含139經》此段在敘述「對於『過去世、此世、當來世』的「十六疑」,由此「十六疑」生起「六見」,此處經文與「十八愛行」無直接關聯。

 

《中阿含10經》

《中部2經》

《增一阿含40.6經》

1. 生真有神

1. 我中有真我 atthi me attā

1. 有我見

2. 生真無神

2. 我中無真我 natthi me attā

2. 無有我見

3. 生神見神

3. 我自己認知真我 attanāva attānaṃ sañjānāmi

3. 有我見無我見(應為「我自觀身知『有我』」)

4. 生神見非神

4. 我自己認知無真我 attanāva anattānaṃ sañjānāmi

4. 自觀身復興此見「於己而不見己」

5. 生非神見神

5. 非我自己認知真我 anattanāva attānaṃ sañjānāmi

5. 自觀身復興此見,於無我而不見無我(應為「自觀身於無我而見我」

6. 生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

6. 這個,在此在彼,說、受與經驗善惡業的我,此「我」是常、恆、久、不變易、永久長存。

6.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後世,常存於世而不朽敗,亦不變易,復不移動。

 

可以看出《雜阿含139經》與《增一阿含40.6經》都有經文散落、遺漏、脫鉤的現象,而《中阿含10經》的部分經文又翻譯得過於晦澀難讀,這就是為何要藉助「對照閱讀」的緣故,因為如果純粹就著《雜阿含139經》經文「硬讀」,不只很難讀懂經義,還可能會造成誤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