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法友,
上次交談時,提到漢譯攝頌與巴利攝頌相關的議題,首先探討:為什麼要翻譯攝頌呢?
從「翻譯」這一方面來看,攝頌或在經名之前,或在經文之後,如果是「背誦文本」,則順理成章地翻譯所頌出的詞句;如果是「書寫文本」,則文已記載於卷上,尊重佛典的崇敬心理之下,沒有理由忽略不譯。
從「不翻譯」這一方面來看,攝頌的基本功能在「見文憶本」、協助記憶,除非想要漢地傳承也背誦、而不是讀誦經文,否則翻譯攝頌就毫無意義,此其一。攝頌的詞句代表何事,意義為何,即使隱約理解字義,也頗難翻譯,難解難譯就乾脆不譯,此其二。翻譯可能是出自「書寫文本」或「背誦文本」,不管是那一種,追根溯源,仍是出自背誦,背誦如有忘失,最可能忘失的是沒有確切意涵的攝頌,如果攝頌不全,可能乾脆不譯,此其三。
討論漢譯攝頌與經文之間的差異,推測其翻譯所依據的原則有四:
1. 依據文本忠實翻譯,專有名詞以意譯為主
2. 依據文本忠實翻譯,專有名詞以音譯為主
3. 以原始文本為範本,但是刪節譯詞以達到整齊句式的「偈頌」形式
4. 完全不依據原有攝頌,自行編訂攝頌。
基本上,完全自行編訂攝頌,以利背誦攝頌的意義不大,除非翻譯者想讓讀者背誦經文,否則這樣的「翻譯(編訂)」並不具攝頌功能。
但是,以前三項來論,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除了編者未能注意此中的差異之外,可能原因有四:
1. 攝頌的譯者與經文的譯者不同,又彼此缺乏聯繫,
2. 原來的文本,兩者已經不同
3. 譯者不在意翻譯義例,聽任其不同
4. 攝頌為另外翻譯,被附增在此
當時,交換了幾個探討的方向:
A. 攝頌與經文的差異,是漢譯獨有的現象,還是兩者均有的現象?
B. 如果是兩者均有的現象,漢譯攝頌所呈現的與漢譯經文的差異,那些是出自翻譯,那些是出自原來文本?
C. 是否有可能因為經文與攝頌分開背誦,而造成兩者的不同?
D. 是否有可能因為經文與攝頌分由不同團隊翻譯,而造成兩者的不同?
E. 翻譯攝頌時,是否曾有依據攝頌合誦翻譯經文的打算(即使依現存文獻來看,並未有僧團定期集合闇誦經文的紀錄)?
當時,你提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譯稿說」:「先譯出攝頌,作為依次闇誦的根據,此一『粗譯』的攝頌原本譯後即予拋棄,卻意外存留下來」,事後檢討,此一「譯稿說」帶出的問題比它所能解決的問題還多,所以,不需再堅持此一「假說」。
就A. 而言,這是兩者均有的現象。由於攝頌的用詞與經文用詞不同,而且顯然不是為了符合詩韻(metre)而作的更動,因此,范瑞祺(Richard Salomon)主張(37頁24-26行):”These examples indicate that the uddāna must have undergone a process of textual transmission that was at least partly independent from that of the sūtra itself, a phenomenon also attested in Sanskrit (Gnoli 1977:xxvi) and Pali (Oldenerg and Pischel 1966:xiv-xv) uddānas. 以上所舉這些例子顯示,至少有一部分攝頌在文本傳承的過程中與經文分離而獨自傳誦,這樣的現象也在梵文(Gnoli 1977:xxvi) 與巴利(Oldenberg and Pischel 1966:xiv-xv)攝頌中證實了。”就C. 而言,「攝頌與經文分開背誦」意外地得到認同。
Salomon, Richard, (2000), A Gāndhārī Version of the Rhinoceros Sūtra, British Library Kharoṣṭhī Fragments 5B,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USA and London, UK.
就D. 而言,《別譯雜阿含》〈比丘尼相應〉的第二組攝頌雖然未提供確切的解答,但是,其意涵頗為耐人尋味。
當年一談,匆匆又已過了五年,轉眼間又要各奔東西,只不過,當年三人同車,共析疑義,也是人間奇絕!
掃葉人
在印度就有越總頌的問題了。
回覆刪除在阿毗達達磨中,各家論師除了論述自己的觀點以外,還要引契經,為自己的論點證明。
但是有時你所引的契經我部所不誦,另外有時雖然有部有誦,但是是越總頌。
顯示第一結集後,契經還在結集,有的是共同的結集,有的是各別的結集。各別的結集,就有人不認同。共同的結集中,有的是插了隊,並沒有編入總頌(攝頌)中。
在印度的情況就已經這麼複雜,在經過翻凙的過程,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事。總之我對各位在漢譯文獻中,這麼用心用力的努力挖掘,是蠻佩服的,我是很早就放棄這樣的工作。
不過後代的論中(婆沙論,順正理論,瑜伽論和大智度論等大論),倒是引用大量的契經(阿含經),第一這些論文翻譯的品質很好,第二對於經文的內容,有深度和精彩的討論。如果能對照回去,對於古譯的經文之瞭解,應該大有助益。針對於婆沙的契經和佛說,我做了一點爬梳,二百卷中挖出了七十九卷,晒在網上,歡迎來參考。
婆沙挖完,準備繼續挖順正理論和瑜伽論和大智度論。
照過來,照過來,從經文比對,對回印度論師對經文的解讀,可能比做攝頌研究有意思。
廣老,能否將網址貼出,並且舉一實際例子。例如說,點入網址: ccc.xxxx.vvv 其中那一段文字即是對應《雜阿含xxx經》。這類工作我在《瑜伽師地論》找到不少《雜阿含經》〈八眾誦〉(相應部〈有偈品〉)的對應資料,與在《大智度論》找到不少漢譯《義足經》(精確地說,應該是《小部˙經集》〈彼岸道品〉與〈義品〉)的對應資料。
回覆刪除但是,《婆沙》與《俱舍》我則不曾用功。大抵,後期翻譯的譯書提供一個難得的文獻版本,但是早期的漢譯佛典,不管是在教義、部派歷史、佛教翻譯史、漢傳佛教史都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
我說的早期,是指漢、魏譯經,我說晚期,是指隋唐譯經。
如果以基督教在漢地傳教為例的話,早期相當於唐朝記錄的景教教義,晚期相當於明末利馬竇翻譯的教義,萬萬不可以「後後」來指正「前前」。
版主贅語:
回覆刪除版主人正「漂泊東北風塵際,支離西南天地間」,國外上網不便,所以此封〈法友飛鴻〉貼文還差最後一段尚未寫完。
感謝廣老留言,但是此封飛鴻描述的法友另有其人,請讀者不要將廣老對號入座。
各封飛鴻的法友,在不致造對方困擾的情況下,本版會陸續標出法友的原貌。
阿坤學長,
回覆刪除我略舉一二,
1)比較詳細的是雜阿含的上座名經:
(四六四)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
園。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
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
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
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上座答言。。。。。
婆沙的卷二十九幾乎就是逐字逐句的解釋。
卷二十九
謂契經說。具壽阿難往詣尊者名上座所。(147.3)
~~~~論文中有對上座名經之詳細而精彩之註解,更有更深入之探討。
2)雜阿含轉法輪經(379經)
。。。
地神舉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
波羅[木*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
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所未曾轉。
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以義饒
益。利安天人。增益諸天眾。。。。
婆沙中雖然沒有詳錄經文,但是有詳細解說:
卷第四十一
如契經說。佛轉法輪憍陳那等苾芻見法。
地神藥叉舉聲遍告。世尊今在婆羅痆斯仙
人鹿苑。三轉法輪具十二相。乃至廣說。(210.1)
3)長阿含卷十六有大梵天王和不知名比丘之問答
彼比丘詣梵王所問
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大梵王
告比丘言。我梵天王無能勝者。統千世界。
富貴尊豪。最得自在。能造萬物。眾生父母。
時。彼比丘告梵王(0102016)曰。我不問此事。自問
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長者子。彼梵王猶
報比丘言。我是大梵天王。無能勝者。乃至
造作萬物。眾生父母。比丘又復告言。我不
問此。我自問四大何由永滅。長者子。彼梵
天王如是至三。不能報彼比丘四大何由
永滅。時。大梵王即執比丘右手。將詣屏處。
語言。比丘。今諸梵(0102017)王皆謂我為智慧第一。
無不知見。是故我不得報汝言。不知不
102.3
見此四大何由永滅。又語比丘。汝為大愚。
乃捨如來於諸天中推問此事。汝當於世
尊所問如此事。如佛所說。善受持之。
婆沙中有類似之故事謂比丘是馬勝尊者
卷五十一中:
謂契經說。大梵天
王不了尊者馬勝所問恐梵眾知。方便引
出軟言愧謝。彼說梵王由覆纏故引出眾
外方申不了。為遮彼意顯示覆纏唯欲
界有。然大梵王為慢諂誑覆蔽心故(0271003)便作是語。
我的爬梳晒在新開的『大婆毘沙論讀書心得』,
已經爬到七十九卷了。但是還沒有做和阿含對照的工作。
順正理論引用的更多,幾乎一個論點就引了五個十個契經的很常見,順正理論包含了很多研究阿含的寶貴資料。
另外瑜伽的聲聞地中,也有很多契經,應該都是有部的雜阿含,又是玄奘很滿意的翻譯。
大智論的文章美,故事又精彩,但是它的引文出處就比較廣一點。
廣老新開的『大婆毘沙論讀書心得』網址
回覆刪除http://mahavibhasa.blogspot.com/
早期的漢譯佛典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個人的見解是直接進攻,有相當高的難度,所以倚賴論文中的譯文和討論來幫忙,解讀古譯的經文。
回覆刪除再引一段婆沙的論文,論師們(譬喻師)直接就說你所引契經皆非佛說。
(婆沙八十二卷--大正27,425c-426a)
佛說有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云何為四。
謂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窣堵波處。
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
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
僧伽藍處。為佛弟子起僧伽藍。是名第二
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佛
弟子眾既破壞已還令和合。是名第三補特
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修四
梵住。是名第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譬喻者
說。如是契經非皆佛說。此中前三亦非一
切皆生梵福。彼所得果不相似故。謂若有
人在佛生處。得菩提處。轉法輪處。般涅槃
處。起大制多眾寶嚴飾。復有餘人。更於諸
處。聚砂石等作小制多。彼二生福豈得相
似。又若有人。為佛弟子造僧伽藍高廣嚴
飾。如(0425003)誓多林竹林(0425004)大林闇林寺等。復有餘
人。為佛弟子隨宜造立小僧伽藍。彼二生
426.1
福豈得相似。又若有人。令彼天授所破僧
眾還得和合。復有餘人。能善和息憍餉彌
等僧鬪諍事。彼二生福豈得相似。故知彼經
非皆佛說。亦非一切皆生梵福。四梵住經
是佛所說。此四梵住皆是梵福。阿毘達磨諸
論師言。如是契經皆佛所說。此中四種皆生
梵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