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安世高與佛經漢譯

457
版主按語:不管是彭建華先生的此一貼文,或者是那體慧《初期漢譯佛典導論:從東漢到三國的經典》專書(Nattier, Jan, (2008),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Texts from the Eastern Han 東漢 and Three Kingdoms 三國 Periods, Bibliotheca Philologica et Philosophica Buddhica X,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 Japan),還是許理和的〈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
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蔣紹愚、吳娟譯,(1987),〈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語言學論叢》第14輯。(英文發表於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12卷第3期)。朱慶之(編),(2009),《佛教漢語研究》,75-112頁,商務印書館,北京,中國。
,都列出他們認為「可信的」安世高「譯經書單」,但是都未實際逐經作比較研究,版主認為這一書單可以做得更細膩一點,甚至把去留貶抑的譯經說明得更清楚一點。
例如,說安世高「都沒有表現出任何受大乘佛教影響的痕跡」,就完全忽略了《道地經》(T607)與《轉法輪經》(T109)的經文特性。其他還有幾部經有待進一步探索 。
等待手頭這兩篇文章告個段落,就回頭來趕此篇論文吧?
本文最後附上許理和的「安世高譯經書單」。
===========================
以下引自新浪網《彭建華 PLUIE 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9a61b0100aqzr.html

安世高與佛經漢譯 (2008-08-13 14:52:02)  

安世高無疑是第一個最重要的漢譯佛經的譯者,但安世高翻譯了多少佛經,一直未能明確可知。東晉釋道安《綜理眾經目錄》,列舉所見安世高譯本,共有三十四部、四十卷,然今安錄已佚。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依據道安《綜理眾經目錄》而增訂,稱安世高先後所出經,凡四十五部,卻對《安錄》中的七部譯經注為今闕。梁慧皎《高僧傳》之本傳(安清傳)中稱安世高先後所出經論,凡三十九部。此後經錄、僧傳別有說法,較多附會,實不可據据。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之〈安世高〉寫道:「在西方的文獻中,安世高從來沒能與那位安息王子對上號。馬伯樂已經指出這種嘗試的無用;在阿薩塞德斯族統治下的安息國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一個眾多小國的聯合體,安世高也許是這些小封建領主中某個統治家族的成員。」「那些和多少譯典能被可靠地歸於安世高及其合作者,仍然是個未被解決的問題。後來的經錄歸於他的譯典數目從約30種到176種不等。在最早的可靠材料,道安 374年的經錄中,包括了34種,但其中4部是否可以歸為安世高還無法確定。在剩下30部中有19部被保留了下來,但這裡只有4部可以根據早期的題記或序跋可靠地歸屬於這位中國佛教的先驅。無論這4部還是其他15部,也許可以歸於他及其學派的譯典,都沒有表現出任何受大乘佛教影響的痕跡。」
關於安世高的譯籍數量,說法不一,《高僧傳》卷一載為35部,《歷代三寶記》載為176部,《開元釋教錄》載為95部。《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五卷的《安世高》一文,認為安世高的譯籍「歷經散佚,現存22部26卷[13]。」據呂澂著的《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具體說明如下:
1、《五十校計經》二卷,或云《明度五十校計經》,勘出《雜阿含經》卷十。
2、《五陰譬喻經》一卷,勘出《雜阿含經》卷十(開,即《開元釋教錄》,下同),亦稱《五陰喻經》。
3、《七處三觀經》二卷,勘出《雜阿含》卷二(開),元嘉元年(151)出,原與《雜經四十四篇》及《積骨經》等合本,今別行。
4、《轉法輪經》一卷,或云《法輪轉經》。
5、《積骨經》一卷,原在大本《七處三觀經》中,今別行,勘出《雜阿含》卷34(開)。
6、《八正道經》一卷,勘出《雜阿含經》卷28。
7、《一切流攝守因經》一卷,亦稱《一切攝流攝守經》,勘出《中阿含》卷二(開),今勘同《漏盡經》。
8、《四諦經》一卷,勘出《中阿含》卷七(開),今勘同《分別聖諦經》。
9、《本相猗致經》一卷,勘出《中阿含》卷十(開),今勘同《本際經》。
10、《是法非法經》一卷,勘出《中阿含》卷21,今勘同《真人經》
11、《人本欲生經》一卷,今勘出《中阿含》卷24《大因經》。
12、《漏分布經》一卷,勘出《中阿含》卷27(開),今勘同《達梵行經》。
13、《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
14、《雜阿含四十四篇》二卷。
15、《善法義經》一卷。(應為《普法義經》)
16、《法受塵經》一卷。
17、《大安般守意經》一卷。
18、《禪行法想經》一卷。
19、《九橫經》一卷。
20、《阿毗曇五法經》一卷。
21、《陰持入經》一卷。
22、《道地經》二卷。(應為「一卷」)
==========================
1.《長阿含十報法經》二卷。T13。
2.《人本欲生經》一卷。T14。
3.《一切流攝守因經》一卷。T31。
4. 《四諦經》一卷。T32。
5. 《本相猗致經》一卷。T36。
6. 《是法非法經》一卷。T48。
7. 《漏分布經》一卷。T57。
8. 《普法義經》一卷。T98。
9. 《八正道經》一卷。T112。
10.《七處三觀經》二卷。T150A。
11.《大安般守意經》一卷。T602。
12.《陰持入經》一卷。T603。
13.《禪行法想經》一卷。T605。
14.《道地經》一卷。T607。
15.《法受塵經》一卷。T7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