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讀詩會 20:思念羅葉

P1120852
在慈心華德福的圖書館看到慈心的孩子們與同事對詩人羅葉的深深思念。我不認識羅葉,甚至到達華德福慈心之前,我沒讀過他的作品,也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141
這樣的不捨與纏綿的思念讓我感動。
P1120856
羅葉曾經在這裡和小朋友講故事。
P1120845
〈在國小圖書館〉

早安,陽光!早安,芬多精
每天我準時喚醒圖書館,如掀開封面
讓晨風輕輕朗讀整座隱形的山林
照例是穿越書櫃間,聽見作者與精靈們
無聲的問候;我微笑、招手
細細撢除落塵如親吻一位位老友

那時學童們正逐戲於校園:松鼠
水鹿、野兔或獼猴……;隔著窗玻璃
我彷彿看見雉雞、黑熊、山豬群
活躍在福爾摩沙失落久遠的地平線
悠悠有雷鳴?催他們回返棲地
原來那是上課鐘響──粉筆板擦們
靜下心來,課本練習簿也認真就位
起立、敬禮,遠近交織成班級的旋律……

蟲唧中,總有一杯清茶與我對坐
旁聽窗外的花影;有餘韻裊裊的草香
在割草機陣陣吟詠中寫入風裡
叢寂中,我也經常修剪起學童作文
斟酌著枝幹的構思、花葉的修辭
偶爾起身檢視各角落,如一巡山員
深入繁茂與傾圮,踏查這館藏的林相
悠然瞥見了(而遲遲沒人察覺):
那行行列列並非櫥櫃,是山巒綿延
居間有肥美的谷地等候著耕讀
那架上結實纍纍的不是書籍,是穗粒
冊葉中有光合作用秘密在進行……

轟轟然如奔洪出谷、群獸過境?
才知這已是課間休憩——學童的聲浪
迅速漫漶過走廊操場而支流悄悄
注入圖書館,匯為一片沖積扇
如飛禽翩翩降臨、動物齊聚水源區
閱覽室裡不同年級的身影:有蜂蝶採蜜
牛羊咀嚼草地;也有長頸鹿與象鼻
高高舉起,捲食書櫃上層的嫩綠
心思幽邃的是雲豹,御風神遊的是蒼鷹
他們在一種微妙的平衡裡比鄰而居
探索未知的邊際,專注且驚喜

恰似一顆顆星球努力成形,預言著
美麗的生態系……。經常我如此錯覺
臆想那安徒生或達文西將為此雀躍
而諸神無語,李白、莎翁、就連孫悟空
也凝肅屏息,靜看著借閱與歸還
來來去去。然後放學的鐘聲
帶走他們,留下一片凌亂讓我整理:
金銀島、水濂洞、茶花女、仲夏夜之夢
……夢裡的星空有字句閃爍

明天,精神飽滿的太陽會出門上學
學童們會再走進我點名完畢的圖書館
翻開全新的一頁,如揮動翅膀……

〈羅葉「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得獎感言〉
感謝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開創了華德福教育;感謝張純淑女士以其身家性命在台灣推動華德福教育;感謝宜蘭縣政府讓「慈心華德福」中小學日漸茁壯;感謝這所學校全體親師生的付出;也感謝小朋友們的作文與錯別字,陪我重新思索字音、字形、字義及文法意象,在學童們的課堂上,我確實學到許多。當然,家人、朋友及醫師護士們的關照,也是我銘記在心的。
-----------------------------------------------------
以下引自《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5/today-art2.htm
詩人遽逝 文壇追思羅葉

追思會現場展示羅葉生前照片。(記者潘少棠翻攝)
283
詩人吳晟對羅葉的寫實主義詩作相當肯定。(記者潘少棠攝)
記者陳思嫻/台北報導
4月3日是詩人羅葉(1965-2010)的生日,親朋好友特別選在這天,舉辦「懷念.羅葉」追思會,以詩歌和音樂為不幸於今年1月過世的羅葉舉辦45歲生日「party」,並期望將來能設立羅葉文學獎,讓更多年輕創作者認識羅葉這位作家。
與會者包括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詩人吳晟、李敏勇、評論家南方朔、《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羅葉就讀建中和台大時期的好友吳介民、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創辦人張純淑等人。
李瑞騰表示,「羅葉是個真正的獨立作家,很少參與文壇的活動,但他直接筆觸社會,他的作品是內在和外在世界交互作用的結果。」李瑞騰並承諾將與文學館同仁商討如何整理羅葉未結集的遺作。
與羅葉情同父子的吳晟,充滿不捨,再度肯定羅葉寫實主義技巧精湛的詩作。羅葉個性耿直,特別關注不公不義的事件,近年來尤其對時局感到不滿,作家師瓊瑜提到,她一直百思不解已成為作家、出版過12本詩集、小說、散文的羅葉,為何要投稿各地方縣市的文學獎,後來發現,羅葉是以投獎方式書寫現實題材詩作,逐一「攻佔」「郝市長」和「周縣長」等執政的縣市,表達他的想法。
坐在角落默默拭淚的羅葉母親透露,羅葉國小就開始投稿,但幾乎都被退稿,她告訴羅葉:「沒關係,繼續寫就對了。」每每羅葉出書或得文學獎,總會與她分享:「我沒讀什麼書,看不懂啦,但是還是會把他的書翻過一遍。」看著會場坐滿羅葉的好友,羅媽媽說:「這孩子很孝順也很安靜,我沒想到他的朋友居然那麼多。」
-------------------------------------
〈檳榔妹妹〉---羅葉

妹妹啊妹妹!豔陽下我看見你
亭亭玉立成一株裸露的檳榔
正對著車水馬龍揮手送笑;
在街頭、路口、人行道,
在交通流量豐滿盈盪的好望角,
你挺胸、擺臀、甩髮如情慾解放的
銅像,教所有過客們減速瞻仰。

大家不懂你販售台灣口香糖
卻又在人肉伸展台上展示服裝:
褻衣、乳罩、丁字褲,各式各樣
私密的剪裁強迫曝光的質感;
大家不懂你電眼送波危害公安--
春風般搖曳起羽狀扇葉,搖曳起
棕櫚科的身段常綠喬木的翅膀。

警察先生為你戴上「西施」桂冠
卻無絲毫光環;縣市首長們
效法劉邦入咸陽與你約法三章;
道德重整委員會想對你個案專訪,
善良風俗怕你著涼,紛紛慷慨解囊,
像不容拒絕的冬令贈衣救濟清寒,
關愛的布料悶得妳皺眉奉還。

是的,妹妹,妳不畏寒,
怕冷的是這世界虛弱的敏感。
你唇銜著荖花源源散發胡椒香,
身披蔞葉暖如南台灣太陽,
亞熱帶笑容鮮綠發亮,幼齒的血汁
灰紅微澀,回甘中瓦解燥熱,
毒癮般教人渴望一口吞下!

如同早年啊妹妹!你獻身跳入
華南文化父系社會的胃囊。
那時鄉紳們喜愛帶你往來酬酢--
在茶店酒樓,你是稱職的陪客;
在原住民歡宴貴賓的木盤內,
你是盟約的觸媒、酣談的口沫;
在民俗偏方中你剖腹煮水可驅蛔蟲;
在李時珍的藥典裡你更妙如仙丹
「醒能使之醉,醉能使之醒。」

而在福爾摩沙經濟起飛的大道上,
你伴隨著卡車司機穿越長夜,
為體力透支的島嶼提神醒腦;
你點亮七萬農家的燈火,
餵養著底層社會二百餘萬口,
又在世貿組織大軍壓境的時刻
領銜演出本土第一經濟作物……

然後啊妹妹,你始未料及:
在全新上市的世紀裡,追求健康
飆成一種迫切的道德觀!
當曖昧的階級歧視廣泛被採用,
綠寶石的你齧咬成為紅唇族
最最致命的口腔殺手,
尊嚴如癌細胞般飽受譴責。

輿論為你爭吵成熱帶氣旋,
見風轉舵的資本市場靈機一動
紛紛倒戈,決定剝開你
鞘形馬甲內的乳白穗花肉,
涼拌或熱炒雌雄同株新料理;
大規模攔腰截取半天筍,
為頭昏腦脹的島嶼降火解渴。

輿論的氣旋迅速擴增為強颱,
颳過雄性動物腥羶的腦海,
席捲政治波濤,激起女權聲浪;
這兒匆忙搶修倫理的堤岸,
那裡疾聲呼籲要遏止土石流
自霓虹櫥窗內向外氾濫;
省道上市街旁,塵埃喇叭如官員
企圖從文化經濟人權面著眼,
為你規劃起轉業方案……

眾聲喧嘩中,妹妹啊!唯獨
你沈默,像暴風眼一般無話可說。
透明櫥窗內你如女星名模,依舊
用身體工作,換取勞動的價格;
霓虹燈管勾勒出一幅後現代畫框
暗夜中你像光溜溜的高腳椅
兀自等候,等候觀眾短暫的停留

但沈默或許埋藏了更多話要說:
譬如隱瞞著父母貼補家用,譬如
低學歷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又譬如
趕在開學註冊前湊足年年高漲的學雜費,
並為嗷嗷待哺的食衣住行育樂
預作準備,以便對抗大有為政府
幫也幫不了你的通膨魔咒……

於是啊妹妹!你以自己作祭品
將這透明櫥窗擺設成供桌,
在這虔誠祈求中,你繼續被栽種、
採收、與加工,高纖維質的果肉
被一道道銳眼解剖、夾料、
盒裝出售,塞進嘴裡咀嚼、咀嚼、
又咀嚼,盡情吸吮青春的汁液
再一口吐掉!
那滴濺在我偶爾路過的鞋面--
那隱隱作痛的殘渣可會是你
無聲的吶喊,你燙紅的血?
=================
羅葉:年表與作品
1965  羅元輔,宜蘭人,出生於花蓮光復糖廠
1971  七歲遷居台北市
1980  就讀台北市建國中學,任《建中青年》編輯,發表文章〈瘂弦論〉
1983  台大社工系一年級
1985  大三,主編《台大法言》
1987  大五,擔任《民進報》美編
1990  退伍,《新新聞周刊》編輯召集人
1994  出版詩集《蟬的發芽》
1995  出版詩集《對你的感覺》
1997  出版散文《記憶的伏流》
1998  出版散文《從愚人節開始新生活》
2001  出版散文《樹怎樣成為自己》
2002  出版詩集《病愛與救贖》,擔任「慈心華德福」中小學教員
2005  擔任「慈心華德福」圖書館主任
2010.1.17  病逝
===========================
2003年我們失去了小說家黃國峻,2010年我們失去了詩人羅葉。除了對離去的人感到不捨,希望我們也記得支持留下來繼續為自己的風格與為這個島嶼奮鬥的人。
=========================
以下引自部落格《聯合文學》討論區
http://city.udn.com/78/3555620
陳芳明◎世紀末寓言的寫手──黃國峻
2009/08/04 17:00 瀏覽1,495
  【特載】聯合文學2009年8月號

生動的寓言故事,隨著黃國峻的離去而無以為繼。他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生存與消逝,使台灣獲得什麼又失去什麼。如果他選擇留下來,守住這悲歡交織的海島,想必還有更豐饒的想像化成迷人且惱人的故事。他卻決絕地、義無反顧地遠行,遺下一個孤單的背影供人回憶。很少人相信,如此瘦弱的身軀,竟是撐起無數短篇佳構的年輕作者。
他其實有很多話要告訴這個世界,縱然內向退卻的性格阻隔了說話的可能。容許這位沉默青年給出意見的僅有管道,只能訴諸小說書寫的形式。他嘗試以各種方式與難以溝通的社會對話,慎重地選取恰當語言說出他的觀察。他耽溺於冷眼旁觀,以慧黠雙眼與敏銳思考。涉世經驗雖然不深,他能夠藉由閱讀建立自己的知識,從而形塑一個觀察的視野。他的生命全心投入廣博的閱讀,從文學到藝術,從古典小說到翻譯作品,從電影欣賞到劇場觀賞。累積起來的書籍高度,大約等同於自我挖掘的美學深度。他並不深陷閉鎖的心靈,恰恰就是依賴辛勤的閱讀,他對外面那不可解的世界關注特別熱切。
他酷嗜翻譯小說,也反覆閱讀舶來品的寓言與童話。如果在他小說裡發現許多洋名的人物,無需訝異。對他而言,年代、地點、人物看來是帶有異國情調,但是故事絕對是屬於台灣。他在字裡行間往往情不自禁會表達對社會現實的諷刺,卻完全不構成傷害。這可能是他在小說中偏愛外國人名的原因,至少使讀者不易對號入座。無可否認,他的敘事語言不免受到翻譯文學的影響,但很難挑出真正的影響根源。這並不意味他的創作技巧都是源自外國作家,他的小說最為引人之處,正是來自他獨特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這種才情可能得自天分,不過也非全然如此。較為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閱讀並不停留在靜態的書籍。靜默不語的黃國峻,總是讓心靈窗口保持開放。
他閱讀風景與表情,閱讀情緒與感覺,閱讀行為與氣氛。閱讀不是終點,而是開啟他所有想像的起點。一則伊索寓言的故事結束時,正是他暗中啟程投向他自創小說的開始。當他在公園裡冷靜凝視錯肩而過的行人,便已經在構思想像中的一個故事。他永遠處在創作的狀態,因為他有話要說,想要為這個世界重新解釋。他的小說之所以屬於後設,便是他喜歡以一個全新的故事來解釋已經陳舊的小說。
黃國峻是精緻的攝影機,他走到任何空間,鏡頭都隨時架設就緒。進入鏡頭的人物,等於是拉開劇場的序幕。他從未預先寫好劇本,攝影中的人物一旦出場,敘事語言就自動運轉,源源不絕。他說故事的方式,幾近於默片時期的旁白解說。身為精彩的解說員,他已鍛鑄具有本色的語法與句型。凡是打開他的故事,讀者便毫無抗拒地被吸引進去。從來沒有人會預期一個老掉牙的寓言故事,還可以繼續延伸演繹,而終於翻轉成一則全新的小說。
如果不致過於健忘,〈國王的新衣〉到今天依然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而且也已昇華成為一個經典。思想敏捷的黃國峻,對於寓言經典有不得不說的話,遂寫成〈國王的新朋友〉與〈國王的新天地〉兩個短篇故事。沿著既有的故事脈絡,他禁不住懷疑裸體的國王是否還有後續發展。一位掌握最高權力的人物,竟然結交一個看不見的朋友。全國臣民都看不到這位新朋友,只有國王才能感知他的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國王身邊「旁若無人」,但是只有國王可以隨時與透明人對話、出遊。黃國峻要證明的是,一個智慧有限的當權者絕對不會只是演出「國王的新衣」,當然也會鬧出「國王的新朋友」這種事件。肉體是裸裎,精神也是裸裎。對於權力的奚落與諷刺,莫此為甚。
黃國峻推陳出新,在於揭示文學世界的無窮無盡。就像解構大師德希達所說,所有的符號既無起點,也無終點,永遠是中介,永遠是在延異(differance)。黃國峻的技藝正是恰當的印證,他可以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再衍生另一個故事。〈盲目地注視〉改編自《馬可波羅遊記》中男島與女島的故事,而〈四個變異的童話〉則改寫〈傑克與仙豆〉、〈小木偶皮諾奇歐〉、〈龜兔賽跑〉、〈美女與獸類〉。這種改編改寫的手法,都有重新解釋的意味。其實他筆下的後設小說,都是開創性的作品。與其說他企圖構築新的解釋,倒不如說他在回顧自己的閱讀經驗。年幼時期接觸的童話故事,可能只是單純的接受。隨著年齡成長與知識累積,早年的接受也漸漸產生變形。當他著手改寫,童話故事也注入自己的智慧與惆悵。
在他的想像世界裡,並不存在絕對的善與惡,筆下人物從未出現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角色。如果有任何仇恨的描寫,往往是源自人與人之間的誤解,這正好可以折射出他心靈之開放與無邪。為了使故事說得更為動人,他總是慎重處理每篇小說的開頭。如何讓故事展開,他絕對不會輕易放過第一段話。鏡頭打開時,動作就立即開始,緊緊抓住讀者的眼睛。例如:「樹蔭不見了,不止樹蔭,連一整個早上斜傾在屋子旁的一大片陰影也不見了。」(〈留白〉)這種寫法,為的是描述陽光已經撤隱。又如:「風景開始沒入夜色,可以開燈了。」(〈私守〉)這是為了彰顯一位不安女性的玻璃映像。再舉一個例子:「睜大眼,負責在海邊巡望的女人,發現有兩艘船快速航行過來。」(〈盲目地注視〉)這幾乎是電影運鏡的寫法,使讀者毫不遲疑進入小說場景。黃國峻的敘事技巧,有不少是借助電影觀賞的經驗。他的手法,無非是使故事很快就進入核心,相當乾脆俐落。
他的小說很少有人物對話,因此要撐起一個故事,就必須完全依賴作者的敘事工夫。在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況下,他完成三部短篇小說《度外》、《盲目地注視》、《是或一點也不》,一部未完的長篇小說《水門的洞口》(原名《林建銘》)。其中最特殊的作品,是另外一冊自我調侃的《麥克風試音》。最後這本書的語法極其誇張,卻反而能夠顯現他的內心世界。面對一個苦悶、壓抑、無以排遣的社會,他採取一個疏離的態度來觀察。從標題就可發現他的搞怪與幽默:〈有仇人終成倦鼠〉、〈不可貪戀別人的妻子的外甥女〉、〈你的鞋帶沒綁〉、〈犯罪前要記得去算命〉、〈一分天才加九分長相〉。對於無法理解的外面世界,黃國峻自有他的生存方式與生命哲學。尤其目睹許多荒謬悖理的現象,他只能選擇更為荒唐畸形的故事來對付。
有時,他不得不親自下海來對抗這個世界。在〈性愛講座〉的短章,他並不認為這個時代的女性有多開放,有多性氾濫,因為他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好的事。他說:「我遇過最性感的事,只不過是麥當勞有一位拖地的女職員,叫我把腳抬起來一下。」誠實的黃國峻,在還未真正嚐到愛情滋味之前,就已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選擇活下去,應該還可以為自己的成長經驗創造更多的後設小說,可以延異出更為精彩的寓言故事。然而,對抗這個社會的最後手段,他竟是親自下海終結一生。他斷絕了許多想像與可能,我們相信,他還有許多話要說……。 
◎作家簡介
黃國峻
生於一九七一年十月十六日,卒於二○○三年六月二十日,台北市人,家中排行老么。身高一七五公分,體重五十五公斤。高中畢業,服役於桃園。曾獲第十一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著有小說集《度外》、《盲目地注視》、《是或一點也不》,散文集《麥克風試音》,長篇小說《水門的洞口》。《麥克風試音》已被翻譯成法文。
◎本文作者簡介
陳芳明
一九四七年生,高雄左營人。現任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本文於 2009/08/04 17:01 修改第 1 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