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金鐘:〈一代台灣精英的傳奇——讀彭明敏回憶錄《自由的滋味》〉

367

以下引自部落格《胡適之先生的世界》

http://hushihhc.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6292.html

彭明敏

中研院近史所學術討論會
時 間 : 99年4月15日 (四) 下午3:00
講 題 :我與胡適的一段緣─ 兼談戰後台大的學術環境
主講人 : 彭明敏教授
地 點 : 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李登輝說:「一九六四年彭明敏被捕,之前他和一名美國人一起吃過飯,黃彰輝認識這名後來被驅逐出境的美國人。我當時想,彭明敏怎麼會做那種事?他各種條件都很好,是台灣知識份子中升官最快的學者。彭明敏當官和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有關,不知是不是住得近的關係,彭明敏和中研院總幹事全漢昇很好,他把彭明敏介紹給胡適,胡適再向蔣介石推薦彭。一九六一年我還在台大當講師,彭明敏已經是聯合國顧問。誰知他忽然轉變,寫出《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而被捕。當時我根本沒管這些事情, 我連自己會不會在黑名單裡、哪時候會被抓走都不知道,所以盡量避開這種事。」

彭明敏,一位可以像黃朝琴、謝東閔、林洋港、許水德、王金平一樣在國民黨擔任高職,享受高等知識份子的榮華富貴的人,為何要寫《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而走向逃亡與放逐的路?

=====================

以下引自部落格《鯨魚網站 Hi-On》,原作者為「金鐘」,原文曾刊載於《台灣日報》: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59350

一代台灣精英的傳奇——讀彭明敏回憶錄《自由的滋味》

彭明敏、李登輝代表的戰後第一代本土政治家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已垂垂老去,相信後起的接棒人,會珍惜他們創建的精神資源,迎接挑戰,使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金鐘2005/11/08

  彭明敏,在台灣被稱為「台獨教父」,本刊記者一九九二年十二月曾訪問過他,那時他剛結束二十二年的海外流亡回到台灣。前年,在台北的一個餐會上,我才第一次見他,他送我一本回憶錄《自由的滋味》。我讀了序言,一直未能讀內文,最近,因涉及李敖坐牢問題,便展讀了全書,覺得這是一本認識台灣、研究台灣非常有益的書,雖然出版已三十三年,但仍給人以溫故知新之感。可以瞭解彭明敏先生的身世,也可以瞭解台灣本土意識和統獨之爭的背景,而這些社會矛盾三十年來不僅沒有解決,而是更為凝重而複雜。

  有趣的是,彭先生送給我的這本書,是作家李敖的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特地為他出的「歸國紀念版」,有李敖撰寫的「彭明敏回憶錄新版緣起」,是一個「彭明敏增訂、新序」的「李敖定本」。收錄了彭的《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等四篇文章和李敖接受鄭南榕週刊訪問的記錄稿。因此,可以對當年的「彭明敏事件」作比較周全的透視。

  最優秀的台籍學術精英
  彭明敏,台灣高雄人,一九二三年生,現已八十二歲。他和李登輝同年,教育背景也相似。他們留學日本、台大同學,最後都成為台灣人的政治領袖和中共打擊的對象。當然,他們的政治履歷並不相同。彭明敏是福建移民在台灣出生的第五代,父親是醫生,家境殷實。他可以上日本人的學校,一九三九年赴日讀完中學和第三高校文科,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日本遭到美國猛烈轟炸時,投奔在長崎的大哥家,路上遇到空襲,被炸斷了左臂,那時他二十二歲,從此成為「獨臂人」。傷癒,在郊區親見長崎被原子彈炸毀,日本投降後回到台灣。在台大政治系就讀時發生二二八事件,接管台灣的中國軍隊與官員之落後、腐敗與惡劣,加上二二八的屠殺,給青年彭明敏留下難忘印象。他看到了一個「中國的台灣」,不是他熟悉的「日本的台灣」。雖然有覺悟的台灣人在日治時期也要求自治、平等,但他們都享有高於中國內陸的現代生活。接著是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在內戰中的潰退,二百萬人逃到台灣。他們貪婪地吞噬日治留下的價值二十億美元的財富,還瞧不起「被日人奴化的台灣人」。

  彭明敏台大畢業不久,就進台大當助教。以學術成就而言,彭明敏是明顯高於李登輝。一九五一年他拿到台大唯一的教師留學獎學金,赴加拿大、法國深造,研究「太空法」,得到碩士學位,成為這門新學問的專家,一九五四年又拿到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回國後,一九五七年三十四歲便成為台大最年輕的正教授,各大學乃至政法學校都請他去講國際公法,還有近百名學生要他做導師。李登輝則在一九五二年公費留美,修得碩士學位,一九五四至五七年也在台大任教,一九六五至六八年再赴康乃爾大學,獲農經博士後,仍回台大教書,獲教授頭銜比彭晚幾年。彭明敏一九六一年再升級為台大政治系主任。

  猶如學術明星般的躍升,加上精通日語、法語和英文,彭明敏一九五六、一九六○年兩度受基辛格(後任尼克遜總統國務卿)邀請赴哈佛大學出席國際研討會,並出任胡適為團長的西雅圖中美文化合作會議,在蔣介石的宴會上,胡適特向蔣介紹彭。繼而出任國科會的講座教教,成為新聞人物,被任命為中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的顧問,返國後受到蔣介石的單獨召見。一九六三年被全國商會選為首屆「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台灣自救宣言案主角
  李登輝從美留學回國之後,教書同時兼任政府農復會的工作並研究農業問題,職位不高,直到一九七一年向蔣經國報告工作時,被蔣賞識,方入閣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當李登輝在體制內循序漸進之際,彭明敏的星途亮起紅燈。有兩個症侯:蔣經國接見十大傑出青年時,彭明敏託病缺席,他不願領受「特務頭子」吹捧。蔣介石召見後,手下拉他入黨,也被他拒絕。不久發生了「台灣自救宣言」事件。一九六四年彭明敏和台大畢業生謝聰敏、魏廷朝決定撰寫一份文件,表達對台灣現狀與前途的看法,由謝起草、魏協助、彭定稿。

  文件初稿五萬字,後壓縮為七千字,名為「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內分八點主張:

  一、世界必須承認一個中國、一個台灣。
  二、反攻大陸絕不可能,是蔣介石向風車挑戰。
  三、反攻大陸只為了實行恐怖獨裁統治。
  四、國民黨政府既不代表中國也不代表台灣。
  五、龐大軍費與高出生率將導致台灣自我毀滅。
  六、經濟政策不合理。農工貧困、少數富有。
  七、國民黨政策為了摧毀中產階級,消滅反對勢力。
  八、台灣已是一個國家。不能幻想和平轉移政權,
不能坐待蔣家窮途末路,把政權交給中共。

  並提出三個基本目標:
  一、反攻大陸不可能。推翻蔣政權,建立新國家。
  二、制定新憲法、保障人權、實行民主政治。
  三、以新會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

  彭明敏在宣言的結論中提出:「中國只是兩個是非:極右的國民黨的是非,極左的共產黨的是非……我們要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外,從台灣選擇第三條路——自救的途徑……推翻蔣介石的暴政,建設我們的自由國土。」宣言虛張聲勢稱,自救運動在迅速擴大,「到處都有我們的同志」。

  宣言經數月反覆修改定稿後,很艱難地找到熟人印了一萬份,準備好郵寄名單,寄給全島各地以發揮影響,九月二十日他們三人在旅館中被便衣警察逮捕,原來是第一次找的印刷廠老闆告密,他們已在監視之中。

  「一中一台」理論的首創者
  彭明敏為甚麼要冒險幹這件事?他在書中表露了心跡。首先,和他的國際法專業有關,他認為「從法律上說,台灣及其人民的國際地位並未確定。」他一直堅持建立一個國家的基礎,不在於種族、文化和宗教,而在於「共同命運的意識與共同利益的信念。」其次是廣泛的社會影響。他以當時的學術地位與社會知名度,「我的房子總是擁擠著台大和其他學校的學生,有時市議員和地方政治人物也來加入談話」,大家對「反攻大陸不可能」、「台灣遲早要被聯合國趕出來」一類話題有高度共識。他和駐台外交官的接觸,到處演講和聽眾的交流,都討論過自決權一類問題。換言之,彭明敏和他的合作者洞悉民意(可能是本土人士的民意為主),這樣經年不斷地沙龍式的討論後,憤憤不平的憂患意識,使他們「感到厭倦了」,必須要有所作為。此外,國外的台獨運動,恐怕也不無影響。戰後,在日本美國的台獨活動,此起彼落,台獨的左派右派、剛派柔派,早已成型,並是國民黨當局著力打擊的對象。彭明敏在紐約出席聯大會議時,還有台獨人士見他,勸他政治庇護,他不可能不知道海外台獨的主要訴求。因此,宣言在日本出版後,彭明敏被稱為「台獨理論之父」。

  宣言對於台灣問題的論述,確實有深度,看得準,有前瞻性,不僅首創「一中一台論」,而且尖銳提出「推翻國民黨政權」「不惜流盡最後一滴血!」當局自然當作大案來辦。追查後台,他們不相信本土人中文可以寫得這麼好,懷疑殷海光、李敖參與其事。令當局沮喪的是,宣言出自他們長期籠絡的對象,已有崇高學術地位的彭明敏:「國民黨上上下下都很驚訝,我在享受那麼多個人的榮譽和恩惠之後,竟然膽敢批評政府和蔣介石!」不錯,彭明敏事件,是兩蔣時代發生在體制內的最大台獨案,其爆炸性影響可以想見。

  精密策劃偷渡出國
  彭明敏被判八年刑,關了一年零兩個月,蔣介石親自下令,予以特赦,並指示照顧他的生活。同案謝魏二人則無恩賜。出獄後,當局一面嚴加監視,一面繼續懷柔,蔣經國親切接見,垂問「有沒有甚麼困難?有甚麼事我可以幫忙?」彭暗忖道,不致過份罰他,是當局怕引起台灣人的「深仇大恨」,不如施以「再教育」,爭取他為國民黨服務,但彭一再拒絕官方提供的職位,只想回台大教書,官方對此拒絕安排。

  長達四年令人窒息的日夜監視,彭明敏決心偷渡出國,經過精細策劃,和國際特赦組織取得聯繫,他終於一九七○年初化裝出逃瑞典成功。回憶錄詳細描述行動過程,但未提到具體時間、地點與相關人物。據李敖估計與紐約時報記者包德甫在彭走前匆匆來台一趟有關。筆者聽聞則是美國人的協助,從台中美軍基地乘飛機逃走。有人甚至說,彭藏在一隻大冰箱中進入基地。彭書中提到「安排某些朋友在適當時候到台灣來……由居間幫忙的共同朋友安排擔保……從頭到尾盯住我。」在通過最後一關時,「我一直凝視台灣島嶼和其燈火,逐漸在視線中消失。」這顯然是在飛機上的觀感。

  李敖和彭明敏的關係
  這裡,應該補充一下李敖和彭明敏的關係。彭明敏到瑞典二十天後,才發佈正式的逃亡消息,引起台灣內部一片大亂,相關大小官員被革職、查辦,彭的親友被拘押問話,包括魏廷朝、謝聰敏、李敖。李敖監視跟蹤十四個月後被捕,被判刑十年,後蔣介石逝世,減刑為五年八個月,「罪狀」是「李敖明知彭明敏有叛亂前科,其叛亂之念未泯,仍秘密與之交往……」連同其他指控,皆屬已予否定之罪。但李敖和彭明敏過去的關係(盡管今天他們已若陌路)是否有可議之處?

  彭因台灣自救宣言案入獄繼而獲釋後,門前冷落,親友走避,惟李敖是「極少數極少數例外之一」,「李約我每月密會一次」,彭說一九六九年起,李敖曾為他轉出一些(準備偷渡出國的)的重要信件。彭一九八九年自序中稱「李敖定本是際此亂世,兩個書生,在波瀾萬丈歷盡苦楚的生涯中,永年友誼的一個里程碑。」李敖亦回之以對彭老師高度的禮讚:「他是我台灣人朋友中,最有志氣、最有學問、最有高度教養的偉大知識份子。」李敖回憶那段友誼是「相濡以沫,日久更見人心。」彭約調查局處長吃飯,李敖出面;調查局長沈之岳請吃飯,也一道請彭與李敖兩人。

  一九八六年二月李敖在自由時代周刊訪談中,亦談到許多與彭明敏的交往。標題就是「助他一臂之力——李敖談彭明敏」。他說彭特赦後「我們倆常在一塊兒喝酒聊天。」「彭先生前後整個的心路歷程,我想我比他的學生們還瞭解。其中原因之一是他跟我每次聯絡,是朋友式的,並無拘束。」李敖最後說:「海外台灣人對彭先生的支持,是七折八扣式的,甚至還有人身攻擊他,這顯然是忘恩負義、數典忘祖的小家子氣行為。彭先生是台灣人反國民黨的先進與先知,他從孤軍奮鬥中走出並出走,又從出走中鼓動風潮,造成時勢。他是最優秀的,大家應該追隨他。」

  這是一九八九年收入李敖定本的彭回憶錄中的文字。李敖說他和彭交往中從不談「台獨」,但這些文字已是無聲勝有聲。不說台灣自救宣言是台獨的經典之作,彭出走後,一九七二年即出任「台獨聯盟總本部主席」,確是在「鼓動風潮,造成時勢」,獨立運動已是彭先生數十年不移的志業,捨此,追隨他甚麼呢?

  因此,李敖因彭案坐牢是冤獄,然而,事出有因。至少他不能撇清那時和台獨的干係。

  體制外播種 體制內收穫
  台灣戰後迄今的歷史,是一部獨立運動與民主運動交織互動的歷史。在終結威權體制的紀念名冊上,彭明敏、李登輝這對同齡人佔有明顯的地位。他們是台灣本土精英的傑出代表,他們成名於兩蔣時代,選擇了體制外與體制內的不同道路,但殊途同歸,都為台灣的自主與尊嚴作出非凡貢獻。彭明敏在六十年代放棄依附權勢的青雲路,自我放逐二十二年,飽經風險與失敗,但他的奮鬥和他的思潮,換來國際社會的同情,更是台灣不屈的象徵。他在六四年宣言提出的目標,已成為今日許多台灣人的願景,他不僅是反威權統治的先進先知,也是台灣未來的先進與先知。

  李登輝走的卻是另一條內歛沉穩、大器晚成的道路。在彭明敏逃亡兩年後,他才初露鋒芒,進入高層政治。去年國史館出版的口述歷史《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中,李登輝首次坦陳他和彭明敏的關係:

  「我和彭明敏的關係,主要也是因為黃彰輝和台南神學院。彭家好幾代都在長老教會,和黃彰輝很好,我認識台南神學院的人,才有機會和彭在一起。……在日本時,我與他不相識,但是我知道有他這個人。戰後從日本回台灣,透過劉啟瑞的閞係,我才和彭明敏認識,但也不是很密切,沒有甚麼來往。……一九六四年彭明敏被捕,之前他和一名美國人一起吃過飯,黃彰輝認識這名後來被驅逐出境的美國人。我當時想,彭明敏怎麼會做那種事?他各種條件都很好,是台灣知識份子中升官最快的學者。彭明敏當官和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有關,不知是不是住得近的關係,彭明敏和中研院總幹事全漢昇很好,他把彭明敏介紹給胡適,胡適再向蔣介石推薦彭。一九六一年我還在台大當講師,彭明敏已經是聯合國顧問。誰知他忽然轉變,寫出《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而被捕。當時我根本沒管這些事情,我連自己會不會在黑名單裡、哪時候會被抓走都不知道,所以盡量避開這種事。」

  讀者當可在這段質樸的文字中,看到彭李二人的區隔與命脈相通之處。李登輝一九七二年入閣,正是蔣經國在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位出任行政院長,接掌大權,開始提拔本省精英之際,蔣介石去世後,本土化、民主化更是小蔣的施政指標,於是李登輝得以從政務委員、台北市長而台灣省主席,一九八四年被蔣經國選為副總統,這時黨外勢力已逐漸壯大,李登輝的務實風格,使他順利成為蔣的接班人。他總是說這是「歷史的偶然」,可在局外人看來,卻是偶然之中有必然,那就是蔣經國晚年昭示的,「國民黨不本土化不行」。李登輝繼任大位之後,在蔣經國最後開啟的民主改革列車上,勇往直前,那是順理成章的事,終止戒嚴,修改刑法第一百條、六次修憲,直到總統直選、落實主權在民,台灣終於走出四百年的悲情,成為一個舉世公認的民主自由國家。現在只有那些為偏見、私利所迷的人才看不到這一點。

  體制外播種,體制內收穫的「寧靜革命」,是台灣民主化的特色。從彭明敏到李登輝,凡四十年之功,完成了埋葬威權體制的壯舉,台灣人登上了可以自決命運的舞台。今天李登輝功成身退,回到民間,主持群策會制定《台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就是新時代的台灣自救宣言,顯示永續的歷史記憶。然而,新的使命再度降臨,一個日趨強大的威脅步步緊逼,紅潮正在滲入這塊藍天綠地的沃土。彭明敏、李登輝代表的戰後第一代本土政治家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已垂垂老去,相信後起的接棒人,會珍惜他們創建的精神資源,迎接挑戰,使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金鐘﹕開放雜誌總編輯 二○○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香港)

〔 資料來源: 台灣日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