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是社會學家的美好戰役,還是政治人物的虛情假意:回應李宗榮關於《巴西,如斯壯麗》的書評

516

以下引自部落格《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3277

2010/07/20 公共論壇

是社會學家的美好戰役,還是政治人物的虛情假意:回應李宗榮關於《巴西,如斯壯麗》的書評

蔡侑霖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1994年被選為巴西總統的社會學家卡多索(Fernando H. Cardoso),被認為是晚近推動巴西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的舵手,一般的看法是:在他任內,巴西自1985年以降的民主化走得更遠,也重新振興經濟發展,使得巴西如今名列所謂「金磚四國」之一。另外,他還推動新的社會福利政策,並在一個全球土地分配不平等程度數一數二的國家裡推動土地改革。在這些耀眼光環下,也難怪當卡多索的自傳被譯成中文並在2010年3月以《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為書名出版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宗榮在〈中國時報〉發表的書評中,除了高度盛讚卡多索學者從政的成就外,並為巴西有一位社會學家總統而感到驕傲。

然而這樣的觀點忽視了一些事實。在卡多索治下的巴西,把大量國營企業清倉拍賣,嚴重降低政府面對經濟危機時的政策性干預能力。甚至當在民營化過程中遭遇工會的抗爭時,卡多索不惜動用軍動鎮壓。另外,新推行的社會福利方案無法彌補市場化對於人民福祉的傷害,根本無力解決越行擴大的社會不平等。即便是頗受國際讚譽的土地改革,一旦被仔細檢驗,都可能只是一場虛有其表的改革與對小農虛情假意地同情。

姑且不論土地改革的受益小農家庭與所授土地是否如官方所宣稱的這麼多(因為許多土地授與事實上是在「無地農民運動(Movimento dos Trabalhadores Rurais Sem Terra,簡稱MST)」領導下,由農民先行佔地耕作,並迫使官方承認其土地所有權),卡多索任內的土地改革事實上加深土地分配不均的趨勢。首先,授給無地農民的土地,大部分位於地力貧瘠與基礎設施不足的亞瑪遜地區。另外,在以高利率吸引外資的同時,相應提高的放款利率也導致農民無力負擔貸款。還有,在經濟自由化下,緊縮的政府預算使得政府減低對小農在技術援助、訓練,以及信貸上的預算,卡多索甚至廢除負責土地改革的政府機構,而以一個更為市場導向的計畫取而代之。這些政策的後果是,許多小農最終只是面臨破產與失去土地的命運,向都市貧民區流動。根據社會學家James Petra與Henry Veltmeyer,1995年至1998年間,計有80萬個家庭被迫離開鄉村,在卡多索總統任內,超過200萬無地農民失去工作,40萬農民失去土地,土地所有權也更為集中。

或許正如另一位社會學家Ted Goertzel所言,卡多索並不相信他的土地改革是一個可行的發展策略,而只是一種對無地農民運動的象徵性支持。在其自傳中,卡多索更表示,對於無地農民運動,他雖然不會把無地小農趕出他們已經佔領與耕作的聚落,然而他會「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阻止新聚落的形成,有必要的話也會動用武力。」

正如同許多政治人物的寫作通病,在《巴西,如斯壯麗》中,盡是卡多索對自己政績的歌功頌德以及對於政策的辯解。在他任內,政策的負面效應都不是來自政策本身的問題,而是其他政治勢力的反對使的政策無法徹底推行。而其他政治勢力的反對多半來自於私心與其他政治考量,只有自己的陣營才是真正地為國為民。他也未提及自己曾動用軍隊以平息工會運動,也隱藏這麼多小農流離失所與社會不平等越行擴大的事實。

這樣的傳記,居然可以讓李宗榮認為是:「讀來沒有政治傳記習有的乾澀或自大吹捧」,並為卡多索的政治生涯動容。這實在是令人驚異至無語的境地。難道只是因為卡多索是一位社會學家出身的總統,就可以被捧為一個神話般的人物?身為學者,當自己的同行位居政治高位時,在評價其政治生涯以及針對其自傳書寫評論之前,難道不該對其政策後果進行較為深入的瞭解,以作為書寫評論的依據,而不是如同這篇書評所呈現的,只是不疑有他地接受卡多索自己的現身說法而已。

以下引自部落格《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1067

2010/03/21 中國時報

《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一書的書評

書評-社會學家總統的美好的仗 【李宗榮(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

卡多索的故事是第三世界異議知識分子從政的典型。他是一位社會學者,在 60年代深入落後社區探討巴西貧窮的結構緣由;他也曾年少輕狂,組織馬克思主義讀書會多年;1967年寫的《拉丁美洲的依賴與發展》,分析在跨國強權中拉美國家邁向發展的困境,也已是發展研究的經典;他的學術成就本可以安穩地在柏克萊大學取得終身職,然朋友陸續被逮捕,他決定回到軍事統治的巴西,參與公職選舉為民主而戰。1978年,他在選舉中拿到巴西第二高票;1985年卡多索成為巴西第3任民選總統。

然而一旦擔任總統,所有的挑戰才開始。巴西10%的人口擁有全國近半的財富;另外四分之一(4500萬)的巴西人每天賺不到1美元,貧富懸殊難以想像。此外巴西也有世界最高的謀殺率,犯罪亦駭人聽聞;軍事統治時期欠下的龐大外債讓通膨惡化,5年作廢3種貨幣。貪污、罷工、不穩的政局,加上虎視眈眈的軍方、大企業與跨國資本,作為一個總統,隨時處在國內外巨大的矛盾中,也考驗著智慧。而卡多索的信念是建立制度的基本穩定,這些包括正常化總統的職權、重整貨幣與經濟政策、強化法制。制度一旦建立,經濟活動可以活絡,有效的社會政策可以施行,貧窮與種種社會問題自然有機會減少。

令人動容的是,他總能不忘初衷。社會科學宏觀的分析能力提供了他看待巴西社會的利器,特別是當巴西絕大部分的政治問題都源自於社會不公時,社會學者出身的卡多索有著解決問題的許多優勢。卡多索自述自己在總統職位上,仍然像是40年前身著白色實驗衣、進入貧民區的助理教授,帶著筆記本與分析的腦袋找尋問題的答案。然而他又不會被意識形態所蒙蔽,而多了點現實感。如何翻修巴西的經濟,融入全球貿易的網絡,跟上繁榮的腳步,卻又能兼顧國內社會正義的問題,成為他的挑戰跟成就。

這本書並不是巴西的發展研究,而是一位政壇老兵的追憶懷想,在美好的仗已打過了的欣慰中,回顧巴西的歷史與個人命運交錯的種種。卡多索文筆活潑,讀來沒有政治傳記習有的乾澀或自大吹捧,有些段落甚至帶有拉美文學的華麗。書中兼有歷史軼事、月旦人物的趣味;沙特與西蒙波娃、阿言德與聶魯達、卡斯楚與克林頓交錯其中,算是一本難得令人讀之不會生厭的政治人物自傳。

從許多層面來看,巴西與台灣多像是分隔在兩個半球的異卵雙胞胎:一前一後在動盪的命運中,要走上自由民主與經濟發展的道路。異議知識分子從政,台灣社會也不陌生。然而當台灣政壇充斥著精明的律師跟只相信資本的經濟學者時,巴西卻有一位社會學者出身的總統(而這多麼令亞洲的同行們驕傲)。卡多索不像大部分歷經第三波民主轉型的總統們因貪污或瀆職而下獄;況且這本傳記還是他親手寫就的(他的第13本書)。光從這兩點,就要讓人對這本傳記多了一些敬意。而書中透露的道理卻又如此簡單:一點常識與分析能力、一個替不安的國家建立長治久安制度的理想、一點民胞物與的愛心以及社會正義的信念、一點智慧,以及帶領國家作夢的遠景。之後的一切,都可以交由渴望成就偉大的國民來實現。

這些都不禁令人想像,台灣的政壇如果曾經出現一位卡多索,我們的際遇是否會有所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