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自《地圖會說話》
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6408696
Jun 19 Sat 2010 14:00
流言三:平埔族大多已漢化而被當成漢人。
因此,臺灣漢人其實大多是平埔族變成的。
這個流言混淆了兩件事情:漢化是一回事,被當成漢人又是另一回事。誠然,平埔族漢化是個事實,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很快就會被當成漢人。事實上,從漢化到被當成漢人,大概有為期不短的時間落差。
1896 年,伊能嘉矩實地調查凱達格蘭族的部落之後,提出第一手的報導:
“依照我在北投社與毛少翁社調查所知,平埔蕃與漢族都認為他們不是同族。平埔蕃說自己是平埔蕃,不是臺灣的漢人;而住在臺灣的漢人,則說平埔蕃是蕃人,不是漢人。”
“[平埔蕃] 無論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與語言,都已經與漢人無異,但是他們與漢人之間,還有一條明顯的界線。”
“我展開北投社的實地調查時,在北投庄雇用了一位十四歲的漢族少年當嚮導。當我們從溫泉溪的下游過溪時,我一看到田裡似乎有人家,就問隨行的少年:「那是人家嗎?」他卻回答說:「不是人家,是蕃家。」雖然他的答語是一種觀念上的錯誤 (按:指語意上的誤解),卻足以讓我們推想住在臺灣的漢人與平埔蕃之間的關係是如何。” [1]
伊能嘉矩的報告顯示,雖然多數平埔族已經漢化,但仍不被當成漢人。甚至,平埔族與漢人的界線非常清楚,連 14 歲少年也不會混淆。因此,當日本人開始統計平埔族的人口時,在認定上並未遇到困難。
詹素娟研究平埔族的身分認定過程,指出:
“在外來的日本人眼中,當時的熟番雖然多居住在普通行政區,文化風習也與漢人相近,但熟番社與漢人村莊之間仍有明顯的區隔,如清代因為實施屯制的緣故,村社設有屯丁頭目;熟番社不但擁有番租收支權,不同於漢人村庄的總理庄正,也還置有頭目。因此,在地方上要辨識熟番身分並不困難。” [2]
那麼,平埔族與漢人之間的界線,直到什麼時候才消失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流言。
流言四:由於平埔族與漢人大量通婚,
大部分臺灣人都是漢人與平埔族的混血種。
漢人男性與平埔族女性通婚的案例確實存在。張達京入贅給岸裡大社的公主而繼承大片土地,便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不過,跨族通婚究竟有多少普遍性呢?有沒有達到「大量通婚」的規模呢?
同樣的,我們得看看伊能嘉矩的第一手報導。伊能嘉矩發現北投社與毛少翁社的平埔族,無論體格、面貌皆與漢人差異不大。他猜測這或許是平埔族與漢人通婚的結果。不過,他馬上又指出「與漢人通婚的例子不多」[3],質疑自己的猜測。
詹素娟引述 Melissa Brown (鮑梅立) 的研究指出:
“鮑梅立在臺南縣平埔三村的研究亦發現:從清末到日治初期,頭社、吉貝耍、番仔田的平埔族雖然已經與漢人有各種往來--說福佬話,進行水田稻作,祭祖拜公媽,但他們一直維持著「熟番」(或「gun hoan-a」) 認同,在通婚關係上始終沒有跨越漢、番的界線。” [4]
何以漢、番界線如此難以跨越?鮑梅立的解釋是:
“平埔族婦女之未能積極與異族通婚,關鍵因素為「阮番仔無綁腳」(Gun hoan-a bo pak kha)。異族通婚必須仰賴婦女,但在「纏足」這項形諸身體的可見差異,使平埔婦女無論如何過著漢人生活、衣飾容貌如何與漢人沒有明顯不同,仍可以被輕易辨識出來,影響其與外人的通婚。” [5]
由於纏足相關技術為「母傳女」,如果母親不纏足,女兒學會纏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11 歲以上福佬女人有 85.6% 纏足,而 11 歲以上「熟蕃」女人只有 0.6% 纏足。顯而易見地,纏足構成福佬人與平埔族之間的明顯界線。鮑梅立進而指出,1915 年禁纏令發佈後,平埔族與漢人之間的界線才開始化解。鮑梅立的解釋對於平埔族與福佬人之間的關係應當管用,但對於平埔族與客家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太管用了。因為,客家女人也不纏足。平埔族與客家人之間的界線如何化解,需要更多的研究。
人類學者李國銘分析屏東平原平埔族的戶籍資料,發現在 1960 年代以前,平埔族幾乎不與漢人通婚。這些人說的是福佬話,但寧願到遙遠的平埔族部落尋找婚配對象,也不跟鄰近的福佬人通婚 [6]。由此可見,平埔族與漢人之間的界線可延續至 1960 年代。
流言三與流言四,都具有部分的事實基礎,但過度詮釋。現在,我們知道事實應該是這樣的:
(1) 平埔族漢化是事實,但其與漢人的界線直到 20 世紀初仍難以跨越。
(2) 平埔族與漢人通婚的案例確實存在,但規模似乎很有限。
註釋:
[1]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頁75-76。
[2]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 121-166。
[3]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頁70。
[4] 詹素娟,〈熟番身分論--以日治時期的身分登錄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2008。
[5] 同上。
[6] 李國銘,〈關於屏東平原少數民族二三事〉,《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2: 57-64。
反應與回響
#2 Lim 於 2010/06/19 16:47
"通婚規模有限"和"大部分臺灣人都是漢人與平埔族的混血種"似乎沒有牴觸
假設我的家族來台10代,那我有1024個台灣祖先,
只要1024個的其中1個有平埔血統的話,照定義我算混血種無疑,
但是,這就跟之前版友推薦的評論林媽利的文中,
提到林媽利所謂的"台灣漢人85%有平埔血統一樣",
是一種刻意的強調,
因為同理也可推算出台灣漢人有超過85%的中國長江以南漢人血統
若1/1024也算有,
這種算法我可能也是Holo混血種、客家混血種、高山族混血種、日本混血種、福州人混血種........卻只論平埔
#5 eslite12 於 2010/06/20 05:34
事實上毛少翁社的後代在天母仍然很明顯地存在著,僅管外貌與文化與士林一般的福佬人幾無差異,但歷史記憶還是很低調地保存下來(僅管,這些富裕的平埔族特別是老一輩,非常不喜歡提起自己是平埔族這件事).
#6 francais 於 2010/06/20 13:01
請教版主:
以下二句話都採自您的blog
「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11 歲以上福佬女人有 85.6% 纏足」
「根據 1915 年的人口普查,當時福佬女人有 56.8% 曾經纏足」
在1915 年禁纏令發佈前,這十年為何比例會下降得如此快?就算1905年開始,所有人不再纏足,我看也很難降了近20%。
Richter 於 2010/06/20 13:20 回覆
大多數女人是 11 歲以後才纏足。1905 年的數據如果把 10 歲以下加進去,福佬人是 68.0%。
本來就可以論是 holo 混血、客家混血、日本混血,從來就沒有人說不可以。
回覆刪除論平埔混血是因為平埔混血這件事在後來變成大家不願論及的事,極少數漢化的平埔族後裔了解或是承認他們是原住民的事實。反之 holo 血統、客家血統卻一直被強調。
以前,尤其是老一輩漢化的人極不願意承自己非 holo 人。以我自己的例子而言,台南的家人寧可論及自己可能有荷蘭血統,卻不願論及家中可能是番人的事實。我另一邊的家人原本應該是客家混平埔,但是 holo 化後連自己曾是客家人都不肯承認,還在族譜上嚴禁與客人家通婚,就不要說承認平埔血統了。
Richter 這三篇都有兩個通病,一是忽略平埔族失去傳統領域後,漢化是出自於經濟壓力,造成這篇纏足論的盲點。只要纏足加上自己堅持,失去傳統領域的平埔族就會被認定為漢人,因此怎麼調查當然是漢人纏足遠高過平埔,如果真的是文化差異,為何又會有 0.6% 的平埔族願意纏足呢?本文中提到 伊能嘉矩所見的平埔族顯然沒有失去他的土地。
第二點就是無視級數成長。隨漢人不停侵入平埔族傳統領域,就會造成每個年代都有不得不漢化的平埔族。這些平埔族在之後調查雖然記為漢人,但不代表他們的就不算平埔族後代。
上面那個留言好像有閱讀障礙。
回覆刪除原文照貼:
“[平埔蕃] 無論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與語言,都已經與漢人無異,但是他們與漢人之間,還有一條明顯的界線。”
“平埔族雖然已經與漢人有各種往來--說福佬話,進行水田稻作,祭祖拜公媽,但他們一直維持著「熟番」(或「gun hoan-a」) 認同,在通婚關係上始終沒有跨越漢、番的界線。平埔族婦女之未能積極與異族通婚,關鍵因素為「阮番仔無綁腳」(Gun hoan-a bo pak kha)”
漢化≠記為漢人
回樓上,漢人父系社會,若是通婚,想必孩子也會認同父親,便延續下來
刪除所以
漢化=記為漢人
11歲以後才纏足?
回覆刪除板主對於纏足的歷史是否有認知錯誤?
用10年的差距來填塞11歲纏足?
一般12~14歲青春期,腳的大小幾乎已經是成人腳長度
這是基本常識。
1. 此文的作者不是版主,版主只是轉貼自《地圖會說話》。
回覆刪除2. 原文並未主張 「11歲以後才纏足」。
「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11 歲以上福佬女人有 85.6% 纏足,而 11 歲以上「熟蕃」女人只有 0.6% 纏足。」以進行普查的觀點,檢驗 11 歲以上的女生有多少人纏足相當合理,因為過了 11 歲,足部骨骼發育完全,已經沒有「纏足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