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我們與賴和的相遇(二之一)

以下引自《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26/today-article1.htm

我們與賴和的相遇(二之一)

375

1918年賴和渡海前往廈門、以醫員身分任職於博愛醫院,此照為廈門時期與友人的紀念照,照片中人推論為:左一王兆培、左三賴和、左四翁俊明。

376

攝於石秋濤宅前。影中自左至右依序為:賴和、李焜泓、石秋濤(石錫烈子)。

377

1939年賴和被總督府重罰停業半年,1941年賴和趁空前往日本遊覽,此為於奈良公園留影。

編輯室報告:

出身彰化的賴和(1894-1943),原為懸壺濟世的醫生,後積極投入台灣新文學運動,在日本以帝國主義統治台灣期間,用創作反映殖民體制下的弱者貧悲,曾兩度入獄,但始終堅持「文學就是社會的縮影」,並提攜眾多後進台灣作家,如楊逵、王詩琅、呂赫若、吳濁流、葉石濤……

5月28日適逢賴和 115歲冥誕,賴和文教基金會於當日至31日在彰化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並與本刊合作企畫相關紀念文章,今起兩天,本刊將以「我們與賴和的相遇」為題,陸續刊登陳萬益、楊翠、陳建忠、呂美親、周馥儀、陳南宏等學者、作家專文,看「台灣新文學之父」在21世紀,如何以其不滅的光,照亮你我。

戰後世代的追尋

◎陳萬益

1976年9月發刊不久的黨外雜誌《夏潮》登出了題為〈賴和是誰?〉的文章,一開始就是三個大問號?

賴和是誰?他活在什麼時代?他做了些什麼?

這一篇任教於淡江大學德文系的梁景峰的論述,代表了台灣「戰後世代」開始認真去追問被禁斷的歷史。被父執輩戲稱為「光復囝仔」、「讀中國冊大漢」的一代人,在二二八事件和五○年代白色恐怖陰影下受教育、成長,在「去日本化」和「中國化」的黨國神話中,在這塊土地上對日本時代的歷史和記憶完全無知。

1970年代一連串的外交挫敗,黨國神話潰散,戰後世代才腳踏實地,面對自己的鄉土。那些被掩埋的、被擠迫在現實邊緣的人和物,開始被發現,產生意義。楊逵、鍾理和、賴和……這些日本時代台灣作家的身影,成為大家追蹤的對象。1979年,林瑞明、張恆豪和羊子喬編出了《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李南衡編出了「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後者以《賴和先生全集》開頭,給予「台灣新文學之父」崇隆的敬意。從五○年代初入祀忠烈祠,幾年後以共產黨被逐出,賴和在他所奉獻的土地上成為忌諱的名字;好不容易「付與人間換自由」的啟蒙文字出土不久,再因美麗島事件而蒙塵。

所幸,「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1984年,有心人努力多年後,賴和得到平反。在耕莘文教會的平反紀念會上,楊逵帶著他的小孫女楊翠蒞會,代表了日本時代受賴和提拔的作家的心聲和傳承的心意。

八○年代,我在堆滿了書籍的研究室中,與「苦守寒窯」的林瑞明見面,談賴和、談台灣文學。我常尊稱小我幾歲的瑞明為「前輩」,因為他更早親炙楊逵,更加沉潛在賴和的手稿與精神世界中,在其中體會了父執輩在日本殖民壓迫下的苦悶與抗議。身在歷史系,他講授文學;不講中國文學史,他談台灣文學。一士諤諤地、孤獨地與賴和同在。做為戰後世代,他傳承了賴和的時代精神;很榮幸能與他和呂興昌共事,1994年,我們在清華大學舉辦了「賴和及其同時代作家──日據時代台灣文學國際會議」,在彰化與賴和的孫子賴悅顏共同發起成立了「賴和文教基金會」,賴和的作品已經是中學國文課本的經典範文,我們與賴和的相遇對話已成為家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