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我所認識的印順導師---印海法師

ap_20061201052612798

以下引自《印順導師基金會》

http://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2001/2001apr/2001apr2.htm

《我所認識的印順導師》

——講於洛杉磯「成佛之道」讀書會

印海

一、悲智增上的二大師

各位在這兒聽「成佛之道」,對印順導師的智慧很嚮往,我個人跟隨導師先後二十六年之久,從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七五年,所以今晚利用這個短暫的時間,來談一談他老人家。我到台灣,第一個是跟隨慈航菩薩,他是台灣第一位肉身不壞菩薩。第二就是導師,這兩位大善知識,可以說是菩薩再來。慈航菩薩以慈悲為增上,導師以智慧為增上;我們學佛法就是以悲智為主要修學的目的。學佛的人,固然要發慈悲心,假使沒有智慧的慈悲,只有一半;沒有慈悲的智慧,也只有一半,必須要悲智雙運的。成佛果德稱為兩足尊,這兩足不是指「兩腳」,是智慧與慈悲圓滿具足,導師是具足悲願與智慧的!這不是一生一世學得來的,要有身體力行之體驗;而真正要做到,並不一定能夠!今天能在這兒同各位談佛法,都要感謝這兩位老師!當然慈航菩薩已往生四十多年了;今天在人間的印順導師也九十六歲了,為什麼大家這麼想了解他呢?我想,他的智慧與悲願,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三種昆蟲的比喻

在講他的故事以前,我先舉個比喻。四十多年前,胡適之有一次在台大演講,他說了個故事:世間上有三種不同做學問的人,第一種是螞蟻式的學者。螞蟻為了活下去,要找東西吃,找到東西以後,就把它儲藏在一個地方,下雨、起風不能出來,就慢慢去食用,這樣就能活下來了。螞蟻式的學者,把過去古人的著作擺在前面,作為參考,慢慢湊合,但沒辦法使它變化,提綱挈領,組織系統出來。第二種是蜜蜂式的學者。蜜蜂採蜜回來,自己吃一點,又釀成甜而有營養的蜜,供養大家享用。這是自利利他的人。第三種高明多了,蜘蛛式的。蜘蛛吃了蟲子等髒東西以後,從肚子裏拉出來,擺成八卦陣的蜘蛛網,這是一幅精巧設計的美麗網絡,作為攫獲食物用的。導師屬於哪一種呢?導師的佛學思想,在今天佛教中來看,不是螞蟻式,也不屬於蜜蜂式,而是蜘蛛式的。他讀經、論,經過消化以後,加以智慧的抉擇,有組織、有系統,探求本源而作應有的合理說明,不違背情理。所以今天大家為什麼對導師這麼樣的恭敬,宏印法師說,自從三武法難以後,也可以說從隋朝吉藏大師以後,能夠對佛法的空義發揮得這樣透徹的,找不到第二位。

三、佛教的比喻

再講兩個比喻: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法華經』中說:「假使滿世界,皆如舍利弗,如稻麻竹葦,不能測佛智。」意思是:假使這個世界充滿了舍利弗(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如麻、竹、葦草那麼的多,這無量無數的舍利弗的智慧集聚在一處,也沒有辦法測量佛陀高深的智慧。簡單的說,一千二百五十人聲聞眾,這些常隨眾的道德、智慧乃至修證加在一起,也沒有辦法與釋迦牟尼佛相比。由此引出第二個比喻:導師有不少的學生,如演培、妙欽、續明、仁俊等諸位法師,還有我們再傳弟子們,集眾這些法師,也沒有辦法探知導師的智慧、思想。智慧有後天的加行努力,還有生得智慧。生得智慧就是他過去生中累劫以來所修集的。他對佛法的瞭解、體會,而且能夠從文字、語言、力行上表現出來,我們集眾人的智慧,也沒辦法與導師的智慧功德相比。

四、先得世俗智

導師不但對佛法有深邃的瞭解,世間法的事故人情也是熟稔的。他看事情,不是只看表面。我們看東西有近程、中程、遠程,每個人各有各的看法,可是綜觀全局,我們往往模糊不清。導師能把還沒到來的事,將來會得到什麼結果,事先告訴你,分析給你聽。你聽了以後,當時不一定能接受或瞭解,過幾年看,他沒講錯。依佛法說,這叫世俗諦。學佛法不但要懂得世俗諦,還要懂得出世間的勝義諦。科學、文學、經濟學等,是世俗的智慧;人生宇宙的真相,佛法講的甚深義理,不是用世間智可以得到的,必須用最高的智慧才能得到。

五、來台的因緣與以後的困擾

我跟隨導師二十六年,可說是在他一生當中的黃金時代。他來台灣的因緣,在「平凡的一生」中有詳盡的敘述,其中提到的漫天風雨三部曲,帶給導師很大的困擾與障礙。當時外面甚至謠傳,導師被捉起來了,其實導師從來沒有被捉過,反而在善導寺開講五天的佛法講座,其中之一就是「解脫者之境界」。導師到台灣,最初的生活是很難度過的,普通人是過不去了。他遭受了很多人的誤解、誹謗,但是他從來沒有說過對陷害他的人一句不好聽的話。他今年九十六歲還健在,沒被打倒,這是他觀察緣起性空的妙方罷!

六、對經濟的看法

經濟方面,他不向人借錢,有好多錢做好多事,甚至人家送錢請他辦事,沒這個能力,也不要。他也不借錢給人,假如你真的有困難,他會幫助你,但是有限的。有居士知道導師有錢,有護法,可以幫忙借一借,他不做這個事,他寧可自己幫助你一點,你還不還沒有關係。他對我說:有人向你的當家或住持借錢,你自己的錢我不管,你絕對不能動用公家的一分一毫;這個錢是三寶的,你不能為你個人去做好人,將來要負因果的。他不但懂得佛法,對世間法了解得也很清楚。

七、自謙稱是慧增上的人

導師的思想專注在佛法上研究,可是他並不只是如此。他在著作中說:出家人,有一種專門求福的,一種專門修行的,一種專門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求福的人,如建廟、修路,作社會慈善事業。老實修行的,打坐唸佛。另一種專門把佛法最難的道理,講出來、寫出來,讓人家理解。在這三方面,他是偏重於思想研究的。但是他也造了很多福,他修建過好多廟:福嚴精舍、慧日講堂,後來又建了妙雲蘭若、華雨精舍。寺院建好修好以後,隨緣交託,許多當家、住持,並不是他的學生。他長於思辨、理解佛法,身體很虛弱,心力卻非常強。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從山頂滾到山底下去,幾乎跌死。二十多歲的時候,就骨瘦如柴。現在九十六歲了,他那腦筋裏面,卻像三、四十歲的人。像我們到了九十多歲,也許得痴呆症,退化了,他沒有。九十六歲的人,你提一個問題,他頭頭是道、清清楚楚講給你聽。很多事我們都忘記了,他還記得哪一天做了什麼事情,這是他個人多生以來,同旁人的不同。

八、用人的選擇

他先是建福嚴精舍,作為培育僧才之用;後建慧日講堂,走向外宏。最初叫我去當家,我心裏想,他老人家這個家不好當。我問他:「您的大弟子中,有演培法師、仁俊法師、續明法師,為什麼您不請他們當家,請我這個再傳弟子?」他說:我們浙江人的諺語,買東西要買最好的,但是買不到,差一點也沒關係,可以用嘛,沒有金,就用銀呀﹗他說:不管你是金、銀、銅、鐵,只要能用就好。他用人的道理,只求將事情做好,換句話說,他對人的看法,是平等的。他用人就不懷疑,他從來沒有罵過人一句,即使你做錯了事,事後,單獨地與你討論:當然,已經做了,不談了,但這裏面有很多事情應該了解清楚,如何做得更好。我們有些事情去請教他老人家,他告訴你他的看法,他不是看一個路子的,他看三條路:好的、比較好的、比較不好的,他把三方面都告訴你,你去選擇。他看得遠,看得深,看得廣,看得真,我們都只看表面而已。比方說:那時福嚴精舍,我還在當學生,沒水吃,去挑水,這挑水吃是很苦的。有時候去打掘深井,剛好那段時間,天天下雨,一打就有水,不用挑水了,大家很高興。他說:你們不要高興,天下沒有一勞永逸的事!這就是諸行無常觀。夫妻也好,兒女也好,財富、地位、名權、情也好,不是永恆不變的。當時得到,很高興,一旦變化了,失掉之後就是痛苦。無常,從生理上的四相生老病死,到物理上存在成住壞空的現象,一切世間法,就在成壞生滅中循轉著,這是佛法的體驗。

九、探求佛法的本源

他對佛法的了解,不是從表面上看,譬如說,我們中國的法師講經說法,都是天台、華嚴、淨土、禪等,但是他要問:「這個根源在什麼地方?」他做任何一件事情,就像醫生看病一樣,先把病根病因找出來,才能治療。佛法從印度來,可是最初是怎麼樣形成的,而後經過時空的演變,又變成怎麼樣的情況,他去找這個東西。他的『妙雲集』著作裏面,有『性空學探源』、『唯識學探源』,探源這兩個字裏,代表一種求真的精神,探討他的本源。釋迦牟尼佛悟到人生的真相,也就是探求這個人生的本來面目。我們通常只看事情的表象,不問其因緣是什麼,有因、有緣才有果,因緣果報一毫不差的。

十、不囿於一宗一派

導師做學問,不只從中國傳統的佛教思想裏面探求,他更探索印度的根本佛教。中國佛教向來都是自稱某一宗一派,他不承認是一宗一派的徒裔,因為假如以自己一宗一派的眼光去看一代時教,不是自高,就是貶他,思想不能廣泛,這是研究佛法的障礙。他從整體佛法的了解,用宏觀的宗教歷史眼光,判攝佛法的演變。他對學生,不強求我們專學一宗一派。有人說導師是研究三論宗,講空的;他從來沒有表明他是空宗的,或什麼祖師、論師的。他雖然在普陀山出家,也曾在那兒閉關、用功,可是沒聽他說過他是臨濟宗的第幾代。不但是現代,在印度也是這樣的,當時龍樹、提婆菩薩確實講空的,後來無著、世親的唯識宗講有,這樣兩個宗派就對峙起來了。空、有之諍,性、相之諍,後來到了我們中國唐以後的禪宗與淨土之諍,宋代永明延壽禪師提倡有禪有淨土,把禪、淨拉在一起了。太虛大師也是大通家,他後來對唯識與禪,講了很多,可是他是八宗平等宏揚的。現代很多學佛的沒有包容的度量,比方說,修顯教的人,對密宗就排斥;密宗看到學顯教的,都是不修行的。這就說明了,一個宗派成立了,有其主見、成見與偏見以後,就把其他的宗派否定了,這是佛教中很大的危機。

十一、佛教在印度滅亡之原因

釋迦牟尼佛在阿含中,說無我;到了大乘佛法時代,尤其到了後期,講如來藏、佛性、我,從無我又到大我,甚至流入了婆羅門的思想,是為了度化他們。事實上無我、如來藏,也還是要與空相應的,不是有外道神我的大我。又譬如,釋迦牟尼佛對出家人說要禁欲,因為當時在印度有一種縱欲思想,後來演變到密宗講無上瑜伽雙修法,這就與釋迦牟尼佛的原始佛教精神,完全背道而馳。所以,導師提到密宗之興與佛教之滅亡,從歷史的觀點、思想的演變,論到後來造成的副作用。

十二、對西方淨土的看法

導師對人間佛教有他卓越的看法。佛法講了生死,但中國佛教最後都偏重到「死」的方面去,這是反而求死不求生。尤其求生西方的淨土宗,強調臨命終的一剎那,如果不能正念提起的話,往生便無希望。著重於臨命終時,須知那只是生命結束的一個階段;平常不用功,只靠臨命終時,是靠不住的!導師並不是不主張念佛;他主張念佛,但平常要有信心,要發願,而且要實行,真正做到信、願、行三資糧具足,才得往生。他追隨印度龍樹、無著、世親菩薩講淨土,講正確的因果,合于三經一論的要義。中國淨土宗強調,不但人念佛可以往生,畜生念佛也可以往生。他說有一個人家,念佛,養了一隻鵝,後來這鵝跟著人家念佛、繞佛,鵝死了以後,主人捨不得,就在後山挖了個坑,埋下去了,並做了一個墳墓。過了幾天,長出了蓮花,證明這隻鵝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這是中國人強調彌陀願力的偉大。導師說求生淨土,第一要知道有極樂世界,第二要知道有阿彌陀佛,更要發願,還要念佛才能往生。信願行,三種資糧缺一不可,請問這個鵝,他知道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嗎?知道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嗎?他若沒有,即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念佛往生不是迷信的。

十三、大乘始源於小乘

有人說:「大乘非佛說」,實際上,大乘的思想是就小乘的根本思想加以發揮,並不是離開小乘有大乘。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阿含經裏就說到的,是在講空。般若經講空,大空、小空、內空、外空,都是阿含的思想,只不過經過龍樹菩薩的體悟以後加以闡揚,沒有違背小乘根本佛教的基本思想。為什麼說「大乘非佛說」呢?這是巴利文系佛教對梵文系的「認為佛說」的錯誤認知。

文化之始,最初只是一個點,後來才慢慢成片。比如小孩子在池邊玩,拿個小瓦片,往池裏一丟,池水就現出了小漪漣,漸漸地整個一池塘的水都遍滿了漾波。釋迦牟尼佛最初的根本思想,是一個核心,三法印也好,四法印也好,經過後來大乘佛法的論師大菩薩把住他的根本思想,加以更廣泛的說明。好比這個瓦片丟下去,起個小漪漣,慢慢地牽連整個的波浪,文化都是如此。佛法是人文思想,更確切地說,超過世間的人文思想,是聖賢的思想,是聖賢體悟宇宙人生的一種真理,他們覺悟了以後,用種種方法表達出來。導師用智慧研究大乘佛法是怎樣發生、演變,從時間、空間乃至語文的變遷,譬如最早是巴利文,後來是梵文,再來又有藏文、華文之翻譯等,文字翻譯上或許稍有差距,根本思想是阿含的,假如根本思想錯誤的話,那才可說是非佛法。

十四、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倡印者

今天很多人在研究『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是法尊法師翻譯,導師潤筆的。在台灣這本書最早是導師提倡印行的,當時他住在外雙溪報恩小築,日常法師也在那個地方親近導師,日常法師後來是專門弘揚這部論的。法尊法師帶回了很多藏系的佛法,有些是中國沒有的,如『辨了義不了義』、『入中論』等論著,這些都經導師潤筆,而對藏系佛教,他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十五、結說

導師這樣一位超時代的佛教瑰寶,早些年並沒有得到中國傳統佛教界的認可與推重,甚至受到排斥!導師的著書,有『妙雲集』、『華雨集』,還有很多部重要的大論著,在這些著作中,他把整個佛法的脈絡,整理出來,使人一目了然,有根據、有思想,讀來令人豁然貫通。此次只是大略的介紹他老人家為人、處事、對佛教的貢獻;多少年來,大家常讀導師的著作,對於整體佛法的體會,漸入漸深,老人家的法雨甘露,必將長養每一位的菩提善根,直至於久遠的未來。(宋淨文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