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黃志洲:魏晉南北朝佛經目錄之探討

P1070798

以下引自

http://center.fjtc.edu.tw/~kuhjj/hjjpage4.htm

魏晉南北朝佛經目錄之探討

和春工商專科學校共同科講師:黃志洲

  提要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的傳播期,也是西域胡僧攜帶經典進入中土,並且傳譯佛經的全盛期,隨著佛經翻譯典籍的增加,記載並考訂佛經的目錄典籍也隨之興起,本文的研究即以此期的經錄為範圍,從其著錄體制之不同,考其緣由,並說明其貢獻。

       壹  前言

自東漢末年迄兩晉南北朝時,佛典漢譯的數量已累積相當成果,因此隨佛經翻譯事業發展,譯出經典數量的增多,為應佛教傳教事業所需,加上自東漢末年以來時局動盪不安,戰亂頻繁,為避免經典的散失,因此對佛經整理、鑑別、著錄、考訂、分類的工作便隨之產生,此是南北朝時開始編定佛經目錄的原因之一。

佛經目錄在中國目錄學史上的地位,備受近世學者關注,梁啟超先生就認為佛經目錄優於普通目錄之書者有五:一曰歷史觀念甚發達。二曰辨別真偽極嚴。三曰比較甚審。四曰蒐采遺逸甚勤。五曰分類極複雜而周備。[1]中土最早的佛經目錄為何?已不復考知,據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所載,當時仍見的南北朝時期的佛經目錄有:《眾經別錄》未詳作者似宋時述、《出三藏記集》齊建武年律師僧祐撰、《魏世眾經目錄》永熙年敕舍人李廓撰、《齊世眾經目錄》武平年沙門統法上撰、《梁世眾經目錄》天監十七年敕沙門寶唱撰。以上是「搜尋並見,故列諸家体」,除此外《歷代三寶記》並列有「檢傳記有目,並未嘗見」之經錄計有:《右(古)錄》一卷、《漢時佛經目錄》一卷、朱士行《漢錄》一卷、《舊錄》一卷...等二十四家傳記中有登載,但未嘗見到的經錄。[2]

南北朝佛教的盛行,佛經翻譯數量的增多,劉宋.王儉目錄書《七志》,便將佛經列為「附錄」,這不僅反映佛教在當時流行的概況,更說明佛教經典的豐富,而佛經正式編入一般目錄書籍始於梁阮孝緒《七錄》,[3]而西晉.荀勗的《中經新簿》收有佛經,這是官修目錄中第一次著錄佛經,說明當時佛經己收進秘閣。[4]

貳   南北朝佛經目錄體制

       從歷代的著錄中,例如隋.長房費《歷代三寶記》,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可考知在隋以前的佛經目錄,約有四十種,[5]而現存書者為僧祐《出三藏記集》,及敦煌遺書中斯2872及伯3748號的《眾經別錄》殘卷,[6]而原書雖亡佚,但仍存其目次者有,如「前言」所提及的《魏世眾經目錄》、《齊世眾經目錄》、《梁世眾經目錄》本文的研究囿於文獻,以此為範圍。

一、《眾經目錄》:

據《歷代三寶記》所載,本書作者似宋時述,但據日本.內藤龍雄的考證,可能出於齊未梁初。[7]現據《歷代三寶記》所著錄其體例如下:

1、大乘經錄第一卷上。 6、大小乘不判錄六。

2、三乘通教錄二。 7、疑經錄七

3、三乘中大乘錄三。 8、律錄八。

4、小乘經錄第四卷下。 9、數錄九。

    5、第五篇目本闕。 10、論錄十。

姚名達先生以為本書為「通錄古今之書」又認為「其書從教義上分大乘、小乘、不判乘;又從體質上分存、疑、闕;佛經之外,又首創律、論、數三類、其分類之原則蓋有教義、體質、文裁三項,俾經、律、數、論各有定居,真、偽、完、闕,不從含混,而專習一者,自可即類求書;初學佛經者,不為疑所誤」,姚名達更推崇此錄,認為「其類例之善,實為空前所未有」,[8]則是有溢美之辭。

          因就全書的部次而言,本書分為上、下二卷,上卷從第一卷「大乘經錄」至第三卷「三乘中大乘錄」,下卷則從第四卷「小乘經錄」至十卷「論錄」;上卷所登載皆為大乘經典,而小乘經典和律,論、疑經等皆放置在下卷。此種分類的方式,應該是受大、小乘觀念的影響,尤其以南朝時判教觀念的影響,例如分類中有「三乘通教錄」而三乘通教(又稱『無相教』,指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經說諸法皆空)判教的思想,判教思想的產生為劉宋時「涅槃學派」所主張,因此方廣錩先生認為「《眾經別錄》吸收了慧觀〝五時判教〞的思想,設立了〝大乘經錄〞、〝三乘通教錄〞、〝三乘中大乘錄〞、〝小乘經錄〞、〝大小乘不判錄〞等類目來條別佛典」,由對佛教教義的判別觀念影響所致,對經典也開始進行大小乘分判,但其判別佛典純就一宗的觀點,來檢視整體經典,以致產生部份經典不知該列何部,因此只得歸入「大小乘不判錄」由此可知,此種分類方式尚屬粗糙,另〝律〞、〝論〞不判大、小乘,〝數〞獨列一錄,皆有可議之處。[9]

        近世學者王重民先生考敦煌殘卷的《眾經別錄》云:「每部佛經均記譯人和譯時,與諸佛經目錄無異,但每錄之內,每經之下,揭示所宗,則為諸佛經目錄所無。…顺此外,又用墨書標明〝文〞〝質〞或〝文質均〞,由此更可窺見我國最古佛經目錄之解題方式,彌足珍貴」。[10]本部經錄的特色是每部經典下以數言說明該經的主旨,並以〝文〞、〞質〞來判定該經翻譯的風格,這是本錄的一個特點。

  1. 道安《綜理眾經目錄》、僧祐《出三藏記集》

東晉.道安法師的《綜理眾經目錄》原書已佚,但其體例大致保留在僧佑《出三藏記集》一書中,《出三藏記集》序云:「...沿波討源,綴其所聞,名曰出三藏記集,一撰緣記,二銓名錄,三總經序,四述列傳。緣記撰則原始之本克昭,名錄銓則年代之目不墜,經序總則勝集之時足徵,列傳述則伊人之風可見」,從自序中得知本錄大可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緣記」、「名錄」、「經序」、「列傳」。其中屬於經錄的部份為第二部份的「名錄」,此錄分為十二部份:

1、新集撰出經論錄第一 7、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錄第七

2、新集條解異出經錄第二 8、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第八

3、新集表序四部律錄第三 9、新集抄經錄第九

4、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第四 10、新集安公疑經錄第十

5、新集安公失譯經錄第五 11、新集疑經偽撰雜錄第十一

6、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第六 12、新集安公注經及雜經志錄第十二

僧祐云:「爰自安公始述名錄,銓品譯才,標列歲月,妙典可徵,實賴伊人,政以末學,響附前規,率其管見接為新錄」(<出三藏記集錄上卷.第二>序)。由此序言中可得知,這十二部名錄,乃是在道安《綜理眾經目錄》的基礎上增輯的。《綜理眾經目錄》經由《出三藏記集》中還原,約分為七類:

  1. 經論錄第一 5、古異經錄第五

  2. 失譯經錄第二 6、疑經錄第六

3、涼土失譯經錄第三 7、注經及雜經錄第七 [11]

4、關中失譯經錄第四

「經論錄」著錄從漢安世高到西晉未法立共十七家,依譯人年代先後逐家匯列,以經名為目,下注其異名和譯出年月,一家列完,另以文字略述譯人姓氏,譯經始末,譯筆優劣。「失譯經」著錄一三四部不知譯人之經典,另分列「關中」及「涼土」可考知地域而不知譯者之經典,「古異經錄」錄自從大部經典摘譯的單行本佛經(即後世目錄所稱〝別生經〞),「疑經錄」著錄真偽未辨經典廿六部,「注經及雜經錄」所收為道安法所注群經及相關著作。[12]可以看出《綜理眾經目錄》收錄豐富,體例嚴謹,以譯人年代為次,有助於瞭解佛學的發展,將譯經分別為幾個層次,初步建立了一個分類體系,並重視辨偽,專列一卷「疑經錄」,提出偽經問題,為後世學者提者許多經驗,特別是為《出三藏記集》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觀念。[13]《出三藏記集》除了保留《綜理眾經目錄》原有的類目外,新增加了《異出經錄》、《四部律錄》、《抄經錄》、《疑經偽撰雜錄》等四錄,由此可知僧佑對一本多譯「異出經」(重譯經)及抄經(從經典中節錄的經典)的佛經譯經現象多所留心。這是梁以前經錄的主要特色,而《出三藏記集》除了經錄之外,收錄許多譯經的前序後記及譯經僧傳,並在「緣記」中撰敘印度佛經編纂淵源和前後期譯經文字的音義異同等,對保留早期中國佛經譯經史料及佛經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是一部目錄形式的佛學史料史。

綜合言之,此二部經錄的特色以譯經為主的佛錄,尤其《出三藏記集》,其內容採錄大量的原始史料,僧祐又論述了佛經傳譯的歷史和佛學源流,其對後世的目錄和佛學史的創作和研究者提供許多寶貴的資料。

  1. 《梁世眾經目錄》

本錄為梁天監年間,沙門寶唱奉敕所撰,而其分類如下:

1、眾經目錄卷第一 大乘 3、眾經目錄卷第三

有譯人多卷經一            先異譯經一 注經五

無譯人多卷經二            禪經二 數論六

     有譯人一卷經三              戒律三         義記七

         無譯人一卷四                     經疑經四

2、眾經目錄卷第二 小乘                              4、眾經目錄卷第四

   有譯人多卷一                                                              隨事別名一 神咒五

無譯人多卷二                                                           隨事共名二

有譯人一卷三                                                           譬喻三

無譯人一卷四                                                            佛名四

從上所述可以看出,《寶唱錄》分類頗繁雜,例如經典分〝多卷〞、〝一卷〞,再分〝有譯人〞、〝無譯人〞這種分法所依據何?不得而知,所以梁啟超云:「其書分類刻意求詳細,而失於瑣碎,不合論理。諸經以一卷多卷區分,無所取義一也。論不別主類,不知何屬二也。禪經以下分析太繁,無有系統,三也。異譯之經,本為別類,乃反不別,四也」;[14]但方廣錩持不同的意見,其云:「以今天眼光來看,雖然《寶唱錄》不足之處很多,但它基本上根據每一文獻的內容來分類,其構思與現代圖書分類的原則基本吻合。因此,寶唱的分類法,可作為我們今天編纂新的佛典分類法之參考。此外他的分類法與正統以乘(大、小乘)、藏(經、律、論三藏)為網的分類法距離較大,反映南朝部分僧人對佛典的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朝重義學的學風」。1[15]此二種不同意見,以目錄學的角度視之,梁氏之意見頗中肯,因寶唱之分類(分一卷、多卷)繁瑣而沒有標準,但以「禪經」另列一錄,顯示當時佛學發展的痕跡,就佛學義理的發展而,這點又似乎可取。

四、《魏世眾經目錄》李廓

李廓《眾經目錄》其篇目如下:

1 大乘經目錄一   6、小乘論目錄六

2 大乘論目錄二   7、有目未得經目錄七

   3、大乘經子注目錄三 8、非真經目錄八

4、大乘未譯經論目錄四 9、非真論目錄九

    5、小乘經律目錄五 10、全非經愚人妄稱目錄十

此錄最大的特色是對「論藏」,分別了大、小乘,而《李廓錄》放棄了以中國判教理論來指導佛典分類的嘗試,這是中國佛教日益印度化的必然結果,並且此錄專列了〝大乘經子注目錄〞,這足以說明當時中國佛經注疏已漸多,而這些注疏引起佛教經錄家的重視。此外它將疑經(第十)與偽經、論(八、九)分別著錄,並另立〝大乘未譯經論目錄〞,不但是一種創新,而且反映出它具有官方大譯場工作目錄的性質,還可看出官方大藏經此時已初具雛形。[16]

五、《齊世眾經目錄》法上

本錄為北齊.法上所撰,其分類目錄如下:

1、雜藏錄一 5、別錄五

2、修多羅錄二 6、眾經抄錄六

        3、毗尼錄三 7、集錄七

         4、阿毗曇錄四 8、人作錄八

此錄是南北朝時期所見目錄體制中,首先將經(修多羅)、律(毘尼)、論(阿毘曇)分別出來的,但是其缺點仍是不分大、小乘,隋初法經所撰《眾經目錄》即依其意見,而略改類名,可見其為世所重矣。[17]

                                          參、南北朝經錄的特點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譯經活動最發達的時期,也是佛經經錄產生及嘗試期,大抵而言此一時期的經錄發展,則是開始以譯經分類例如:《綜理眾經目錄》、《出三藏記集》發展到後來按佛經內容分類例如:

《梁世眾經目錄》、《魏世眾經目錄》、《齊世眾經目錄》則以經、律、論或以大、小乘來區分佛典的,這是南北朝經錄發展很重要的一個特色。

       方廣錩以漢文大藏經發展的角度上來看,他認為「在這階段中,中國人雖然還沒有完全認識〝大藏經〞這一事物的內在的質的規定性,但他們從乘、藏、譯人、卷本、子注、內容等各個方面對大藏經結構、分類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各經錄的不同結構及其嬗衍,體現了南北朝的不同學風,從而說明漢文大藏經在其形成時期因各地區情況之不同,而呈現出地區性的特徵,這是治大藏經史及南北朝佛教史時,必須加以重視的」。[18]

從目錄學的角度而言,南、北朝時的經錄,便詳記譯人、譯地、譯年月日,並對經典的〝異譯〞、〝有譯〞、〝一譯〞、〝古譯〞作為分類的參考,對〝疑經〞、〝偽經〞也相當重視,對有問題的經典詳加考訂,並另列一部,以警後世學者,這是當時佛經目錄的特點之一。另外這一時期經錄的特色就是在「解題」方面,《出三藏記集》中專收錄佛經譯本的前序和後記的「總經序」及收譯經人傳的「銓名錄」,前序和後記是現成的資料,利用現成的序跋作為解題來用,是祐錄首創的一種體例,後世的佛經目錄如《開元釋教錄》中所錄的經籍解題,則受《出三藏記集》的影響。

肆、結論

兩晉南北朝的佛經目錄是隨著佛經翻譯事業的發達而有所發展,雖然此期的佛經目錄不能算是體例完整的成熟目錄,但卻是開啟隋、唐之後佛經目錄發展的基礎,更重要的是佛經目錄的產生,也為後來漢文大藏經的催生起了作用,因為藉由經錄的記載,使得大藏經的入藏有一取捨的標準;而經錄的編目方式,也提供後世大藏經結構參考,這是南北朝佛經目錄的另一貢獻。


  • 註1梁啟超<佛家經錄在中國目錄之位置>一文,收錄於《佛學研究十八編》。
  • 註2 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十五。
  • 註3 該書已佚,據《廣弘明集》,所收阮孝緒<七錄目錄>所載,在外篇收有「佛法錄」三卷,分有戒律部七十一種,禪定部一百四種,智慧部二千七十七種,疑似部四十六種,論記部一百一十二種。
  • 註4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第三章.p94。
  • 又:唐.道宣《廣弘明集》卷第三所引<古今書最>云:「晉中經簿四部書一千八百八十五部,二萬九百三十五卷,其中十六卷佛經書簿少二卷,不詳所載多少」據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分類篇>云:「其第三句語意不明,似此簿共十六卷,缺少佛經書簿二卷,故不知佛經共若干部卷」(p75)。
  • 註5另可參見,姚名達「中國歷代佛教目錄所知表」的統計.見《中國目錄學史》p231~p234。
  • 註6 有關《眾經別錄》殘卷一文,參見方廣錩《佛教大藏經史》p19。
  • 註7 同前註。
  • 註8 見《中國目錄史》<宗教目錄篇>p253。
  • 註9 同註6,p6。
  • 註10 王重民《敦煌古籍敘錄》p265。
  • 註11 此七類大抵根據祐錄中記載所還原,其次序依梁啟超及呂紹虞所定。
  • 註12 呂紹虞《中國目錄學史稿》p74。
  • 註13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p95。
  • 註14 同注1。
  • 註15 方廣錩.《佛教大藏經史》p23。
  • 註16 同前註 p22。
  • 註17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p265。
  • 註18 方廣錩.《佛教大藏經史》p24~25。

參考書目:

原典部份

大正新脩大藏經 台北 世樺印刷企業

廣弘明集 第四十九卷 史傳一

歷代三寶記 第五十二卷 史傳四

出三藏記集 第五十五卷 目錄部全

相關著作(依引用順序)

佛學研究十八篇 梁啟超 台北 中華書局 65年7月

中國目錄學史 李瑞良 台北 文津出版社 82年7月

中國目錄學史 姚名達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77年2月

佛教大藏經史 方廣錩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年3月

敦煌古籍敘錄 王重民 台北 木鐸出版社 70年4月

中國目錄學史稿 呂紹虞 台北 丹青出版社 75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