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張中行:關於信佛

79

以下引自《豆瓣》部落格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656759/

日昨午餐有個小聚會,依舊新風,要有酒,座上一位不喝,並說明原因,是信佛。我立即想到自己,因為編過佛學期刊《世間解》和《現代佛學》,寫過《禪外說禪》(1991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多次有人問及是否信佛。這使我很為難,因為一言以蔽之,「信」或「不信」,說不清楚;詳說,非三言五語能盡,問者未必有耐心聽。所以至今仍是韞「肚」而藏,現在是眼前有此機緣,想費些筆墨,說說我的一些想法,以報關心此問題的諸位高明的雅意。
先說「信」,有性質之別,可以舉玄奘法師與慣於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淨土宗老太太為典型的例,前者「信」,明其所以然(非科學意義的),後者「信」,不會想到還有所以然。還有等级之別,可以舉禪宗六祖慧能與錢牧齋為典型的例,前者死生以之,後者筆下雖然也常見蒲團、貝葉之類,心卻更多地在柳如是那裡。少為古人擔憂,說現在,也迷一次《易經》,先「近取諸身」,我信不信呢?如果所謂「信」是貨真價實的,即佛門常說的「信受奉行」,我只能答「不信」。先要說一下,性質不是「不屑」,是「未能」,然後就不得不說明理由,我一直認為,貨真價實的「信」(安於低調的,不伸張到躬行)要包括三種內容。一是相信(此岸的)「人生是苦」,所以才需要依佛說,求 解脫,我是根據己身的覺知,認為人生確是有苦,但也確是有樂,而避苦趨樂是人的本性。樂有沒有什麼究極價值,我們不知道,或者只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如《禮記·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於率性就不能輕視世間的樂,也就不能拋棄常人的生活,求解脫。二是相信「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涅槃境界是實有的,因為實有,求而得才有可能。我是所知未能超出常識,或說受西學的污染,想象與證據之間更重視後者,所以總覺得這理想的境界只是理想,乃心所造,現實中是沒有的,三是相信用出世、止觀、參禪等修持方法能夠證涅槃,由迷而悟,我是常人,力微,無大志,以己度人,因而覺得跳到「人生」以外的悟是難能甚至不可能的。至此,高明的讀者可以洞悉,我雖然曾親近佛門,只能算是在門外徘徊一陣子而並未走進去。
但終歸是在門外徘徊一陣子,對於門內事物不免有所見,也就不免有些看法,看法由理到事,包括多方面,信不信大多來於理方面,這裡想只談「理」。先總說,是理頗有可取,而且不只此也,為常人的生活設想,還大可以利用。以下分項說明理由。
一,用大力觀照人生,發現問題,想方設法求解決,這種精神是珍貴的。說珍貴,是因為一般人幾乎都不是這樣。是怎麼樣?是如《詩經》所說:「不識不知,順帝(天帝)之則。」用今語說是依傳統,如男,爸爸作八股,就跟著作八股,女,媽媽纏腳,就跟著纏腳,而不問為什麼要這樣,佛門的生活態度不是這樣。典型的例是釋迦牟尼佛的所行,先是太子遊四門,見生、老、病、死,感到人生是苦,接著是面對苦,不「畏天命」,忍;而是發雄心,求滅苦。辦法是修道,經過多種挫折,最後在菩提樹下徹悟,創立「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法,又不停止於「自了」,而是積極傳法,度眾生。對於四聖諦法,我們現在宜於怎樣看,可以暫且放過,這裡只說,生而為人,由出生到斷氣,騰達也罷,沒落也罷;總是一次難得的機緣,如果糊裡糊塗混過去;連人生是怎麼回事也沒有想,總是損失太大了吧?要謹守而勿失,學佛家的熱心觀照,縱使他們的觀照所得我們未必能接受。
二,關於「苦」的諸多想法能夠言之成理。在佛家的眼裡,人生是苦,我們常人會認為過於片面。如果只取片面,即承認有苦,他們的分析以及對付的辦法就很值得重視。先說他們的分析(為易解,不用他們的名相),是苦來於我們有情欲。這很對,如果無情欲,見少艾而不動心,也就不會有失戀的痛苦。情欲會惹來麻煩,不只佛家如此看。《荀子·禮論》說人生而有欲,有欲則求,不得相爭;對付的辦法是聖王出場,使之有度量分界。精神分析學派的祖師弗洛伊德也說人生而有欲,或說具野性,所以要以文化之。與佛家的辦法相比;他們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未能徹底,所以就不免補了東墙倒西墙。佛家的辦法是斬草除根,不要情欲(度己、度人的情欲除外)。
信受奉行,三皈,守戒,少則五項,多則比丘二百多項,比丘尼三百多項,所求單一,是見可欲而心不動,因為悟之後已經沒有情欲。這容易嗎?甚至可以問,可能嗎?這裡只說「理」,無情欲則無苦的想法是無懈可擊的。
三,鄙憎欲、度眾生的生活之道是值得尊重,並適當吸取的。我們絕大多數是常人,講理,如前面所說,對於乘慧舟而到彼岸的想法未必能接受;務實,大如扔開富柔情之伴,小如不吃葷,等等,更是縱使心有餘必力不足。力不足,走入禪堂,坐蒲團,求頓悟就做不到。但《詩》不云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們的生活,拿來與我們的對比,還是可以的,或說有好處的。想當年,我瀏覽三藏,曾以之(指「真」出家、依戒律而行的)為鏡,照照自己,所得呢,是慚愧,比如限於所有,人家是三衣一缽,我雖然一生窮困,衣卻不少於幾十件,此外還有多占地盤的書,直到不敢稱為財產的妻子,等等,以致提到搬家就急得想逃走。這些還是小焉者也,重大的是如何對付「惻隱之心」。年輕時候我見過殺牛,心裡很不好過,等而下之,引用孟子的話,「見牛未見羊也」,如果見殺羊,以至見殺雞,殺魚;直到拍死「一個蚊子哼哼哼」,也當「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吧?可是說來更加慚愧,是多年以來,雖然歪詩中曾寫「愁看并刀割鯉魚」,卻始終未能發慈悲心,上館子只吃小蔥拌豆腐,不吃烤鴨。入佛門就不然,他們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不只不吃烤鴨,捉個虱子也要放在石榴皮上。他們處理惻隱之心(他們稱為慈悲心)問題是心行一致,對比,我們常人就太差了。補救之道是「見賢思齊」加量力而為,比如不能滅情欲,改為不過於重視情欲,不能度眾生,改為雖不能忘己而決不損人,其結果,舉一偏之例以概全,貪污、偷或搶別人錢包的事就不會有,如是,混亂社會變為一清二白,從俗說「佛法無邊」就不能算是信徒的吹噓了吧?
至此,關於我信佛不信佛的問題,答復就可以明朗化,是未能走入門內,卻願意站在門前,高山仰止。
http://www.moon-soft.com/program/bbs/readelite75046.htm

版主按語:「張中行教授似乎尚未讀到『無常就是苦』的經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