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世說新語---古漢語親屬篇


台語中,保留一些親屬稱謂的古語,也顯示台語中自古以來「變音」現象

1. 台語稱公公婆婆為「大官、大家」,

《後漢書》卷八十四《曹大家傳》記:「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 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 表》及《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班昭,名門閨女,父親班彪是當代著名的史學 和儒學大師;大哥班固是《漢書》的主要撰寫人;二哥班超是投筆從戎打通西域絲綢之路的大功臣,她出身在這樣書香門第、顯赫望族,自幼耳濡目染,史稱她「家 有藏書,內足於財」,加上她的天資聰慧、氣質端靜,因此,才釀成她那渾然天成的靈性,娟秀的容貌,縱橫兩千年,無一女性堪與比擬,儼然是絕代天嬌、女中翹 楚。

在字典中,註明讀音是「ㄉㄚˋ,ㄍㄨ」,意思是有才學的女性長輩,在台語可是讀為「ㄉㄚ,ㄍㄧㄝ」,兩個字都是第一聲,意思是婆婆。這樣的稱呼記載於《後漢書》,作者范曄生於西元397年,死於445年,他出生時《增一阿含》已經翻譯了13年出生時《中阿含》剛翻譯完成,16歲時《長阿含》翻譯完成去世前兩年,《雜阿含》翻譯完成,四阿含所用的詞彙與《後漢書》的年代是年帶相當的。(台語「大家來唱歌」的「大家」,讀音是「ㄉㄚ」第八聲,入聲字,「ㄍㄧㄝ」第七聲。)

稱公公(丈夫的父親)為「大官」,解釋比較複雜,古時稱貴人為「官」,唐宋以後,「官家」一詞則專指皇帝或皇家。可見稱公公為「大官」必在隋唐之前。台語的讀音是「ㄉㄚ」第一聲,「ㄍㄨㄚnn」,「ㄚnn」代表「ㄚ」的半鼻音,江蕙〈惜別的海岸〉,「岸」字就是這個音。

《唐詩三百首》有朱慶餘的詩: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可見唐朝人也稱公公為「舅」,婆婆為「姑」,

老師說:「這位叔叔有練過,千萬不要學。」

在台語如果稱公公為「舅」、婆婆為「姑」,

這位新娘子以後的日子就很難混了。

別說老師沒教過咧!

2. 台語稱兒子的配偶(媳婦)為「新婦」,台語稱女婿為「子婿」。

《黃龍慧南禪師語錄》卷1:

「新婦騎驢阿家牽」(CBETA, T47, no. 1993, p. 637, a5)

這位禪師的意思是媳婦騎在驢子上,婆婆反而走路牽著驢子,

事態完全相反。

台語「新婦」的讀音是「ㄒ一ㄣ」第一聲,開口音

(「心」才是合口音),

「婦」,「ㄅㄨ」第七聲,

耳朵尖的版友會說「婦」不是讀作「ㄏㄨ」的第七聲嗎?

西締,可是「新婦」的讀音在此「變音」,

(可能是為了聽起來好區別,台語這樣的例子還不少)。

台語稱女婿為「子婿」,「子」不讀作「孔子」的子,

而是「兒子」(台語讀為「子兒」)的子,

女婿為半子,稱「子婿」應該有典故吧!

3. 「阿姨」:在台語,稱母親的姊妹為「姨」,或者稱年長的婦女為「姨」,

古漢語向來只有「東夷西狄」,沒有「姨」字的。

最早的「姨」可能出自佛經。

《雜阿含1198經》卷45:「(魔王波旬)即化作年少,

容貌端正,往詣彼比丘尼所。語比丘尼言:

『阿姨,欲何處去?』」(CBETA, T02, no. 99, p. 325, c26-28)

佛經中指惡魔波旬變化作一位少年男子,

問諸位比丘尼說:

「阿姨,妳們要去那裡啊?」

在梵文或巴利文,

「阿姨」是指 ayyika,意為祖母,

不知為什麼轉為漢譯佛經中稱呼年長女性的「阿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