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利益他人的事多重大,也不可疏忽自己的利益;清晰地了知自己的利益,他下定決心要完成自己的目標(涅槃)。
在阿含經典中提及「阿羅漢」,總是會提到「逮得己利」,究竟是得到那一種利益呢?
《雜阿含61經》「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CBETA, T02, no. 99, p. 16, a15-17)
《雜阿含71經》「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CBETA, T02, no. 99, p. 18, c20-22)
《雜阿含212經》「若比丘得阿羅漢,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CBETA, T02, no. 99, p. 53, c11-12)
解答可能是《法句經》166 偈:
不管別人的利益多麼重大,
不要忽略自己的利益;
完全了知自己利益之後,
當專心於自己的利益。
A. 支謙譯北傳〔法句經〕
B. 了參法師譯 譯自巴利文。
C. 周金言譯
D. Thera Narada 英譯,錫蘭、那羅陀長老英譯自巴利文
E. 淨海法師譯
F. 版主譯自〔Thera Narada 英譯〕
A. 《法句經》卷20,10偈:「夫治事之士,能至終成利;真見身應行,如是得所欲」。
B. 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C. 不管利益他人的事多重大,也不可疏忽自己的究竟目的(涅槃);更要下定決心完成。
D. Because of others’ well-being, howsoever great, let not one neglect his own welfare; clearly perceiving his own welfare, let him be intent on his own goal.
E. 不管利益他人的事如何重大,不可廢棄自己的責務;知道自己的責務,應常專心自己的責務。
F. 不管利益他人的事多重大,也不可疏忽自己的利益;清晰地了知自己的利益,他下定決心要完成自己的目標(涅槃)。
「阿羅漢」的「逮得己利」,「利」應該是「attha」而是「目標」的意思。
覺音註:[在般涅槃的四個月前,佛就公開宣佈自己入滅的日期,眾多尚未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聽了之後非常傷心,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是緊緊追隨在佛身邊。阿塔達塔比丘卻不去見佛陀,反而下定決心要在佛涅槃前證得阿羅漢果,他就努力精進禪修。其他比丘不明白他的心意,卻帶他去見佛陀:[世尊,阿塔達塔比丘不像我們那麼敬愛尊重你,他以自我為中心,自行其是。] 阿塔達塔恭敬地解釋,他對佛陀最崇高的頂禮就是在佛陀入滅前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聽了,讚嘆阿塔達塔比丘,並且告訴其他比丘:「敬愛尊重佛陀的人應該像阿塔達塔一樣。你們來見我,並不表示對我的敬愛尊重,只有信受奉行我教誨的法,才是真正尊崇我。」
《中阿含 10經》「比丘,精進斷惡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乾竭,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CBETA, T01, no. 26, p. 432, c5-8)
『要得所求』與『逮得己利』指的都是達成『究竟涅槃』的目標。
瑜伽師地論卷19: [若以色量我,以音聲尋我;欲貪所執持,彼不能知我。]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相應部S.22.87跋迦梨)Dhammaṃ hi Vakkali passanto maṃ passati, maṃ passanto dhammaṃ passati. 跋迦梨!一個人見法時,(他)就見到我﹔而當一個人見到我時,(他)就見到法。
《雜阿含61經》「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CBETA, T02, no. 99, p. 16, a15-17)
莫以建國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回覆刪除這是一個在漢巴對照閱讀的典型例子,在巴利經典,對應的字是 attha 是具有「法義」、「利益」兩層意思。巴利註釋書明確地認為這是指修證的果位。巴利註釋書用一位叫 attadatta(attadattha? 此字出現在《法句經》此首偈頌中)的尊者在世尊
回覆刪除臨涅槃時,不去瞻仰世尊、讚頌世尊,而去專心致志地修證,可見法句中,談的不是利益。(雖然英文也是譯為 welfare, 利益、福祉)。所以「逮得己利」就是 attadattha.m,這是一個標準的辭彙,也應與修證有關,而和利益無關。
不知犀角經第三首的"對朋友親友有憐憫,心有所繫者失義利"中的義利是否也是用attha這個字呢? 小義釋解釋的倒很清楚:「不斷憐愍友、親友,心被繫縛失利益」者,是不斷憐愍友人、親友、知己、同輩、朋友,且攝益,亦失自利,亦失他利,亦失俱利,亦失現世之利,亦失來世之利,亦失第一義之利、摧破、遍捨、令消失。此是「不斷憐愍友、親友,心被繫縛失利益」之義。 頗有經濟學及功利主義的味道。
回覆刪除是的,這個字是 attha.
回覆刪除實際上,釋達和法師的翻譯十分清晰,
「對朋友親友有所憐憫,
心有所牽繫者失義利;
當觀察親蜜中有此怖畏,
當獨自遊行如犀角。」
這是指出家人不能再有親友的牽繫。
這呼應了《雜阿含551經》,而《雜阿含551經》引用了(經集Suttan-nipata,844頌,第四品 義品 Atthakavagga,第九章,摩犍提耶所問經The Questions of Magandiya),
《經集》844頌,《義釋 Niddesa》,《SN 22.3訶梨》。三處內容相同。
Having left home to roam without abode,
離家四處遊行,沒有固定的住處,
In the village the sage is intimate with none;
在遊行所到的村落,牟尼不與人親暱﹔
Rid of sensual pleasures, without expectations,
它所警告的是如龍授比丘(Nagadatta)的情況:
《雜阿含1342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尊者那迦達多(Nagadatta,龍授)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有在家、出家常相親近。時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於林中,與諸在家、出家周旋親數。我今當往方便發悟。〕而說偈言:〔比丘旦早出,迫暮而還林﹔道俗相習近,苦樂必同安﹔恐起家放逸,而隨魔自在。〕時那迦達多比丘為彼天神如是、如是開覺已,如是、如是專精思惟,斷諸煩惱,得阿羅漢。(CBETA, T02, no. 99, p. 369, c28)
經文中並不是你所想像的「功利主義」的想法。
回覆刪除在鳩摩羅什的《維摩詰經註疏》中提到「了義」與「不了義」的問題,偈頌是「不了義」,意思是「偈頌限於字數與押韻,無法詳盡地把法義解釋清楚」。經文的解說是「了義」,意思是「不受限於字數與押韻,可以詳盡地把法義解釋清楚」。
你遇到的是這一情況,不從經文讀起,堅持閱讀偈頌,卻又要按照自己的思惟來給佛陀的教導一個世俗的解釋,這樣子下來,你不會對佛法的理解有何進展,我感覺到我只是在加強你對佛教解說的誤會,似乎你我都沒有達到我們彼此想達到的 attha 義利。
我仍然樂意回答你的問題,只不過學佛有個更簡潔的方法,從《雜阿含經》讀起,或者從慧炬出版社的《佛陀的啟示》讀起,總比臆測世尊教導弟子的重要偈頌來得省力一些。
如果我敎外國人學中文,我不會從唐詩三百首的五言古詩敎起的。
我倒覺得你應該先想到自己, 如果回答問題有助於你的attha, 那最好; 如果沒有幫助, 那就應該獨行如犀角。
回覆刪除網路所帶來的些許好處就是:不必忍受太多與人相處的妥協,而可得到與賢明朋友交往的attha.
再賢明的朋友也無法馬上導正我這個頑闇的人,如匙嘗湯味。而且愚夫求知識,反而趨滅亡;所以若是對你完全沒有幫助,又助我趨向滅亡,豈不是造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