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義足經讀書會, 第一章--8



《義足經》的故事可以分成兩段:第一段是梵志稻穀損耗與女兒死亡,世尊因此事而說世間有五損耗;第二段為桀貪王故事。

後半段的故事有多處引用,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經律異相》。

A.《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多求王因緣是此頌根本。謂昔有王名曰多求,稟性兇暴貪求無厭,劫奪國人所有財寶,於是臣佐議共退之,以其次弟紹繼王位。時多求王至國邊邑編草作屨以自存活,如是多時,弟王忽憶,問諸臣曰:『大兄何在?』諸臣答言:『聞在邊邑作屨自活。』王聞憂惱作是思惟:『兄既如是,我今何用居王位耶?』即時召來封以一邑,人多附彼,食便不供。如是更封二邑、三邑、乃至半國,猶故無厭,遂復興兵殺弟自立。時天帝釋知已念言:『今此惡王不識恩義,我今應往誑而惱之。』遂自化作婆羅門像,戴帽披苫,執缾持杖,至彼王所作吉祥言,讚歎呪願,在一面立。王言:『梵志,從何所來?』婆羅門言:『從大海外。』王言:『海外有何事耶?』答言:『我見有一國土,安隱豐樂多諸人眾,奇珍異寶充滿其國。』王言:『我力可得彼不?』婆羅門言:『往必可得。』王復問言:『誰相導引?』答言:『我能。』王言:『幾日當可進途?』婆羅門言:『却後七日。』言已便去。時多求王招集兵眾,辦諸資具,至第七日嚴駕將行,覓婆羅門竟不能得。王遂憂惱作是念言:『彼若來者,當得大利,坐失彼故,所期不獲。』遂入憂室,煩冤而坐,舉國無人解其愁毒。時釋迦菩薩生彼國中大婆羅門村,少因緣故,來至王都,聞如是事,心生悲愍。謂諸臣曰:『吾能解王心中愁結。』諸臣歡喜,引至王前,以吉祥言,讚歎呪願,在一面立。」(CBETA, T27, no. 1545, p. 176, a1-27)

B.《經律異相》「舍衛國有梵志於祇樹間大營田種,往看歡喜,自謂得願。即於其夜天雨大雹,禾稼皆死,女復喪亡,愁憒憂煩哭無能止。時諸比丘入城分衛,見其二相,還具白佛。須頃,梵志躬到佛所,頭面禮畢。佛知其念,謂梵志曰:『世有五事不可避脫:一當耗減。二當亡棄。三當病瘦。四當老朽。五當死去。唯有道諦得離,布施持戒。』梵志意軟,便見四諦,從今已後歸依佛法僧,為清信士。比丘白佛:『世尊解梵志意,喜笑而去。』佛言:『不但是反解憂,過去閻浮利地有五主,其一主名曰桀貪,治國不正,大臣人民出兵拔白皆到王前,共謂王曰:『寧自知不貪害萬姓,急出國去,不者相害。』王大戰慄,以車騎出國,自織草履賣以自給。大臣人民便拜王弟作王,治不抂民。故王上書自陳,從王乞一聚,可以自給,王即與之。既得一聚,便已治正,復乞兩聚,乃至半國,王皆與之。如是久遠,桀貪生念,興半國兵攻弟,即勝便得故國。復興一國兵攻第二,轉倍興兵攻第五國,往往得勝。時四海皆屬,改號大勝。帝釋試之『寧知足不』?化作少童梵志姓駒夷氏,被髮金杖,持金瓶住宮門通王。王便前坐,相勞問畢,却謂王言:『我從海邊來,見一大國人民熾盛多有珍寶,可往攻之。』不審已足,復欲得是。王言:『欲得。』天王謂言:『可益莊船,興兵相待。却後七日,當將王往。』言已便化去。王到其日,興兵莊船,梵志不來,愁憂不樂。時一國人民迴坐向王,王啼亦啼,王憂亦憂。王便生意曰:『增念隨欲,已有復願,日盛為喜,從得自在。有能解者,賞金錢一千。』時有少年名曰欝多,言能解,假七日來對。到第七日白母言:『我欲解王憂。』母謂子:『子且止勿行,帝王難事。』子言:『我力能淹。』到王所言:『今來對義。』即乃說偈,大勝王便上金錢一千。大勝者即種稻梵志是,時童子欝多者則我身是也。(出義足經上卷)」(CBETA, T53, no. 2121, p. 211, c4-p. 212, a10)

從 A 的引文可以見到此結構比《義足經》簡潔,沒有征服其他四王的敘述,也未提及母親阻止其子為王解說偈頌。至於 B 的引文,自稱引自《義足經》,內容大致相同。

問題:(難易度:非常簡單*,簡單**,有點難***,困難****,非常困難*****)

1. 試解釋《義品》的重要性。(****)

2. 試解釋《義品》第一章的六頌。(***)

3. 你認為《義品》第一章應該有六首偈頌?還是八首偈頌?(***)

4. 本經作為《義品》的第一章有何特別的意義?(****)

5. 萬法唯心,如果不著相、不起分別心,其實南泉斬貓、西堂殺蛇,酒肉色慾均為方便。你的意見如何?贊同還是反對?(****)

6. 本經的偈頌與背景故事,那一個比較古老?(**)

7. 本經的教導是什麼?(****)本經是對在家弟子還是出家弟子的教導?(***)

8. 讀完本經的感想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