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心栽---《經集》《義品》780 偈--2



在2007年10月第16期的《福嚴會訊》56 頁,溫宗堃老師翻譯的《解脫道上》,有緬甸禪師班迪達(Sayādaw U Pandita) 根據巴利論點所作的解釋:「慳妒」即是「慳吝 macchariya」與「嫉妒 issā」,都是「瞋 dosa 」的朋友。慳吝有五種:

āvāsa-macchariya 對住所的慳吝

kula-macchariya 對家的慳吝,即是對施主的慳吝

lābha-macchariya 對所得的慳吝

vanna-macchariya 對外表或名聲的慳吝

dhamma-macchariya 對法的慳吝

《成實論》「五慳者,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

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

家慳者,獨我入出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

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

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我。

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祕而不說。

在2007年9月25日出版的第42期《正觀雜誌》42 頁,黃柏棋老師著作的〈初期佛教梵行思想之研究〉,有提到《經集》《義品》第十六章《舍利弗問》973頌:

即使為人言語所非難,具念者仍隨心歡喜,他得劈開同梵行者間(心靈之)荒野,應說恰如其分之善語,勿思及論人是非之法。

《大義釋》(《小部尼柯耶》21 冊) 對於 973頌的後半句的解釋為:

作為一個同梵行者,即意味著同處於受訓的處境,眾人必需行動一致,讀誦一致。因此,處於同梵行者之間,吾人將被視為能夠劈開(心靈之)荒野,處於同梵行者之間,吾人將能破除那滋生於荒野而惱惹之心靈。吾人將能破除五種心靈荒野,也將能破除三種心靈荒野,也就是貪欲之荒野、瞋恨之荒野、愚癡之荒野!所謂的「吾人將能破除」,意指吾人將能如此止息(煩惱),突破(業障)。那即是「破除(心靈)荒野於同學(同梵行者)中」。

因為「荒野 khila」一字為此敘述之核心所在,在此有必要進一步說明。這段「註疏」,反映出「荒野」作為佛教思想象徵的一些意涵,這方面稍後我們再細論。我們先來探討此字在吠陀中的表現方式和佛教的理解,與兩者之間可能的關聯。

Grassmann 為「khila」所下定義如下:

「荒廢、未耕種的土地,特別是位於已耕種的田地之間。」在《梨俱吠陀》,我們沒有發現「荒野 khila」,倒是「khilya」這樣的字出現過兩次,而出現在(10 142:3c)的那一次,其實就是「khilya」一字的確切定義:「於是,耕地中即有荒野」Grassmann 為「khila」所下定義。那即是「破除(心靈)荒野於同學(同梵行者)中」。

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大義釋》780偈,(45 册, 74頁)解釋為『一部之人人,實有瞋怒意,以言(誹謗)語,他人(妄信彼),意彼為真實,以言(誹謗)語,牟尼不接近,所生(誹謗)語,故牟尼何處,亦無有心栽。』

同一偈頌翻譯的字句卻不同,在 76頁則指此為五『心栽』,亦無「貪栽」、「瞋栽」、「癡栽」。

巴利文獻所談的五心栽為:「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猶豫、不勝解、不純淨,以及第五種心栽:『對同梵行者(同學)瞋怒、怨恨,他的心就被阻隔於熱忱、實踐、堅忍、奮發之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有五種心栽。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戒。四者疑教。五者瞋僧。如彼經說有五心栽。云何為五?謂於『大師及法、戒、教』疑、惑、猶豫、不悟入、不信解、不害心栽。於佛所讚嘆有智同梵行者,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不害心栽。問此五心栽以何為體?答疑瞋為體,前四是疑,第五是瞋。問瞋可爾,疑云何?如契經說,栽有三種,謂貪、瞋、癡。《品類足論》亦作是說。瞋云何?謂於有情,作損害、作栽蘗、無處說疑為栽自性。此中何以說耶?答彼相似故,謂諸煩惱中,無有非栽自性而作栽事,猶如疑者,如《施設論》說,疑覆蔽心,令心剛強作栽蘗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譬如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株杌,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有說,疑與瞋恚行相所對,俱相似故,說為心栽。「行相」相似者,俱慼行相轉故。所對相似者,俱對歡「行相」故。問:『何故疑佛說為心栽?非疑僧耶?』答:『不應生處而妄生者,說名心栽。佛無一切惡行過失,而生猜疑,是名非處。於法、戒、教應知亦爾。僧有少分惡行過失而猜疑者,是應處起不名心栽。』問:『何故瞋僧說名心栽?非瞋佛耶?』答:『僧有少分惡行過失,緣之生瞋,性必尤重故名心栽。佛無一切惡行過失,生瞋則輕是故不說。於法戒教應知亦爾。』有餘師說:『於非重過施設心栽,於僧生疑其過則重,以應處起難可斷故,不名心栽。佛無諸過而能緣之生瞋,性必尤重難斷,亦非心栽。於法戒教亦復如是」(CBETA, T27, no. 1545, p. 69, b22-c22)

《成實論》:「五心栽:疑佛、疑法、疑戒、疑教化,若有比丘,為佛及諸大人所稱讚者,是人則以惡口讒刺,是名為五。疑佛者作如是念:『佛為大?富蘭那等為大耶?』疑法者:『佛法為勝?違陀等為勝耶?』疑戒者:『佛所說戒為勝?雞狗等戒為勝耶?』疑教化者:『阿那波那等教法為能至泥洹不?』讒刺者:『以瞋恚心、無畏敬心侵惱善人。』是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任種諸善根,故名心栽。』問曰:『是人何故於佛等生疑?』答曰:『是人不能多聞,是故生疑。若多聞者疑則薄少,此人愚癡無智,不知分別佛法異法。是故生疑。又此人於法不能得味,是故生疑。又不聞不讀違陀等經,聞人稱讚故生貴心。又是人世世邪疑偏多,心常濁故,於佛等疑,如佛侍者蘇那剎多羅。又此人與多邪見人共同事業,故令生疑。又此人讀誦違伽陀和羅那等邪見經,故壞正智慧,是故生疑。又此人於諸法義喜生邪念,不能得造經者意,是故生疑。又此人始終不能得自利功德,以此緣故於佛等生疑。五心縛:若人不離身欲故貪著,身不離五欲故貪著欲;又與在家、出家人和合,於聖語義中心不喜樂,得少利事自以為足,是中四縛因貪欲起。若人不離內身欲故,於外色等欲中生著,是故樂與眾鬧和合。以樂憒鬧故,於聖語義示寂滅法中,心不喜樂。是故於持戒、多聞及禪定等少利事中,自以為足。以貪著此少利事故亡失大利,智者不應貪著小事以妨大利。」

在 76頁則指『心栽』為『五心栽』,也就是『無「貪栽」、「瞋栽」、「癡栽」』。

《成實論》與巴利《大義釋》的五心栽略有不同。

在2007年9月25日出版的第42期《正觀雜誌》42 頁,黃柏棋老師著作的〈初期佛教梵行思想之研究〉,有提到《經集》《義品》第十六章《舍利弗問》973頌:

即使為人言語所非難,具念者仍隨心歡喜,他得劈開同梵行者間(心靈之)荒野,應說恰如其分之善語,勿思及論人是非之法。

《佛說義足經》〈第十四經蓮華色比丘尼經〉「被惡語莫增意,故怨語於同學,放聲言濡若水,媿慚法識莫想
」(CBETA, T04, no. 198, p. 186, c21-22)

在《佛說義足經》相當於《經集》《義品》973頌與780頌都未能譯出「心栽」,可見此字向來難解難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