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學識字 25:cbeta 的巩字 (2019/5/14)

iamone 問:
以下 cbeta的巩字,懷疑都是瓨字之误。
《四部律并論要用抄》卷1:「又比丘語比丘言。汝往審悉看持灰巩來此。比丘往內手麨巩中把。看此巩故名淨。把已還著中者一切不淨。菜束等亦如是」(CBETA, T85, no. 2795, p. 701a16-19)

查看图片。巩字无疑。但是无法解释。
    2019/04/28 - 15:50
--------
maha 答:
參考 http://140.111.1.40/yitia/fra/fra02614.htm,可能因為 [几@二] 同時為「瓦」、「凡」之異體,致使 [工*凡] vs [工*瓦] 及 [土*凡] vs [土*瓦] 發生異體關係。——這是我的推測,。

目前 CBETA 所用的 [工*凡]、[土*凡],精準來說,在許多地方應作 [工*(几@二)]、[土*(几@二)],這我們會逐筆處理。

CBETA Maha 吳寶原
    2019/05/06 - 20:23
--------
蘇錦坤答:
《四部律并論要用抄》卷1:「又比丘語比丘言。汝往審悉看持灰巩來此。比丘往內手麨巩中把。看此巩故名淨。把已,還著中者一切不淨。」(CBETA, T85, no. 2795, p. 701, a16-18)。
「瓨」字,為長頸容器,可放十升的穀或豆。或用作「缸」字。
「巩」字,意思為「抱」。
但是,兩處都不恰當。
查《摩訶僧祇律》條文,這是要他人(某甲)拿裝乙物的瓶子過來(廚房裡有「麨瓶、石灰瓶、鹽瓶、草屑瓶、石蜜瓶、埿瓶」(CBETA, T22, no. 1425, p. 358, b8-9)。),
例如,比丘要某甲拿鹽瓶過來,某甲誤拿「石蜜瓶」,伸手拿起來看是否為鹽,這是「淨」,看完了,把手中物放回瓶中,則是「不淨」。(可能是衛生要求,手碰觸過的東西不能放回原來的瓶子中。)
《摩訶僧祇律》卷16舉的例子是要某甲去拿灰瓶過來,「某甲誤拿起麨瓶(此句律文未講)」,某甲伸手拿起麨來看是否為灰,這是「淨」,看完了,把手中麨放回原來的麨瓶中,則是「不淨」。(麨瓶被汙染了。)

《摩訶僧祇律》卷16:「比丘語比丘言:「長老!汝往審悉看灰瓶已,持來。」此比丘往內手瓶中把麨,看此瓶故是淨。若把麨還著瓶中者,即名不淨。」(CBETA, T22, no. 1425, p. 358, b21-23)。
詳細應作:
《摩訶僧祇律》卷16:「比丘語比丘言:「長老!汝往審悉看灰瓶已,持來。」此比丘往(淨廚),(而誤執麨瓶),內(【內、納同一字義】)手瓶中把麨,看此瓶故,是淨。若把麨還著瓶中者,即名不淨。」
-------
《四部律并論要用抄》的抄寫有問題,「巩」應作「瓶」字,其他訂正如下:
《四部律并論要用抄》卷1:
又比丘語比丘言:「汝往審悉看,持灰巩來此。」
比丘往(淨廚),
內手麨巩中,把(麨審視),看此巩故,名「淨」。
『把已,還著中』者;一切不淨。」
    2019/05/14 - 22: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