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CBETA 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解題:《優陀那》(《自說經》) 1/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集成)已經將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收錄,勢必會有更多學者、學生搜尋及引用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因此,必需提醒讀者注意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的相關議題。
CBETA 並未將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的「解題」編頁,表面上無法從「目錄」上的「目次」閱讀到原書的「解題」,在 CBETA 上執行「搜尋」,也無法搜尋到原書「解題」的敘述。
實際上,這些「原書的解題」可以在 CBETA 「漢譯南傳大藏經」目錄的〈凡例〉閱讀,以及複製轉貼。這些「原書的解題」是日本上一世紀學者的見解,雖然有些部分已經不合時宜,後來也出現了較新、較貼切的論述,但是它們仍具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
帖主的心願是:幫「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解題」作訂正與評述。
以下的第一部分是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的《優陀那》(《自說經》)的「解題」原文,第二部分為帖主的評述。
--------
「解題」原文
--------
  本經於《小部》經典十五經中,位於第三,次於《法句經》,而在《如是語經》之前。部份的如註釋所記載,於漢譯經藏中雖亦存在,但其全部的,未見出有相當之經。原來優陀那(Udāna)是從佛陀發感興之偈,所以一般感興偈又稱為《自說經》。現在《自說經》,由〈菩提品〉、〈目真鄰陀品〉、〈難陀品〉、〈彌醯品〉、〈蘇那長老品〉、〈生盲品〉、〈小品〉、〈波吒離村人品〉之八品所成的,各品含有十經。故全部由八十經之集成。各經分為長行(散文)和所謂「優陀那」。
  長行是說其發「優陀那」的因緣。更於一品之終,加上攝頌,於第八品攝頌之尾末,添上總括各品之頌。各品之名題,未必代表一品全部之內容,不過是依撰其中一經、或二、三經而已。但第七品,一般是由短經而成的,所以得名為〈小品〉。如對第一品是成道、第八品是涅槃之敘述,本經主要的多收集佛陀的傳記。然,於律藏的〈大品〉、〈小品〉、《長部》經典之《大般涅槃經》,及其他佛傳等之文獻,有一致的存在。覺音解釋九分教,其中對於優陀那據於歡喜知偈,隨伴八十二經,應知是言此「優陀那」。覺音謂八十二經,若非其所誤,與現存之八十經之間,不得不言有多少之變化。第五品六經,大迦旃延之侍者蘇那詣佛陀之處,可看出闇誦八品十六偈之記述。此記述對本經成立問題,可言是唯一之示唆。
  關於此等,尚留有議論之問題,然,本經於上述之意義,不失為原始佛教研究,一貴重的文獻價值。本經之發行,由一八八五年之 Steinthal 一八九〇年之 Windisch而完成,英譯本由一九〇二年 D. M. Strong. 德文譯本是由一九二〇年之 Seidenstucker 印行的。
   第一品 菩提品
   第二品 目真鄰陀品
   第三品 難陀品
   第四品 彌醯品
   第五品 蘇那長老品
   第六品 生盲品
   第七品 小品
   第八品 波吒離村人品

-----
帖主的評述:
  帖主認為:
其實,udāna 一字有幾種字義。
1. 印度詩頌的一種格式,佛陀、比丘、國王、諸天都說過 udāna 優陀那。
2. 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的一支,這是最早期對佛陀教法的分類。
3. 巴利《小部》第三經, udāna,這是一部經的經名。
4. 梵文《法句經》名為 udānavarga 《優陀那品》,有學者主張該名稱其實為 udāna 《優陀那》。

基本上,帖主不贊成將巴利《小部》第三經 Udāna (婆羅迷、佉盧、城體、天城體、悉曇等字母無大、小寫之分)翻譯為《自說經》,帖主翻譯為《優陀那》,理由有二:
1. 《優陀那》收錄之偈頌不完全是世尊所說的偈頌,「無問而自說」的解釋並不適用。
2. 標題並未出現如 sūtra 或 pāḷi 的用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